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29日,由《商業週刊》主辦的The Year Ahead 展望2025峰會在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盛大舉辦。今年是展望峰會在中國舉辦的第十年,秉持著《商業週刊》“領先,不跟隨”的品牌定位,展望峰會逐漸形成了自身“前瞻,務實和國際化”的峰會特色,成為國內商界和業界獨具一格的線下論壇。本屆峰會為期兩天,由中國與世界、消費與文化、科技與可持續,以及ESG影響力論壇四大部分組成。我們邀請了來自經濟、投資、文化藝術、高科技、環保等領域的數十位嘉賓出席,他們在現場獨家分享了自己對於所屬領域的經歷,觀察與思考,並帶領大家一起,共同展望2025年宏觀經濟與微觀商業機遇。
11月28日上午,在“2025年投資與財富管理前瞻”圓桌討論環節,李蓓表示,關於國內政策,目前市場聚焦在兩個方面:一是政策意願,二是政策能力。“大家總拿90年代的日本與中國作比較,日本當時因為各種客觀的原因,政策發揮不出效果,經濟持續通縮,這是所謂政策有意願沒能力。但如果把中國經濟比喻成一個人的話,90年代的日本是‘中老年人’,中國正處於‘青壯年’。”
李蓓稱,中國當前的城鎮化率為66%,日本90年代的城鎮化率在80%以上。中國人均GDP只有一萬多美金,只有美國的1/4,日本那時人均GDP跟美國已經差不多。中國工業化升級的程度大概相當於70年代的日本。“現在的中國跟日本1975年到80年代初長達5年的房地產調整和股市下跌更有可比性,這個階段日本經過幾年時間消化,後續經濟發展水平和資產價格都創出了新高。同樣遭遇階段性的地產泡沫破滅和週期性的下滑,現在的中國跟90年代的日本比,後續的潛力和動力差距非常大。我們是在中青年時期遇到挫折,而不是中老年時期,我們非常有潛力。”
李蓓特別提到,當前政府資源與政策能力是中國經濟的底氣之一。“中國政府的資源跟全世界範圍內其它國家比,是非常大的。未來還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資源,一是政策性銀行,它不會納入央行報表,但能夠起到一半財政、一半貨幣的效果。二是中國有一個龐大的中央企業體系,總資產80萬億,就在近期有兩家央企獲批發行5千億長期債券用於穩增長。”
對於未來政府關稅大棒的影響,李蓓表示,要相信中國企業的能動性。“如果關稅是障礙的話,中國企業有足夠的動機去套利。例如,企業去墨西哥開廠不行,但可以輸出技術、收專利費,有些事情只有中國企業做得好,比如生產動力電池。我相信企業的能動性,關鍵是中國企業在生產效率和技術方面是否持保持高的競爭力。”
李蓓同時認為,特朗普上臺後不會給市場帶來非理性混亂。“你看他的人選,馬斯克是非常腳踏實地的企業家,貝森特是一位實戰派基金經理,曾在索羅斯基金工作了二十幾年,經歷過英鎊阻擊戰、亞洲金融危機的貨幣交易。這些人不是腳踏實地在全球開若干工廠,明白國際貿易如何執行,就是緊密聯絡著金融市場,瞭解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動和執行機制。”她說,“幕僚人選本身就說明了很多問題,特朗普能選這些人說明他自己不是非理性的。如果他非理性,他完全可以選一些政治家,不關心人間疾苦,不關心市場波動,就是喊口號、喊打喊殺。他希望改善美國自身的處境,希望遏制中國,但他是一位商人,不是那種一上來就扔兩顆‘核彈’的人。”
對於2025年的中國股市表現,李蓓覺得會更好一點。
她認為,2025年“特朗普交易”會退潮。“財政部長的人選決定了美國總的赤字很可能不會繼續上升,反而是小幅下滑,而美國政府赤字裡面用來支付利息的部分會顯著上升,因此財政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下降更多。由AI驅動英偉達等企業業績大幅增長在2025年也會鈍化,同時美國失業率緩慢回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在下降,地產在放緩,如果再疊加財政小幅收縮的話,美國的經濟和企業盈利會面臨壓力,投資者對美國股市和美元的熱情會降低。”
“在亞洲,無論日本還是印度,這些國家的股市都很貴。當前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是嚴重低配的,如果2025年中國的經濟超海外投資人的預期,觸底回升,那大機率會有一波資本回流,尤其是港股。目前央企紅利ETF是6倍PE,整個MSCI中國的估值大約10倍PE,2025年指數實現20%以上的回報是大機率事件。”李蓓最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