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勢所趨!巨無霸ETF集體降費,3萬億市場迎來大變革
巨無霸ETF集體降費 低費率產品成為市場主流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近日,多家頭部基金管理人釋出公告,調降旗下大型寬基ETF的管理費率和託管費率。此次降費後,實施0.15%管理費率的權益ETF產品規模超過2萬億元,低費率成為市場主流。
業內人士表示,大型寬基ETF降費是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的重要一環,將帶來較強的示範效應。長期來看,此舉有望引導資金流向優質資產,促進A股長期健康發展。
巨無霸ETF紛紛降費
低費率基金成為市場主流
2023年7月,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啟動。
今年以來改革持續推進。11月19日,華夏、華泰柏瑞、易方達、嘉實、南方、華安等多家基金管理人釋出公告,調降旗下大型寬基ETF管理費率、託管費率:管理費率統一調降至0.15%,託管費率統一調降至0.05%。此次降費後,實施0.15%最低管理費率的權益類ETF產品增至173只,管理規模共計2.06萬億元,佔權益ETF市場總規模的六成以上,低費率產品已成為市場主流。
談及頭部公募調降ETF費率,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此次大力度降費是公募基金落實新“國九條”和《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關於“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要求,以及穩步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公募基金行業將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實際體現。
易方達基金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平表示,多隻ETF產品降費,體現了基金公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普惠初心的價值取向,是積極讓利投資者、著力提高投資者獲得感的重要舉措。
他進一步表示,增加低費率ETF產品供給,有助於吸引各類中長期資金透過ETF加大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促進指數化投資和權益類基金髮展,培育長錢長投的市場生態,也有利於公募基金行業發揮功能作用,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居民財富管理需求。
博時創業板ETF基金經理尹浩分析,降費一方面是基金公司在積極落實費率改革工作要求,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另一方面,隨著龍頭公司ETF管理規模不斷增長,產品管理邊際成本進一步降低,為ETF降費創造了條件。
業內人士認為,超大規模ETF降費,將有力地推進資管行業費率結構改革,或進一步加劇資金向頭部ETF集中的趨勢。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副總監譚弘翔表示,從總量上看,低費率ETF產品比例的提高有望提升權益ETF在投資者心目中的整體形象,提升ETF在整個資產管理行業中的地位。從結構上看,超大規模ETF降費將鞏固其原本的競爭優勢,拓寬已有的護城河,同時也使中小規模產品試圖以低費率作為趕超手段的做法不再具有可行性。從影響上看,超大規模ETF的廣泛降費,可能倒逼其他ETF產品降低費率,進而帶動其他投資品種管理費率、託管費率降低,此舉或成為撬動資管行業費率改革的槓桿。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階分析師代景霞也認為,頭部寬基ETF大力度降費,是穩步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重要舉措,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對費率的敏感度提升,或強化核心寬基指數ETF強者恆強、規模向頭部ETF集中的趨勢。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總結道,降費對於促進股票ETF長期穩定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在流動性虹吸效應和成本運營優勢的雙重作用下,降費可以更好地發揮大型寬基股票ETF在資產配置中的作用,為中長期資金透過股票ETF,尤其是寬基股票ETF進入市場提供便捷途徑。
引導資金流向優質資產
提升市場整體穩定性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超大規模ETF降費,對資本市場有較強的示範效應。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階基金分析師陳丹憶表示,此次ETF大幅度降費讓利,在被動型產品原已較低的費率基礎上,進一步降低投資者的持有成本。對於長期配置型投資者來說,在複利效應下,低費率能夠對收益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突出了ETF交易工具屬性以外的配置工具屬性,有利於長期資金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壓艙石”作用。
盈米基金研究員馮梓軒也表示,隨著ETF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基金公司為了吸引投資者降低管理費,可以更好維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隨著基金費率改革逐步推進,基金公司降費逐漸從主動權益擴充套件到ETF領域,以吸引中長期資本入市。這有助於解決當下指數市場同質化問題,推動機構提升內部管理效能,以及整體研究水平。
