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雅,9月重啟筆耕之後,行情也是一日千里,這份好運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透過我的文字,大家都能收穫滿滿。
昨天市場下跌,很多人都在找下跌的原因,但好像大多數人都沒有說到點子上,今天我就好好給大家捋一捋!另外,本篇文章共分為三個部分,其中【重要提示】這一節非常關鍵,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調整什麼時候是個頭
昨天市場下跌,對於最近幾天市場的連續調整,很多人問市場什麼時候能企穩能夠企穩,是20日的均線還是回撥的一半?
其實,上上週五,跌破20日均線,上週五,跌破30日均線。昨天,雖然跌幅不大,但還是跌的。持續下跌,尤其是跌破關鍵均線,市場上關於牛還在不在的討論非常多。
回顧歷次大漲後的回撥行情,回撥點位大概是上漲點位的一半。本輪,上證指數從2704點起步,(收盤價)最高漲到3490點,漲了786點。假設回落一半左右,大概是回落400點,也就是可能在3100點附近企穩。
其實很多人都關心市場什麼時候能企穩,但大家要明白市場企穩並不意味著你手裡的股票企穩,所以大家真正要關心的是你的股票什麼時候能夠企穩,還能不能企穩?
二、股票如何能企穩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明白了,手裡的股票能企穩才是關鍵,當然只看走勢是看不出來的,甚至可能會被走勢帶偏,這時候普通老百姓看的應該是股票背後機構大資金的操作,但問題是很多人不知道怎麼看,在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給出大家答案了,就像下面這隻股票:
這是「紫天科技」走勢圖,市場反彈期間,該股快速反彈,8 交易日漲幅超 20%,看似大牛股。但 2 月 23 日後股價持續下跌,初期跌幅與波動小,投資者多未在意,尤其底部買入者。然正是這種忽視釀成苦果。但是,如果我們這時候能夠看清楚機構大資金的行為的話,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了。
大家都知道,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與散戶是完全不同的。但問題是,多數人根本看不出這種不同。其實關於機構行為,可以利用大資料統計工具。它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資料先儲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後,再透過大資料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徵了。看下面這張圖片:
圖中橙色柱體是我十多年大資料系統裡反映機構資金活躍程度的 「機構庫存」資料,其彰顯機構資金交易意願,「機構庫存」越活躍,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時間越長。
由圖可知,起初有機構資金活躍跡象,之後機構資金便不再積極參與交易。若無機構資金參與,即便股價暫未大幅下跌,也只是一時。果不其然,雖指數漲至五月中下旬,該股卻已慘跌。此次是否會重現此景不得而知,但不可貿然相賭。
但是,如果有機構大資金的參與,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看下面這隻股票:
由圖可見,「機構庫存」資料的持續時長與這波行情的持續時間近乎相同,在此期間股價翻了兩倍有餘,此皆為機構資金主導之成果。儘管股價亦會有下跌情形,然其持續時間確實較為短暫。
三、重要提示
剛才說到了機構大資金的交易行為,實際上市面上對機構行為的挖掘,要麼是那種流於表面的流進流出,要麼就是智慧分析單一品種,這樣很難從全域性去看市場,實際上市場的定價權早已回到機構手中,他們的態度才是最關鍵的,就像我用的大資料系統提供了對機構行為全域性的統計觀察,看下圖:
這是11月25日的機構資金分佈圖,看這張圖,實際多數週期的機構資金都在持續消退,所以這時候要特別關注,沒辦法市場缺錢,這時候就要勒緊褲腰帶!
本篇就聊到這裡,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宣告
以上內容來自網路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