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橙柿互動·都市快報、中國新聞網、每日經濟新聞、齊魯晚報等
春節來臨
又是給壓歲錢的時候
話題#給的壓歲錢快趕上1個月工資#
衝上了熱搜
壓歲錢成了年輕人的新焦慮
春節期間
在社交平臺上
有關壓歲錢的討論逐漸升溫
不少年輕人發文感嘆
“為什麼壓歲錢越漲越高?”
“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心痛”
“壓歲錢趕上我一個月工資了”
過年走親訪友本該是喜事,但27歲的王小姐卻有些頭疼。她表示,她家這邊要給7個孩子壓歲錢,她老公那邊要給5個孩子。每人600元,光給親戚孩子的壓歲錢就要7200元了,王小姐稱,有人年終獎都沒這麼多。
王小姐老家在浙江餘姚農村。“我小的時候長輩基本都給200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200元都拿不出手了,最低600元,動輒上千,對於我這個年紀來說壓力很大,更別說村裡的老人了。”
“我每年都是隻出不進。”她並非沒想過少給,但一方面會被其他人詬病;另一方面則因為父母不同意,“老一輩要面子,我不給他們就會給,每個孩子給800元-1000元。”
年過七旬的周伯表示,他給孫輩的壓歲錢,從20元一路上漲到現在的100元、200元。自己掙的主要是種地的錢,發壓歲錢花得最多,孫子、外孫女、侄孫一共快20個人了。
壓歲錢始於漢代,是特別鑄造的“厭勝錢”,只用來佩戴和玩耍,不能流通。唐代宮廷內開始給真正的錢,但是立春日才給,並非春節。宋代該習俗傳入民間,到了明清,終於成為了春節的“標配”。
作為中國傳統年俗文化中獨有的一種“儀式”,“壓歲錢”傳遞出親長愛幼、團圓祝福的寓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最近幾年,給孩子的紅包,因為互相攀比等心理,漲得很高。
在個別地區
小朋友的紅包都要1000元起步
有網友甚至感嘆
一個春節發掉17000元的紅包
壓歲錢成為新負擔,如同紅白喜事等人情重擔一樣,說到底是人們對面子和虛榮的過度追求。
尤其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壓歲錢的數額似乎成了衡量親情和友情的唯一標準。“不給不行,給少了又怕被議論”,成了許多人內心矛盾的真實寫照。
莫把壓歲錢變成壓力和負擔
人民日報/張近山
作為歷史悠久、延續至今的傳統年俗,壓歲錢的涵義豐富、寄意美好。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寓意著“壓住邪祟”,紅包裡包裹著遠離疾病、健康成長、平安如意的美好祝福,承載著對年幼一代的關心關愛和殷殷期待。如今在不少家庭,晚輩向長輩“反向”送壓歲錢也漸成新風尚。在壓歲錢的流動和良性互動中,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濃郁得到彰顯,傳統的民俗文化得到傳承。
從這個意義出發,守護好壓歲錢的本義和美好初衷,不讓它轉變為一種苦惱和負擔,顯得尤為重要。偏離初衷、不斷飆升的壓歲錢,讓不少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經濟壓力倍增,“壓”出了經濟負擔,同時助漲了攀比之風。壓歲錢若是變成炫耀財富的道具,不僅影響孩子正確價值觀和金錢觀的形成,而且容易催生“紅包越大越有面子”的錯誤觀念和過度消費等不良行為。更進一步看,如果因為給壓歲錢影響了正常生活和親人朋友關係,豈不是本末倒置,與其祝福的寓意、年味的溫馨背道而馳?
其實,年味兒不在於有沒有紅包往來,壓歲錢的厚薄程度更不是衡量關係親疏遠近的標尺。有年輕人和同輩的兄弟姐妹約定好只給孩子發小額紅包,“圖個熱鬧喜慶就好”“大人沒那麼大壓力,小孩兒收到紅包也都高興”。正如網友評論的,“如果陷入攀比,就失去了壓歲錢的意義,不是壓歲錢了”“本是圖個吉利,發多發少都是一份心意”。
現實生活中,根據自身經濟情況給壓歲錢,不攀比、不跟風、不過度,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和實際行動。在廣東不少地方,“派利是”只講“意頭”不比金錢,五元、十元,多少隨意心到即可。廣西河池一個村裡的小孩挨家挨戶拜年,大人提前準備好2元利是。類似做法受到歡迎,無疑是這種共識的集中體現。而在一些地方,壓歲甚至不必用錢,壓歲書、壓歲小禮物等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這也啟示我們,錢不在多少、禮物不拘厚薄,一個個節日儀俗恆久流傳,是因為其背後流淌的文化基因、飽含的真心真情為人們所珍視。
身邊的小孩說,過年的快樂,少不了收到壓歲錢那一刻的驚喜和開心。守護好這份快樂,就要守住壓歲錢傳承文化、傳遞祝福的本義,不讓年味變“錢味”,不讓攀比添負擔,讓新春佳節更加溫馨、和諧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