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有經驗的人獲得好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好多經驗的地方。” 為什麼有的人透過炒股獲利百萬甚至千萬億萬,為什麼有的人透過炒股卻虧損累累甚至傾家蕩產?關鍵問題在於炒股的心態。如何選股是炒股的基本功,但是能不能賺錢卻是心態決定的。
買股要細心,捂股要耐心,賣股要狠心,三者缺一不可。在股市裡奮鬥的人,有90%是聰明人,只有10%是所謂的“傻子”,但是結果是前者虧損後者贏利。為什麼只有那些不計得失、波瀾不驚的人才獲利多多?!我們應該經常思考這個問題。
導致散戶虧錢的心態是如何出現的呢?
1、很多時候賺錢賣出之後,不管大盤如何,繼續殺入,所謂的乘勝追擊。哪怕大盤死叉或者大盤破位也好都不管,只覺得自己牛逼,然後把利潤給吐回去了,這就是所謂的貪心。
2、有時候做虧了,要止損了,而大盤馬上出機會了,卻不敢做了,這就是所謂的恐懼。有時候做虧了,要止損了,而大盤機會又還沒出現,急著想回本賺錢,繼續做。導致更大的虧損,這就是賭徒心態,殺紅了眼。
我們要改變這種心態,除了看好大盤節奏之外,還要注意一點的就是合理的賺錢預期。大盤節奏問題,技術上的東西,我們天天講,這個不難。而賺錢心理預期的問題,也就是賺錢目標問題,反倒很少人講。
我們要有一個合理的賺錢預期
1、每行每業都有自己的平均回報率,做股票也是一樣。如果目標合理,心態就穩定。如果目標不合理,心態就容易畸形。有些人心裡總是想著能賺多少賺多少,越多越好,這樣就會導致一種行為:總想買在最低價,也想賣在最高價。所以買了之後,有一點調整就想著要賣。賣了之後還漲了3%,就想著是不是要接回來。而忽略了有些錢是不該賺的,有些收益率是不合常規的。
2、有人定賺錢目標,按照上個月賺錢效應來,比如我上個月賺了30%。這個月我也要賺30%,或者更多,比如50%。但是做股票和經營公司或者其他專案不一樣,屬於你不能控制的專案。自己的公司,你可以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去擴大市場、增加開支的時候增加更大的利潤。但是如果一個行業,已經接近飽和,你投入物力和財力是起不到太大效果的,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的問題。而股票市場更是如此,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做實業,這個月多少利潤,下個月的利潤估摸著也可以算出來。但是股票市場呢?完全算不出來。那我們怎麼辦?
進步指數
衡量自己的證券投資收益,要結合外部環境。所以,不能純粹的用當月收益率多少來判斷自己的操作成功率。比如大盤漲10%,你賺了才5%,那就是虧。大盤跌5%,你只是回踩2%,那就是漲。千萬不要月初的時候給自己定目標,必須完成多少。股票投資很多時候都要等月線結束了,我們對比著自己一個月交割單,才知道這個月的成績,到底是這三種的哪一種呢?
A弱於大盤:比如大盤漲10%,自己才賺5%或者大盤跌10%,個人賬戶跌了5%以上;這就需要反思和總結。(賺的比大盤少,虧的比大盤多)
B持平大盤:比如大盤漲10%,自己賺了10%上下或者大盤跌10%,個人賬戶資金減少了5%左右。(賺的和大盤差不多,虧的時候比大盤少一點)
C強於大盤:那就是大盤漲10%,自己賺了20%,大盤跌了10%,個人賬戶只是減少了4-5%。(賺的時候強於大盤1-2倍,虧的時候少於大盤1-2倍)
這樣就可以讓自己主動去了解大盤的節奏,避免大盤可以做的時候不敢買,買的時候不敢重倉。當賺了一筆之後,就會想著大盤適合不適合再進,而不是再貿然進場。
合理的預期收益目標,可以參考上證指數也可以參考創業板指數,不過最好參考平均股價。剔除權重和題材的影響。對於一般散戶,儘量參與中小盤的股票,如果風格真的出現異動。也會透過技術分析去調整方向。
如何衡量自己的進步呢?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收益率或者回撤率跟指數相比,比如大盤上個月漲5%,我的收益賺了8%,我的收益強於大盤(8%-5%)/5%=60%。這個月大盤漲了7%,我的收益是12%,那麼我的收益強於大盤(12%-7%)/7%=71%。那這就是進步。我們可以把這個資料定義為進步指數。
如果大盤上個月跌5%,我只虧2%,相當於大盤迴撤5%,我只回撤2%,那麼我就強於大盤(5-2)/5=60%。如果大盤上個月跌7%,虧了3%,相當於大盤迴撤了7%,我回撤了3%,那麼我的強於大盤指數(7-3)/7=57%。雖然這個月也是虧錢了,但是還是有進步的。當然最好的就是大盤調整的時候,自己不虧錢,甚至賺錢。
4、透過進步指數,來衡量自己的進步,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反思標的。一般按照一個月來就可以。第一步從弱於大盤跳出來,第二步做到跟大盤持平,最後能夠跑贏大盤,有一個合理的收益就可以了。千萬不要不管外面什麼情況,天天想著賺錢。比如8、9、10月三個月,8月份不虧錢,9月份有賺錢,10月份賺了20%,或者三個月平均收益有7%,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根本不用想著每天抓漲停板,也沒必要為了股票一天不漲就抓狂。想一想一般P2P的年化收益才10-12%,想想存款年利率3-4%,合理、知足,方能長樂!
