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霜 上海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瞭解到,目前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的個人養老金存款的3年至5年期利率高達3.5%,遠遠高於當前普通存款的利率。
12月1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在我國全面實施後,各家銀行又開始了“搶戶大戰”,這一次,銀行不僅盯上了開戶,還有存入資金。
一位國有行廣東地區支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其所在支行考核一個月要完成1萬戶的養老金賬戶開戶,並且要存繳。另一家國有行河南某支行的業務員表示,為了激勵客戶存繳,他們目前的做法是讓客戶存1塊錢,領70元的紅包。
近期,養老金產品不斷最佳化、豐富,以進一步吸引投資者。提升存款利率也是增加客戶存繳率的手段之一。此外,根據12月10日釋出 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現有理財產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產品基礎上,將國債、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圍。
中國研究員婁飛鵬對記者表示,“指數基金具有投資覆蓋面廣、風險分散、透明度高、費率較低的特點,從國外實際看也是養老金投資的主要產品之一”。
從結構來看,個人養老金理財還是以存款和基金為主。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顯示,截至12月19日,保險類產品數量為165個,理財類產品的數量為26個,基金類產品數量在新增85只指數基金後達到285個,儲蓄類產品數量為466個。
“開戶熱、繳費冷”難題待突破
自個人養老金賬戶試點以來,“開戶熱、繳費冷”是行業公認的事實。客戶會為了充話費、返現等獎勵而去開戶,卻因為要退休才能領取、不知如何理財等原因而對繳費“望而卻步”。
關於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和存繳的資料披露不多,不過從可以獲取的官方資料來看,存繳比例不高。截至2022年11月末,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達到7279萬人。人社部資料顯示,2022年底個人養老金繳存人數為開戶人數的31%,人均繳存2316元;2023年一季度末繳存人數佔比為31%,人均繳存2022元。
現在,為了增加客戶開戶和存繳量,一些銀行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誠意,比如大幅提高養老金存款利率。記者多方瞭解到,目前城商行的養老金存款利率較高,比如江蘇銀行、南京銀行3年期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是3.5%,2年期為2.85%,1年期為2.25%。
而普通存款的利率遠低於此,比如江蘇銀行3年期、5年期的存款利息為2.1%,2年期為1.9%,1年期為1.75%。
相比之下,股份行的養老金存款利率雖然也高於普通存款,但依舊在2%區間,比如招商銀行的養老金存款5年期利率為2.2%;光大銀行5年期利率也是2.2%,3年期為2.15%,2年期為1.7%,1年期為1.6%。
國有行的養老金存款利率則更低,普遍在1%區間。中國銀行的5年期利率為1.95%,3年期為1.9%,2年期為1.45%,1年期為1.35%。建行的3個月至5年的利率統一為1.95%。
作為佔比最高的儲蓄類產品,養老金存款的利率雖整體高於普通存款,但由於其領取時要一次性提取本金3%的稅率,2%-3%利率顯然還是不划算的。一位基層業務人員也向記者表示,如果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在20%及以上的檔次,放在存款裡還是划算的,如果低於20%,建議看看其他理財方式。
除了用產品本身來吸引客戶存繳外,新頒佈的《意見》還透過靈活領取方式打消客戶的後顧之憂。其中規定“增加領取情形,豐富領取渠道、完善領取方式”,比如,“參加人可以選擇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
理財、基金收益不高,需調整心態
長期來看,存款產品的利率雖較高,但由於稅率的差異不同投資者的獲得感卻差異較大,因此,部分人選擇了理財、基金等收益波動型產品。
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表示,她在2022年底就開了養老金賬戶,並且購買了一款三年持有期的基金產品,目前還是虧損狀態。
實際上,由於近兩年股票市場的波動,養老金基金的收益整體並不高。Wind資料顯示,剔出12月新進的85支指數基金外,整體的成立以來平均年化收益為1.57%,其中約三分之一的產品收益為負。
受基金收益的影響,養老金基金的規模增長缺乏動力。截至12月19日,養老金理財中公募基金的規模為73.44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興全安泰積極養老目標五年Y”,規模為8.25億元;其次是“華夏養老2040三年Y”,規模為6.45億元,其餘均小於5億元,不少基金的規模甚至不足萬元。
婁飛鵬認為,個人投資者在養老金投資中需要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投資過程中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以更好追求風險和收益的平衡。具體操作中,不同的個人養老金產品風險和預期收益不同,儲蓄類產品、國債產品安全穩健,預期收益相對較低,適合於年齡較長、風險偏好較低、投資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基金類產品相對風險較高的同時預期收益較高,適合於年輕、風險偏好較高、有點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保險類產品風險總體低於基金類產品,而且具有保障作用,適合於風險偏好適中的投資者。
產品供給有待擴容
由於個人養老金賬戶遵循“一人一行一戶”原則,即一個客戶只能在一家銀行開立一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因此居民在辦理之後的養老金產品選擇就侷限在自己開設銀行提供的產品中,無法購買外行產品。
事實上,由於資管產品管理人渠道選擇的差異,一家銀行不可能銷售所有基金、理財和保險。記者梳理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的資料發現,目前代銷個人養老基金最多的是招商銀行,有183支,其次是中國銀行、興業銀行,均為165支。有11家銀行的基金代銷量在100支以上,部分城商行的代銷規模僅有30餘支。
而養老保險方面,代銷最多的是交通銀行,有9支;其次是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分別有8支和6支。一位銀行理財經理向記者表示,養老金保險目前可選項較少,並且與在銀行渠道購買的其他保險並無區別。
一位保險從業者認為,保險在長期穩定性和保障性方便更具優勢,但是目前來看,需要進一步豐富產品和服務,針對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年齡、不同生活狀態的老人的差異化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提供更人性化的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此外,需要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收益率。養老金賬戶資金時間長,與保險產品的資產配置需求相匹配,但在另一方面,也要在收益上體現出投資長期性帶來的優勢,需要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結構,提升跨週期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銀行理財同樣較少,代銷最多銀行為招商銀行,有11支;交通銀行和工商銀行緊隨其後,分別有10支和8支。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研報資料顯示,目前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中有6家理財公司發行的26款理財產品,存續規模826億元,平均年化收益率3.80%。本次《關於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提出要推動更多養老理財產品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圍。目前市場上有710款存續的帶有“養老”字樣的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約1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