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建平 見習記者 田野 北京報道
馬斯克又槓上鐳射雷達了。
近日,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稱鐳射雷達為“錯誤的解決方案”。他表示,在複雜的道路駕駛環境中,模擬生物神經網路和眼睛的視覺系統,才是最為有效的技術路徑。
然而,資本市場卻對鐳射雷達很熱情。資料顯示,從2024年12月2日至12月5日,鐳射雷達板塊保持漲幅,相關企業股價普漲。且諸如禾賽科技、速騰聚創等企業的財報也展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
據上述兩家企業釋出的三季度財報,其第三季度總交付量分別為13.42萬臺和13.86萬臺,同比大幅增長182.9%和224%。其中,禾賽科技已實現連續兩個季度交付量環比均增長近50%。
市場多數人士認為,車載鐳射雷達正迎來爆發式增長前夕。
向著盈利目標加速邁進
鐳射雷達出貨量大增,也帶來了營收和毛利的雙增長。
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營收為13.57億元,同比增長4.4%,每天入賬495萬元,一顆鐳射雷達帶來4849元營收。同期,速騰聚創營收為11.35億元,同比增長91.5%,前三季度營收已超去年全年,每天入賬415萬元,賣一顆鐳射雷達的營收是2972元。
禾賽科技產品單價更高,這直接影響到了毛利水平,第三季度禾賽科技的毛利率達47.7%。雖然目前仍在虧損,但虧損面已在快速收窄。禾賽科技預計,公司將在今年四季度盈利,且覆蓋掉今年前期的虧損,率先實現全年盈利。速騰聚創也同樣在財報中透露,其造血能力在穩健提升中,速騰聚創CEO邱純潮表示,預計公司將在2025年的某個季度實現盈利,2026年有望實現全年盈利。
除了上述兩家上市企業,鐳射雷達賽道還有一位實力玩家——圖達通已於2023年8月10日透過中國證監會IPO備案,準備赴美IPO。據悉,圖達通今年進行了為期數月的調整,實現了財務運營的大幅最佳化。
目前,鐳射雷達市場呈現頭部聚集的格局。第三方諮詢公司YOLE Group釋出的2023年全球車用鐳射雷達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車用鐳射雷達市場份額達5.38億美元,同比增長80%。其中,禾賽科技的全球市佔率達到37%,連續三年佔據全球份額第一;速騰聚創緊跟其後,佔據21%的份額。再加上圖達通、華為、覽沃,五家企業合力拿下了全球84%的市場份額。
客戶方面,速騰聚創的客戶較為分散,賽力斯、極氪、小鵬三家佔比超過80%;禾賽科技的客戶有理想、小米等;圖達通目前以蔚來為主。而華為則與鴻蒙智行深度繫結,且主要搭載在高階車型上。例如,問界M7、問界M9,智界S7、智界R7,尊界S800,阿維塔07等車型,均搭載了華為自研的192線束鐳射雷達。
隨著高階智慧駕駛的規模化落地,各大車企對鐳射雷達的需求將日趨增長。機構預計,到2030年鐳射雷達滲透率將由目前的5.5%增至40%,市場空間巨大。鐳射雷達這條賽道,正朝著加速盈利的正迴圈方向發展。
保障極端場景下的安全部件
如今在高階智駕領域,一邊是鐳射雷達的高歌猛進,另一邊,一些車企則堅定認為端到端+純視覺才是最佳技術路線,為此,鐳射雷達也逐漸被這些車企拋棄。
海通證券汽車分析師劉一鳴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儘管端到端技術對純視覺方案的道路表現提升顯著,但從長遠來看,鐳射雷達安全性價值未減,在成本下探到一定水平後仍具備標配潛力。
“在智慧駕駛的環境感知系統中,鐳射雷達像是‘隱形安全氣囊’,能實現高精度測量距離,提供三維資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感測器。”劉一鳴指出。
蘇州金龍前瞻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明春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稱,鐳射雷達在多重物理特徵下形成的安全特性,是它成為智慧駕駛競賽中必備感測器的重要原因。“正是出於安全冗餘的考慮,即便是在純視覺路線上領先的車企,也依舊沒有放棄鐳射雷達。”
以華為乾崑為例,其ADS 3.0依舊採用鐳射雷達,覆蓋25萬元以上的價格段。
在禾賽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李一帆看來,鐳射雷達應該和安全帶一樣,不僅是一個功能件,更應該是安全件,是“隱形的安全帶”。鐳射雷達解決的也並不是100%的問題,而是1%甚至更低的安全問題,但恰恰是這1%的corner case,對智駕才是最大的挑戰。
業內對鐳射雷達能夠提升智駕安全性的共識其實一直存在,長城汽車CTO吳會肖此前曾提到:“一旦拿掉鐳射雷達,將會對一些極端場景產生較大影響”。極氪副總裁林金文也表示:“鐳射雷達確實成本很高,但配合演算法軟體能實現的極致安全性,是純視覺方案做不到的,不用鐳射雷達就是在為降本找理由。”
有望成為“好用智駕必備品”
長久以來,較高的價格制約了車載鐳射雷達的大規模應用。為了打破這一僵局,鐳射雷達企業紛紛推出“千元機”,實現在低端車型上的搭載率。
李一帆近日宣佈,其下一代鐳射雷達產品ATX預計將於明年上市,售價低於200美元,僅為當前AT128型號價格的一半。他強調,價格減半將使鐳射雷達對於價格低於15萬元的廉價電動汽車也具有吸引力,推動鐳射雷達成為電動汽車標準安全元件的普及。
速騰聚創也表示,已在今年4月推出了售價低於200美元的MX產品,且成功滲透到15萬—20萬元級車型,如比亞迪漢、埃安V、吉利銀河等,該產品的增量會佔明年出貨量的三或四成。
事實上,今年以來,還有一徑科技、比亞迪、億咖通等多家鐳射雷達企業都宣佈產品價格下降的訊息。有業內人士表示,“千元機”時代的到來將一定程度上加速車載鐳射雷達的滲透率。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資料,今年9月,15萬元級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約59萬輛,鐳射雷達滲透率達24%。
與此同時,隨著“智駕平權”的推進,使鐳射雷達開始步入平價車型。例如,零跑C16售價15.58萬—18.58萬元,已標配鐳射雷達;今年11月上市的埃安RT,以11.98萬元起售價,搭載鐳射雷達入市。
“儘管鐳射雷達千元機已逐漸量產上車,但相比其他感測器來說仍然不便宜。比起規模化降本,不斷創新技術方案也是助力其規模化的有效途徑。”劉明春談道。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於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