譚弘翔分析稱,ETF降費對於資本市場的意義可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改善持有人投資體驗,增強其對ETF產品和資本市場的投資黏性,培育並激勵長期投資理念;二是提升ETF市場對增量持有人的吸引力,引導更多資金透過ETF產品參與資本市場,增加資金供給;三是降低資本市場供需匹配的成本損耗,提高資金集約使用效率,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也表示,對於投資者來說,降費最直接的影響是節省了持有成本。從行業層面看,面對ETF市場競爭,降低綜合費率有助於提升產品競爭力。成本降低後,在A股震盪加劇、投資難度加大的背景下,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資金和耐心資本透過ETF入市,提升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
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超大規模ETF降費讓利,有利於形成吸引長期資金、促進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良性迴圈。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表示,下調費率有助於權益ETF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其規模的擴張也有助於引導資金流向優質資產,提升市場的整體穩定性,促進A股長期健康發展。
市場充分博弈後或形成“合理費率”
中國基金報記者 陸慧婧
今年以來,股票ETF降費一波接一波;臨近年底,多隻“巨無霸”ETF加入降費大軍,將公募費率改革推向深入。
業內人士表示,“巨無霸”ETF批次降費,或引發跟隨效應,進而將ETF整體費率帶至更低水平。但要形成“合理費率”,還需要市場的驗證。
股票ETF降費是大勢所趨
整體費率有望進一步下調
近日,20只ETF集體宣佈降費,至此,今年以來已有50只股票ETF實施降費。引人關注的是,這20只ETF合計規模達到了1.3萬億元,有6只產品規模超過1000億元;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單隻規模接近4000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巨無霸”ETF降費之後,在示範效應帶動下,未來股票ETF降費潮或進一步蔓延。
“這批降費的產品包括6只規模超千億元的股票ETF,為後續大體量被動指數型產品降費起到了示範作用,預計寬基ETF費率水平或將陸續下調。”北京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直言。
鑑於ETF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盈米基金研究員馮梓軒預計,基金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可能會繼續透過降費提升競爭力。規模較大的ETF憑藉更高的流動效應和影響力,其降費動作或產生示範效應,帶動費率中樞下移。
博時創業板ETF基金經理尹浩認為,公募基金費率改革仍處於初期,未來隨著公募基金特別是被動指數產品的規模增長和投資者群體的進一步壯大,降費面或進一步擴大。“市場對ETF工具性、低費率的認知度越來越高,規模大的產品為保持競爭力,很可能會跟隨降費步伐。”尹浩說。
對標海外發達市場,指數基金尤其是寬基指數領域低費率化是大勢所趨。“頭部機構依靠規模效應,以更低的費率實現佔有率的提升,形成高集中度和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如美國的先鋒領航、貝萊德,日本的野村資管等。”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階基金分析師陳丹憶分析道。
在他看來,此次頭部ETF降費,有望加速市場出清,對於在成本控制上處於劣勢的中小型機構來說,機會更多存在於差異化的細分賽道,如行業指數、Smart Beta、指數增強類產品等。
“合理費率”需綜合多方面資訊及變數進行考量
降費僅是費率改革的一個方面,基金管理人還要結合剛性成本投入,根據市場需求設定合理的產品費率結構。
對此,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階分析師代景霞表示,合理的費率結構不僅能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還能增強投資者黏性。在設定ETF產品費率時,她建議,各家機構應對技術系統成本、人力成本、合規成本、市場推廣成本、投資者偏好、規模效應等進行綜合評估,確保費率既能覆蓋成本,又保持足夠的吸引力。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副總監譚弘翔坦言,ETF很難制定“合理費率”,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而這些因素包含很大的不確定性。
他詳細分析了以下幾個考慮因素:首先從成本來看,ETF業務存在一些可以在多個產品間“公攤”的固定費用,如技術系統、人才隊伍、品牌建設等,也包括一些與單個產品直接掛鉤的“浮動”費用,如指數使用費、營銷費用、做市費用等,僅僅是確定一隻產品的“合理成本”就不太容易。
其次,就像稅率與稅收收入往往不存在明確的線性關係,而是呈現出一個類似“拉弗曲線”的倒“U”形一樣,ETF的費率和規模、產品收入的關係也很難準確預判,必須進行動態的測算考察,短期內看似“不合理”的產品費率長期有可能創造出規模效應。
最後,ETF是一個資訊較為透明、競爭相對充分的市場,其他管理人、同質化競品的費率和成本變化也會對費率結構決策產生影響。因此,“合理費率”其實是在綜合了多方面資訊和變數之後作出的相對主觀的判斷,會隨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其合理性需要市場充分博弈的結果來驗證。