莊家操縱股價,通常要進行復雜的運作。打壓、拉高、震倉等手法貫穿建倉、拉抬、出貨全過程,對應換手率也呈現不同的變化,同時也釋放出不同的技術訊號。接下來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換手率這一量能指標,內容涉及換手率概念、計算方式、研判釋義、應用方法和實戰技巧等,以指導大家科學分析換手率,洞悉莊家意圖,把握進出機會,最終勝莊獲利。下面我為大家解析“換手率”這一指標,相信炒股的你看懂了,或多或少都有幫助的。
換手率的定義
“換手率”也稱“週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應股票流動性強弱的指標。對應的樣本不一樣,換手率分類也有多種,咱們用到的即為盤面上個股某一交易日的換手率。換手率越大,交易越活躍,人氣旺盛參與者多,換手率越小,交易就越清淡,市場冷清。
一般投資者(尤其是新手)在研判個股走勢時,往往執迷於技術指標或熱衷於打聽各種訊息,而忽略了最常見、最實用、亦最具參考意義的一個數據——換手率。
如何透過股票換手率透過判斷股票活躍度?
A股市場換手率的高低來判斷一隻股票的活躍度其實沒有一定的硬性規定,因為換手率跟股票的盤子大小和關注度有直接關係的,大致分為以下情況!
當股票換手率低於1%之時,說明股票極度低迷,股票活躍度太低了,買賣流通性太差了。
當股票換手率在1%~3%之間,說明股票適中,不算太低也不算太高,屬於正常活躍度。
當股票換手率3%~7%之間,說明股票已經相對活躍了,參與買賣的投資者比較多,流通性較強。
當股票換手率在7%~10%之間,這種屬於比較高換手率了,這些股票一般都是活躍度高的強勢股了。
當股票換手率在10%~15%之間,已經屬於非常活躍股,流通性非常強的股票,一般都是屬於莊股了。
當股票換手率在15%以上,已經屬於超高換手率了,雖然流通性非常強,這種情況警方主力高位出貨了,總之太高換手率需要注意風險來臨了。
我們常使用3%以下這個標準,並將小於3%的成交額稱為“無量”,這個標準得到廣泛認同,更為嚴格的標準是2%
【換手率高】:說明關注的人多,證明這隻股票好,另外換手率高,買賣也容易成交。但是,在低價位換手率高好些,如果是在高價位,就得小心了!
【換手率是反應交易活躍程度】:價格在高位,換手率高,一般為莊家出貨所致在低位換手率高的話;一般為莊家進貨造成!而長期換手率低的股票,價格又在低位屬冷門股碰不得!
【短線換手率高好】:說明流動性好,有激情.這樣的股票適合短線操作.長線持股的,在股票漲了一段後換手率高了,就說明籌碼鬆動,可考慮減倉或清倉出局以迴避風險,
換手率識破莊家操盤技巧具體操作技巧如下所示
1、新股上市之初巨大的換手率
如圖所示,眾多上市新股中的一隻。在該股上市的第一天裡,換手率高達74.60%,對應的成交量也高達190980手。如此之高的換手率足以保證莊家在一天的時間裡就搶到足夠多的籌碼了。不僅如此,在該股上市的前幾天中,換手率一直維持在20%以上。新股在上市階段即放大換手率正是莊家的建倉行為。換手率和成交量同步放大的新股,在以後一定能夠走出相當牛的大行情來。世聯地產上市後,股價翻了一倍多的走勢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2、洗盤和拉昇時的換手率
如圖所示,在被莊家拉昇的過程中,股價也曾經歷過打壓的過程。對於莊家深度介入其中的股票來說,在莊家打壓洗盤時,一定是散戶在大量的出貨。既然莊家不參與出貨,那麼換手率一定不會很高。與拉昇階段莊家不斷拉抬股價不同的是,打壓股價的換手率是萎縮的。圖中在臥龍電氣這隻股票的兩個洗盤位置中,其換手率都呈現出了萎縮的狀態。這正好說明了莊家在打壓股價時惜售股票,印證了莊家在該股中的存在。
3、出貨階段放大的換手率
如圖所示,在見頂的時候,股價經過最後的瘋狂拉昇,終於快速回落了。如果說在股價被拉昇的時候,莊家的動向還不是很明顯,那麼在出貨的時候,莊家的“狐狸尾巴”已經充分地暴露出來了。圖中所示的巨大換手率就很能說明問題。莊家出貨時放大的不僅僅是成交量這一個指標,股價快速見頂回落中還暗藏著大量的股票被換手。籌碼在短時間內從莊家的手裡轉移到散戶的手裡時,換手率這一指標一定是非常大的。圖中出現的換手率的兩個明顯峰值就說明了問題的實質。
