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經費,來自統計機構的解釋為: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簡稱R&D經費),是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報告年度內全社會實際用於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簡稱R&D活動)的經費總和。”
R&D經費,是國際上通用的評價和比較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實力的核心指標之一。
所以,一個區域的R&D經費,如果很少,說明這個區域的科技實力非常一般。
近些年,我國也將R&D經費統計,納入國民經濟統計指標,但並非所有的地方,都會及時公佈本地的R&D經費情況。
在這一方面,廣東做得比較好,公開資料的延續性也是非常好的,我們可以收集到2010年以來的廣東各地R&D經費投入情況。
對廣東21個地級城市的R&D經費進行分析,我們得到了一張如下所示的資料視覺化圖表,展示了2010年、2017年和2023年,廣東各地R&D經費佔全省21個城市的百分比。
為了更容易區別,我們在圖表中引入填充色,分別表示珠三角地區、粵東地區、粵西地區和粵北地區的城市。
資料顯示,全省95%的R&D經費,投到了珠三角地區,不管是2010年還是2023年,這個比例基本沒有大的變化。
這意味著粵東、粵西和粵北共計12個地級市,合計的R&D經費,只佔全省的5%左右。
很多人說,廣東雖然富饒,但僅限珠三角地區。R&D經費投入,或許是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
在珠三角九市,R&D經費的比例,分佈也極為懸殊。
2023年,廣東46.6%的R&D經費投在了深圳,21.7%投在了廣州。
廣深這兩座超級城市,合計佔了全省三分之二的R&D經費。
2010年,佛山R&D經費,佔到全省的11.5%,2023年下降到5.8%。與之相反的,則是廣東另一座萬億GDP城市東莞。
2010年,東莞R&D經費,只佔全省的6.5%,但2023年上升到9.3%,超過了佛山。
鑑於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力,或許可以預測一下,未來東莞的經濟規模,超過佛山是很可能會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