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三年,終於來了。
根據這份最新債務重組方案,郭英成的大股東之位,也可能岌岌可危。
佳兆業的境外債務高達122.7億美元,合計892億人民幣。
研究佳兆業的債務重組方案,不得不感嘆:
只要一天還是上市公司,股份就還有用武之地。
不僅可以用來抵債,就連債權人小組工作的費用,都可以透過發行股份來支付。
房企,也是真沒錢了。
佳兆業這123億美元的債務,方案是:
1.發行六檔美元債,新債替換舊債。
而新債的資金償還來源,是佳兆業賣資產(包括一系列舊改專案)。
2.發行八檔強制可轉換債券。
可轉換為公司新股份,即將債務變成股份,將債主變股東。
不過,比較離譜的來了。
佳兆業預測的可轉換股份的數目巨大,且可轉換股價預測值溢價24-41倍。
首先,假設最終釐定瑞景計劃可回收率比率為0%,而佳兆業計劃可回收率比率為100%,佳兆業預測:
將發行68.92億美元的強制可轉換債券,其中ABC檔的發行本金總額為12億美元,DEFGH檔的發行本金總額為56.92億美元。
而假設68.92億美元的強制可轉換債券全數轉換,最多可轉換為130.16億股新股份。
130.16億新股有多誇張?
目前,佳兆業的總股本也僅僅是70.15億股。
130.16億新股,相當於佳兆業的股本瘋狂擴容,現有股東的股權也會被顯著稀釋。
而且,假設配發及轉換股份後,這130.16億新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約65%。
換言之,郭英成不惜壓上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而且,支付債權人小組工作費用的2688萬美元,佳兆業也付不起了,將透過配發21億股份方式支付。
相當於,可轉換債券+支付債權人小組工作費用合計要配發的股份達到:
151億股。
看下圖就很清晰了,假設上面統統踐行,佳兆業的股權架構將變成:
原第一大股東及創始人郭英成,持股比例從25.54%降至8.04%;
原第二大股東富德生命人壽保險持股比例從21.92%降至6.9%。
強制可轉換債券持有人的持股比例高達58.44%。
就連債權人小組成員的持股比例9.43%,都超過郭英成和富德生命人壽。
佳兆業未來,也許會面臨易主。
悉數轉換強制可轉換債券後,佳兆業的公眾持股數量超過80%,目前佳兆業債權人數量超過2203名。
有意思的是,佳兆業稱,強制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格估計為4.05港元、4.75港元/股。
要知道,現在的佳兆業是一家“仙股”公司,今日收盤僅0.198港元/股。
這個轉換價,和近期佳兆業股價相比,溢價相當高。
以ABC檔為例,4.75港元/股的可轉換股價,較收市股價溢價2413%-4103%。
並且,佳兆業基於上半年的財務報告分析,瑞景計劃債權人的清盤可回收率為2%,佳兆業計劃債權人的清盤可回收率更少,只有1.21%。
天啊,這比恒大當初公佈債務重組方案披露的清盤迴收率還低!
恒大去年公佈的債務重組方案
債權人也只能從了佳兆業,畢竟真清盤的話,可能連渣都不剩。
而最新的瑞景計劃可回收率至少有62.3%,佳兆業計劃則為37.7%。
佳兆業還在ICU中,上半年,淨虧損擴大至90億。
2021年以來,佳兆業在三年半時間,累計淨虧損達550億元,堪稱天文數字……
截至目前,佳兆業的有息負債為1350.78億元。
其中短期有息負債為1176億,而現金只有區區7.46億。
難怪連債權人小組的重組費用(部分,約1.96億人民幣)都要用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太窮”了……
都曾稱佳兆業為“不死鳥”,10年前因鎖房風波陷入債務危機,中途停牌三年都仍能“活過來”。
當佳兆業再次爆雷,理財、境外債先後出現逾期未兌付。
深陷債務泥潭,業績困頓,佳兆業是否還能如當初這麼好運?
你怎麼看這家“舊改大王”、曾經的千億房企?
關注說財貓,來評論區聊聊!
掃下方二維碼,直接進群暢聊~
— 往期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