換手率主要還是反映市場交投的表象,要據此來判斷機構動向和股票後勢走向,則還需要藉助其他指標和基本面因素來綜合評判。如同我們在用溫度計測量體溫發現度數偏高,若簡單地作出感冒的判斷,顯然是不正確的。醫生往往還會透過其他檢查來找出體溫偏高的原因。投資者應該認識到:正確地學習使用分析工具,同時要理性分辨那些依據單一資料或指標便給出買賣建議的所謂“點石成金”術。
4、建倉階段放大的換手率
如圖所示,在以漲停的方式上漲之前,曾經有近七個月的溫和上漲階段。就在這幾個月緩慢的拉昇當中,莊家順利地完成了建倉的過程。那麼怎樣才能夠提前知曉莊家的作為呢?圖中的換手率藏著莊家的真正動向!股價上漲的初期,在圖中A位置處,換手率經常出現高達20%的情況。圖中顯示股價有三次明顯的拉昇情況,在拉昇過程中,換手率也隨之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在之後的拉昇過程中,圖中B位置處的換手率始終維持在5%—20%。這麼高的換手率配合股價緩慢上漲顯然不是一般的散戶能夠達到的。莊家在花大力氣建倉,才導致換手率不斷維持在高位。
不同主力操盤的換手率
1、遊資炒作個股換手率
股價一旦起動,拉高更離不開換手率的支援,換手越是積極、越是徹底,股價升得越是輕快。因為獲利盤不斷在換手的過程中被清洗,平均成本不斷地提高,上行所遇的拋壓也大為減輕。
下圖是天賜材料(002709)K線圖,該股受益於鋰電池行業景氣度的大幅提升,受到各路資金的追捧,因為該股前期並沒有主力資金建倉,不屬於中長線資金運作,該股每天的換手都在20%左右,最高一天的換手率達到40%以上,表明完全是遊資擊鼓傳花式炒作,是一支遊資參與度非常高的個股,其一般具備較強的持續性。凡是遊資炒作的個股必須保持持續均勻的高換手率,否則股價將不會持續上漲。
2、中長線主力運作個股的換手率
考量個股盤面活躍度時需要藉助換手率來進行判斷。有些個股換手率很低,但是股價始終會上漲,這樣的盤面特徵表示有中長期主力運作,類似這樣的個股就具備非常強的持續性,風險非常小。
下圖是萬里揚(002434)K線圖,該股實際流通盤有6.27億股,但每天的換手最大隻有3.39%,最低時單日換手率只有0.46%,股價卻一直保持斜率上行,可以肯定的是該股沒有遊資的參與,完全是中長線主力資金運作,對於這樣的個股,我們可以大膽參與。
3、高位換手和低位換手對股價的預判分析
如何判斷一支股票是否處在底部區域有很多種方法,其中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看換手率,如果一支股票在下降通道中執行時,換手率極低,換句話說,這支股票已經沒人買賣了,特別是前期主力建倉過的股票,經過洗盤,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是需要密切關注的,這說明股價已經在底部區域。
下圖是金科娛樂K線圖,當股價回撥60日均線附近,伴隨著成交量的極度萎縮,換手率也非常低,表示該股在這個區域的買賣極不活躍,低位的低換手,預示著向下做空的籌碼基本耗盡了。那麼你會問:“可是向上的籌碼也很少啊。”的確是這樣。可是為什麼說在這個地方是止跌訊號呢?因為這是下跌途中的縮量低換手,改變了既定的下行趨勢,多空在這裡取得了平衡,如果變盤,股價必定向上。
那麼能不能籠統地說換手率越高,股價就漲得越高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股價漲得還不是很高,還處於拉昇階段時,這樣說是對的。但當股價漲得相當高,已遠離莊家建倉的成本線時,這樣說就不對了,不但不對,而且恰恰相反:高換手率成為出貨的訊號,我們常說的“天量見天價”,指的正是這種情況。當股價在上漲途中必須保持持續均勻的高換手率,一旦換手率減少,表示高空接力的資金少了,股價上行動力會減弱。
沒有不好的行情,只有不好的操作,長期看我的圈子肯定知道,本人炒股16來年,經歷過熊牛兩市,在股市中不斷的摸索。總結出來了一些自己的戰法和操作技巧,擅長做短線的高拋低吸以及中線的跟蹤,整體的成功率都是比較偏高的,我自己也是非常樂於交 朋友,樂於分享。
江湖風雨十年燈,你我相逢即是緣;人過留聲,雁過留聲,成功沒有偶然,機會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是一方聊市,以後的股市道路,無論行情如何,我都會和你們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