【導讀】月之暗面創始人被申請仲裁!最新回應來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莫琳
11月11日,據暗湧報道稱,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聯合創始人兼CTO張宇韜,近日被迴圈智慧時期投資人在香港提起仲裁,相關電子仲裁申請書也已遞交HKIAC(香港國際仲裁中心)。
據報道,本次仲裁的申請方包括迴圈智慧及其投資方中的五家,即金沙江創投、靖亞資本、博裕資本、華山資本和萬物資本。衝突主要源於在未獲得迴圈智慧投資方同意豁免書的情況下,楊植麟與張宇韜啟動融資並創立了月之暗面。
對此,銘德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David Morrison律師表示:本所已接受楊植麟先生、張宇韜先生委託,關注到相關仲裁事項。我們認為該事項既缺乏法律依據,也不具備事實基礎,本所將依法提出抗辯。
據知情人告訴中國基金報記者,事實上,楊植麟、張宇韜在啟動融資之前已經取得了所有董事的口頭同意以及郵件確認,後來也簽署了正式的法律檔案。根據相關約定,迴圈智慧在月之暗面也佔有部分股份。目前的主要衝突實際是上述前公司的投資人,在月之暗面成立初期因為不看好,所以選擇不跟投。一年之後,月之暗面估值高達30億美元之後,他們想要更多的股份。
迴圈智慧是誰?
天眼查資訊顯示,北京迴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控股股東為北京睿科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睿科倫成立於2016年,其公司品牌為迴圈智慧Recurrent。
據2022年的報道稱,迴圈智慧的四位聯合創始人分別聚集了各自在技術、學術、商業應用和執行力方面的優勢:其中,AI和產品負責人楊植麟博士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曾效力於Google Brain和Facebook AI;CTO張宇韜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曾獲獲得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一等獎;COO揭發作為國內大資料創業公司GrowingIO早期核心團隊成員,曾帶領團隊獲得近億元的年營業額;CEO陳麒聰是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碩士,也是一位曾在美國參與創業的連續創業者。
天眼查顯示,自2018年至2021年的融資歷程中,公司主要投資方包括華山資本、金沙江創投、靖亞資本、萬物資本、紅杉中國、真格基金、博裕資本等。
此次向楊植麟與張宇韜提起仲裁的機構據悉包括金沙江創投、靖亞資本、博裕資本、華山資本和萬物資本,均沒有參與月之暗面的跟投。
月之暗面估值超過30億美元
2022年11月,ChatGPT大火出圈,楊植麟也開始籌備創業月之暗面。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ChatGPT之後,市場會發生很多變數,包括資本與人才這些AI核心生產要素。楊植麟形容這次創業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因為找人找錢的時間線要求都很緊。2023年2月開始集中做了第一輪融資,如果延遲到當年4月就沒有機會了。但如果2022年12月或2023年1月做也沒機會,當時有疫情,大家沒反應過來——所以,真正視窗就是一個月。
2023年3月,月之暗面成立,作為迴圈智慧老股東的紅杉中國與真格基金選擇了繼續跟投,但金沙江創投、博裕資本等機構由於不看好通用大模型而沒有跟進。
2023年10月,月之暗面推出支援輸入20萬漢字的智慧助手產品Kimi,迅速走紅,一度在二級市場掀起“Kimi概念熱”。
今年2月19日,月之暗面完成新一輪超10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小紅書、美團、阿里,老股東跟投。據悉,該筆融資是國內AI大模型公司迄今獲得的單輪最大金額融資。
今年8月,月之暗面公佈B輪融資,融資額超3億美元,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騰訊投資、高榕創投、阿里巴巴,投後估值33億美元。
朱嘯虎:不看好大模型
有意思的是,就在去年10月Kimi快速走紅之時,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明確表示不看好大模型。他更看重基於大模型基礎上的,馬上能夠商業化的應用。
在今年6月舉辦的2024創投十年高峰論壇上,朱嘯虎仍然堅持了之前的看法。他表示,生成式AI是一個類似於PC、移動網際網路的十年週期,將是未來10年的長坡厚雪。
他判斷,2024將是大模型爭霸之年。目前大模型迭代放緩,應用就有機會,今年在應用端會有很多機會出來,每個週期的機會都是從半導體、基礎設施、應用的發展路徑。
他還提到,一線大模型抱大腿,二線就已經開始賣身了,今年將是AIGC創業迴歸商業本質的開始。5年後將沒有獨立的大模型公司存在。因為沒有商業模式,價格已經在成本以下了,創業公司沒辦法跟進。
據瞭解,迴圈智慧是一家面向企業營銷客服的AI軟體提供商。其公開融資資訊更新停留在2021年12月20日,擔任獨家財務顧問的義柏資本彼時發文稱,迴圈智慧完成由博裕資本和紅杉中國聯合領投的3800萬美元融資。
另據公開報道,今年3月20日,行業大模型解決方案提供商迴圈智慧宣佈與通用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達成戰略合作。迴圈智慧將基於月之暗面的通用大模型,為業界提供針對各種業務場景的行業大模型解決方案及應用。
天眼查資訊顯示,截至2024年11月,北京迴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編輯:喬伊
稽核:木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