降費只是錦上添花ETF做大做強更要靠“硬實力”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巨無霸”ETF密集降費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焦點。
降費固然可以降低投資者成本,吸引增量資金。但降費仍然是錦上添花,要讓ETF做大做強,更需要基金公司夯實“硬實力”、提升“軟實力”,將ETF工具屬性的“基本面”做得更紮實。
業內人士表示,在行業費率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基金公司一方面要繼續提升投研能力,加大ETF產品創新力度;另一方面,要將ETF與基金投顧業務相結合,構建具備更具競爭力的投資組合;堅持以客戶利益為中心理念,為投資者提供持續穩定的回報和良好的持有體驗。
修煉內功
“ETF+投顧”成趨勢
“實際上,降費對ETF產品佈局和運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金公司應該更加註重投研核心能力,打造競爭優勢。”易方達基金指數研究部總經理龐亞平的觀點很有代表性。
具體來看,他表示,做大做強ETF,一是要加強前瞻性佈局,打造面向未來的具有長期生命力的ETF產品體系;二是加強精細化管理,打造強大的數智化系統平臺,為ETF安全、高效、精細化的大規模運作提供保障;三是完善以資產配置為核心的顧問服務體系,提升客戶體驗,幫助投資者透過指數化投資方式分享經濟增長收益,實現財富長期保值增值。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副總監譚弘翔表示,在降費背景下,基金公司可用資源減少。要提升ETF業務的競爭力,需要摒棄傳統的“攤大餅”式的產品佈局和營銷模式,增強在資源硬約束下平衡多重目標的集約化經營能力,提升業務發展的綜合費效比。
譚弘翔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深耕投研,加強產品佈局和營銷的前瞻性與時效性,在存量產品中深度挖掘多元化應用場景,避免無效“內卷”;二是堅持以投資者獲益為根本目標,以調查研究為基礎,充分感知和把握市場需求,結合自身產品和策略供給,兼顧順週期匹配市場需求和逆週期引導市場需求,構建面向市場的綜合服務體系,透過改善投資者體驗塑造品牌形象;三是提高資源集中呼叫能力和效率,統籌跨部門和跨週期資源,把握時機創造區域性優勢。
同樣,博時創業板ETF基金經理尹浩也認為,費率只是ETF規模增長的一個影響因素,對基金公司來說,更重要的是產品佈局和投研服務。基金公司應該在自身優勢基礎上走差異化競爭和產品佈局路線,同時做好投資者的投研服務,提高投資者產品黏性。
不少業內人士提到,應重視“ETF+投顧”模式。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階基金分析師陳丹憶表示,基金公司可以利用投研優勢稟賦,將ETF業務與基金投顧業務結合起來,構建更具競爭力的投資組合;在投資者教育、投資者陪伴上投入更多精力,最佳化投資者持有體驗。
“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基金公司在提供產品後,還要和投資者保持溝通,讓他們學會更好地使用ETF這種投資工具;作為管理人,基金公司由重‘投’輕‘顧’向重‘投’重‘顧’轉變,解決投資者在賣方市場模式中投資決策難、市場波動中容易產生焦慮和缺乏個性化方案等痛點;充分發揮ETF低成本、分散化、透明度和靈活性的特點,形成‘投顧+ETF’財富管理模式。”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未來ETF多樣化格局
或繼續“強者恆強”
從全球範圍來看,被動投資早已浪潮洶湧。未來,國內ETF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呈現多樣化發展格局。
談及未來市場發展趨勢,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階分析師代景霞表示,從成熟市場經驗來看,國內ETF市場未來可能在一些核心寬基指數上進一步集中,其他指數特別是一些行業主題指數則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未來ETF市場規模大機率會持續增長,產品也會更加多樣化,智慧投顧、資料探勘等金融科技應用將不斷提升ETF的效率和透明度。”盈米基金研究員馮梓軒表示。
華泰柏瑞基金指數投資部副總監譚弘翔預計,我國ETF市場未必會像美國那樣形成“三巨頭+若干特色化精品店”的競爭格局,主要原因在於ETF在中國發展時間還不長,市場尚不成熟。比如,投資者比較熱衷於購買熱門產品,響應速度過快,出現“數十家基金公司競逐中證A500指數”的局面,而這在海外市場比較罕見。
而且,即便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ETF市場仍然有較大的增量空間,發展ETF業務成為頭部基金公司相對一致的目標。“當前領先者的競爭壁壘並非牢不可破,一些預期之外的變數可能改變行業發展軌跡。可以預見的是,我國ETF市場的競爭格局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穩定下來;單一指數的產品規模優勢可能會日益顯著。”譚弘翔說。
業內人士表示,頭部ETF玩家要保持領先優勢更考驗戰略眼光和執行能力。
“未來ETF產品在供給和需求的碰撞之下將產生新的突破口和創新空間。頭部公司要保持領先優勢,還需要加強深度研究和前瞻性佈局能力,提升產品創新和業務突破力度;同時注重ETF的生態建設,做好‘投前—投中—投後’全週期的投資者陪伴。”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據龐亞平介紹,易方達基金的ETF業務始終堅持低費率、精細化管理和平臺型發展策略。公司持續踐行普惠金融理念,致力於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低成本指數投資工具;做好精細化管理,提升投資管理效率,保障ETF產品安全、高效、低成本運作;致力於打造功能齊全的、一站式指數投資平臺,為投資者提供簡單透明、低成本的資產配置“工具箱”,以及完善的指數投資解決方案;助力打造良好的ETF投資生態。
編輯:小茉
編輯:杜妍
稽核:許聞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