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之後,國內樓市一直處於“量價齊跌”的趨勢當中。根據11月資料顯示,百城二手房平均價格為14278元/平方米,同比下跌7.29%。此外,2024年1-11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8611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6.0%。新建商品房銷售額85125億元,下降19.2%,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0.0%。
為了扭轉當前樓市低迷的走勢,各類救市利好政策也在持續出臺,以鼓勵剛需和改善性購房者積極入市買房,從而恢復房地產市場繁榮。各類利好政策來自於三個方向:
1、除了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核心區域沒有放開限購之外,其他絕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都放開了限購;2、銀行把房貸利率一直降到3.2%,把首付比例也從之前的30%,下降到現在15%。3、我國為了降低房產交易成本,減免了契稅、增值稅。
現在一邊是樓市呈現“量價齊跌”的調整趨勢,而另一邊則是各救市利好政策密集出臺。於是,就有網友提出,今明兩年賣掉房子,算是“精明”還是“糊塗”。而對於這個問題,社會各界看法存在明顯分歧。
實際上,這個問題房產大佬王石早就給出了答案。王石曾直言相告:高房價不會是一路都在高位,轉型在將來勢在必行。顯然,王石也認為,房價不可能長期脫離當地居民的購買力,未來一定會逐步迴歸到合理的價格區間。
就在之前的2018年,萬科集團就提出了“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的口號。從此,萬科就走上了降負債、不盲目擴張、保持充足流動性的道路。而王石對未來樓市的看法,我們也表示非常贊同。今明兩年賣掉房子,肯定是“精明”,絕不會“糊塗”。
第一,老百姓支撐不了高房價
在疫情之後,各行各業都在裁員降薪,很多老百姓收入減少或失業。而本來有限的存款,也在3年疫情時用得差不多了。這就導致老百姓已經無力支撐起過高的房價。所以,未來幾年房價下跌,逐步迴歸居住屬性,這是大機率的事情。
與此同時,在經歷了疫情後,很多人對未來收入增長預期從樂觀變為謹慎。所以大家購房越來越理性了,會根據家庭經濟情況,居住條件等因素來決定是否買房。而像之前那樣衝動買房的事情越來越少了。
第二,房子早已“供過於求”
現在國記憶體量房空置率居高不下。通常二三線城市住房空置率達到25-30%,而一線城市住房空置率也要達到20-25%。如果再加上每年還有上千萬套新建商品房要入市。國內各地的房子已經嚴重過剩了。
同時,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城鎮化率已經走向尾聲、結婚和生育率的持續下降等因素,未來剛需和改善性購房需求越來越少。試想在“供大於求”的環境下,各地房價下跌恐難改變。
第三,保障房給商品房帶來的衝擊
過去我國在推動商品房市場化之後,卻沒有對城市低收入者進行兜底。而近些年,各地加快了保障房的建設力度。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共有產權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進入市場,以滿足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
如此一來,則會對商品房市場需求產生分流。而隨著商品房市場需求的減少,未來幾年房價下跌的程序將會進一 步加快。所以,今明兩年賣掉房子則應是“精明之舉”,將來的房子會越來越不好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