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雙贏(win-win)的時代。
這個時代的特點之一,是或明或暗的多重博弈中,實現所有方利益的共同最大化。
如果不能實現這種雙贏,很多事情慢慢就不再發生了。比如一個人經常請大家吃飯,其他人時不時也要回敬一下,否則時間一長,這種飯局慢慢就組織不起來了。
於一個國家而言,亦是如此。
比如進出口這件事,一個國家如果光出口不進口,或者光進口不出口,時間長了,願意和這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國家就會變少。
從國家層面來看,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收集了1978年以來的我國進出口貿易差額(如果為負數表示貿易逆差,反之表示貿易順差),以及同期出口佔全國當年GDP的比重,觀察貿易順差和逆差的變化情況。
說明:考慮到美元購買力的穩定性更好,圖表中資料採用現價美元計價。
我國貿易順差在2008年達到3千億美元,2015年突破5千億美元,2022年和2023年更是高達8千億美元。
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2022年和2023年,淨出口了5萬億,平均到每個勞動力頭上,金額為3500元左右。
雖然很多經濟學家相信,一定程度的貿易順差是好事,但相當於人均一個月收入的貿易順差額,這表明我們當年免費給外國人打了一個月工。
為什麼這樣說呢?貿易順差說明:勞動付出在國內,但消費不在國內。消費,才是我們勞動所得的最終目標。
2024年前三季度,貿易順差已經接近5萬億的水平,全年突破6萬億,也是極可能發生的事。
為什麼貿易順差變得這麼大?
一方面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工業化程度高、人口紅利依然存在,這幾重因素的疊加,讓我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極具競爭力。
另一方面,2020年到2022年間所發生的事,和全民醫療、養老的雙軌制疊加,加劇了老百姓對消費的後顧之憂。有錢沒錢,不要花錢,在很多人看來,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尤其是人口紅利,不僅是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的結果,還是事實上的六天八小時工作制。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每週工作49小時,競爭對手只工作35小時(參照各國年均工作時間),在勞動效率相差不可能太大的時代,我們在商品的交付速度上,擁有更大的優勢。
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商品生產流通的簡單體力腦力勞動中,還體現在包括科學技術研發在內的腦力勞動上。
類似工作時間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德國老闆那句“他們連工資都敢不發,我們競爭不過”,也體現了在商品增值過程中,競爭對手的劣勢所在。
按照前述雙贏的理論,如果長時間(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貿易順差佔GDP比重均突破了4.5%)不能實現雙贏,意味著出口這件事,大機率會慢慢減少甚至停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