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民生銀行又一款理財產品暫停“快速贖回”
中國基金報記者 曹雯璟
又有理財產品宣佈暫停“快速贖回”。
今日,民生銀行宣佈,將於12月19日暫停直銷銀行如意寶業務“實時轉出”服務。使用者可選擇“普通轉出”,辦理所持有產品的單隻贖回業務,贖回資金將於T+1證券交易日到賬。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快速贖回”的服務本質上是銀行為客戶提前墊付資金,來滿足客戶對流動性的要求。銀行對理財產品“快速贖回”服務進行調整或暫停,主要出於流動性風險管理、適應市場環境變化以及保護投資者利益等因素考慮。
民生銀行又一款理財產品暫停“快速贖回”
11月14日,民生銀行釋出《關於暫停民生直銷銀行如意寶業務實時轉出服務的重要公告》。
公告顯示,根據政策調整,民生銀行將於2024年12月19日暫停直銷銀行如意寶業務“實時轉出”服務。屆時客戶對所持有產品的查詢、普通轉出、業務解約等交易不受影響。本服務暫停後,客戶登入“我的如意寶”,進入本業務相關產品持倉頁面,可選擇“普通轉出”,辦理所持有產品的單隻贖回業務。
民生銀行還表示,按證券交易日規則,發起“普通轉出”申請後,贖回資金將於T+1證券交易日到賬。具體以產品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以及如意寶業務公示最新規則為準。
另外,使用如意寶中的相關產品贖回金額關聯支付其他產品,包括但不限於用於支付如下場景:資金轉出、繳費支付、基金、理財、民生金等(具體以對應場景交易規則為準),將不支援聯動對應產品“實時轉出”服務,即賬戶可用金額不再包括如意寶中的產品可用份額實時轉出的對應產品贖回資金。
公開資訊顯示,“如意寶”是民生銀行在國內首批推出的寶類產品,是與基金公司合作為客戶電子賬戶活期餘額定製的貨幣基金服務。
在暫停理財產品快速贖回方面,民生銀行此前已有類似操作。今年7月,民生銀行釋出公告,自2024年7月26日起,該行將全面停止“薪盈寶”服務,不再支援“薪盈寶”快速贖回、自動贖回等功能。但是,“薪盈寶”服務停止不影響客戶持有的基金產品持倉及申購、贖回。“薪盈寶”服務停止後,對於客戶透過“薪盈寶”服務持有的底層貨幣基金產品,可在櫃檯、網銀或手機銀行的基金專區辦理持倉查詢、申購及普通贖回業務。按證券交易日規則,發起“普通贖回”申請後,贖回資金將於T+1證券交易日到賬。
多家銀行調整或暫停“快速贖回”服務
此前,多家銀行對理財產品的“快速贖回”服務進行了調整或暫停,不過有些屬於臨時性的調整。
10月8日,平安銀行釋出公告稱,接產品管理人通知,根據《平安理財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快速贖回業務服務協議》的相關約定,因已墊支的金額達到設定的墊支總額(即客戶快速贖回申請總額度超過限額),產品管理人暫停提供靈活寶業務、天天成長C系列及平安理財旗下其他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快速贖回、消費支付服務,預計於2024年10月9日0時恢復正常。這已是平安銀行近期第三次釋出關於平安理財現金管理類產品暫停快速贖回業務及消費支付服務的公告。該銀行此前分別於9月19日、9月30日釋出相關公告。
9月30日,興業銀行釋出公告稱,因快速贖回申請總額度超過該行設定的快速贖回總額限額,該行擬於9月30日起暫停提供天天利業務、天天寶業務及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快速贖回服務,預計最晚2024年10月1日0時恢復正常。
9月20日,交通銀行也在官網發文稱,對兩款零錢理財類產品的服務協議進行調整,核心為每日快速轉出(快速贖回)的最高額度調整至1萬元。
華寶證券資深銀行理財分析師張菁向記者表示,目前“零錢組合”底層產品包括貨幣基金、現金管理類產品。“零錢組合”提供了類似活期儲蓄的服務,收益明顯高於活期,隨著組合服務規模過大,一旦發生極端情況,集中性的大額贖回可能引發資產拋售,對市場流動性造成衝擊。
張菁坦言,早在2023年中“零錢組合”服務擴張期,監管就已經關注到“零錢組合”服務所蘊含的流動性風險,目前暫無出臺明確的整改要求。而近期“零錢組合”功能的調整可能與重要貨幣基金名單的公佈有關,監管對重要貨幣市場基金的流動性管理要求更加嚴格,“零錢組合”中可能包含了重要貨幣基金,那麼作為產品的銷售入口,銀行調整“零錢組合”服務是對合規性要求作出的整改,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降低流動性風險。“零錢組合”服務收緊看似便利性下降,但實際是出於投資安全性的考慮,保障投資者的權益。
“快速贖回的服務,本質上是銀行為客戶提前墊付資金,來滿足客戶對流動性的要求。眼下,銀行對零錢類理財的快速贖回服務進行調整,可能出於多方面考慮。比如風險管理需求。快速贖回服務可能會給銀行帶來流動性壓力,特別是在市場波動較大時,大規模的贖回請求可能會導致銀行資金承壓。因此,為了更好地管理流動性風險,銀行需要對快速贖回服務進行調整。此外,部分銀行可能因為內部資金管理的需要,對快速贖回服務進行臨時調整,以確保資金的安全性和流動性。”華南一位銀行業人士談道。
張菁建議投資者,首先,應留意申贖規則安排,提前做好資金流動性安排。快速贖回額度受限,但普通贖回不受影響,對於重要的資金安排,做好T+1日的贖回計劃,避免臨時出現無法贖回造成的損失。其次,對於習慣快速贖回且額度不高的投資者而言,可透過分多家銀行進行購買,自行逐一操作進行贖回。最後,隨著存款利率的不斷下調,投資者需要平衡好投資流動性、收益和風險的關係,對於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而言,可拉長投資期限,配置“貨幣+”型產品,獲得相對高一點收益,改善投資體驗。
編輯:小茉
稽核:陳墨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