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證券時報官微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廣東在行動!
日前,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印發《中共廣東省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必須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作表率,更好肩負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
《意見》提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走在前列的擔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到2029年完成以下改革任務:
1.圍繞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完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體制機制;
2.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圍繞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4.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構建支援全面創新體制機制;
5.圍繞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健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6.圍繞打造“海上新廣東”,健全全面建設海洋強省體制機制;
7.圍繞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
8.圍繞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樣板,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
9.圍繞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廣東,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
10.圍繞交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份好的答卷,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
11.圍繞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
12.圍繞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13.圍繞守牢國家安全“南大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體制機制;
14.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兩大關鍵時間節點
《意見》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的定位作用充分彰顯,科技自立自強水平顯著提升,城鄉區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更趨協調更加平衡,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更加健全,交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份好的答卷,人的全面發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樣板全面建成,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體制機制全面建立,黨的領導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
為實現上述改革目標,《意見》提出,到2029年,完成14方面、64小項改革任務。
其中14方面具體改革內容包括:圍繞做實“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完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體制機制;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圍繞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構建支援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圍繞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健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圍繞打造“海上新廣東”,健全全面建設海洋強省體制機制;圍繞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圍繞打造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省域樣板,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圍繞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廣東,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圍繞交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份好的答卷,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圍繞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圍繞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圍繞守牢國家安全“南大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體制機制;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打造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關於完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體制機制方面,規則銜接、創新合作、融合發展是其中的關鍵詞。
《意見》提出,強化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完善推進粵港澳三地全方位互聯互通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深化“灣區通”工程,加快“數字灣區”建設,健全人才、資本、資料、技術等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動體制機制等。
《意見》提出,健全大灣區產業科技創新合作機制。服務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援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最佳化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執行機制,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健全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廣州南沙科學城等聯動發展機制,推進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建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建共管共享機制,完善面向港澳科技專案資金管理制度,探索“雙向科創飛地”模式。完善促進產業優勢互補協作聯動發展的體制機制,支援珠三角九市與港澳聯合共建科創制造、人工智慧、綠色經濟等合作平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發揮改革創新示範引領作用。
《意見》提出,健全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高水平建設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支援廣州強化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科教人才等改革探索,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構建跨行政區合作發展省級統籌新機制。建立珠三角九市深度一體化發展機制,推動實現規劃一體協同、基礎設施高效互聯、產業聯動發展、市場統一開放、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生態共保共治,形成城市群協同治理新模式等。
支援深交所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
《意見》提出從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等多方面發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其中,國資國企改革方面,要聚焦“三個集中”,深入推進國有經濟佈局最佳化和結構調整。在港口、航運等領域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推動戰略性新興領域形成體系化產業佈局。加快優質國有資產證券化。健全國有企業創新創造多元化投入機制,最佳化實施科技成果賦權、股權分紅等多種形式的中長期激勵機制。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打造投資佈局、整合運作和進退流轉的專業化平臺,促進存量資產盤活和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績效評價制度,完善國有資本利潤分配和收益上交機制,強化支援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資本金注入。完善國有企業分類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最佳化投資併購、融資擔保、資產處置、境外分支機構管理等重點領域監管措施。
在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方面,支援深圳證券交易所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豐富交易品種,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臺,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發展。建立“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最佳化政府投資基金管理,健全長週期考核機制,培育發展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加快培育統一的技術和資料市場,高標準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提升廣州、深圳資料交易所能級,打造全國性交易平臺。深化能源資源價格改革,最佳化居民階梯水價、電價、氣價制度,完善綠電市場交易機制,推動虛擬電廠、分散式發電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
在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方面,要深化地方金融體制改革,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最佳化地方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打造省屬國有金融控股平臺,深化農信社管理體制改革。開展地方金融監管立法,穩慎推進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和改革轉型。
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
作為經濟第一大省,本次《意見》重點提及圍繞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制度供給,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推動新一代資訊科技、人工智慧、低空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產業發展。建立低空經濟軍地民協同管理機制,建立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建立合成生物製造產業創新高地,推動人工智慧大模型快速落地應用。鼓勵和規範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完善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援政策。
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健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構建新型基礎設施規劃和標準體系,健全新型基礎設施融合利用機制,加快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拓展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加快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的新型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促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培育、孵化、重組和整合,推動常態化發行等。
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健全強化積體電路、人工智慧、關鍵軟體、新能源汽車、工業母機、通訊、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鏈發展體制機制,全鏈條推進技術攻關和成果運用。最佳化產業鏈供應鏈區域佈局。支援優勢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源,深度參與國際產業鏈重構等。
責編:彭勃
校對: 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