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傳統車企與新勢力車企相繼釋出1月“成績單”,受春節假期和政策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汽車圈新年首月榜單風雲突變。
傳統車企方面,整體銷量穩定在30萬輛;吉利以5000輛左右的優勢反超比亞迪,奪回國內銷量第一;長城開年遭“滑鐵盧”,整體銷量同比下滑超20%。新勢力板塊,小鵬逆襲,首月交付量超越理想。
吉利奪回國內銷量第一
2月1日,比亞迪率先發布新年首月銷量戰報,在春節淡季以及政策調整的影響下,依然保持著整體30萬輛的銷量。
吳迪製表
具體看,王朝網與海洋網仍是比亞迪的主要銷量來源,當月王朝網銷售13萬輛,同比增長50%;海洋網銷售14.6萬輛,同比增長49%。不過,高階品牌仰望表現欠佳,銷量同比下滑83%,僅售出286輛。
另外,比亞迪1月海外銷量6.63萬輛,若剔除,其在國內的整體銷量僅23.42萬輛。
長安以27.57萬輛的月銷量僅次於比亞迪,但受到長安馬自達與的影響,整體銷量同比下滑1.66%。當月,長安出海銷量為6.2萬輛,意味著其國內整體銷量僅21.37萬輛。
吉利緊隨其後,集團1月銷售新車26.67萬輛,同比增長25%,創單月銷量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當月吉利集團海外銷量為2.68萬輛,剔除後國內銷量達23.99萬輛,以0.57萬輛的優勢反超比亞迪,時隔3年再次奪回國內傳統車企銷量榜首位置,終結了比亞迪在國內的連冠紀錄。
這主要得益於集團去年的一系列整合動作。去年10月,吉利將幾何併入銀河,定位為智慧精品小車系列,該系列今年1月在10萬—15萬元的緊湊型SUV市場中成功突圍,銀河E5、銀河星艦7等單款車型首月銷量均突破1.5萬輛,對競品造成了較大沖擊。
合併後的銀河對吉利整體銷量增長提供了較大助力,其單月銷量達到9.35萬輛,同比增長134%。
奇瑞以22.43萬輛的整體銷量排名第四,但其海外銷量達到12.96萬輛,佔比57.78%,仍是目前國內傳統車企出海銷量的榜首。
長城是五家傳統車企中唯一整體銷量同比降幅超20%的,開年銷量便遭遇“滑鐵盧”。其當月銷量僅8.09萬輛,同比下滑22.2%。從品牌來看,哈弗、長城皮卡、尤拉、坦克的銷量均在下滑,同比分別下降17.84%、20.33%、63.46%、35.99%。
事實上,去年長城的整體銷量表現便不理想,作為銷量擔當的哈弗自身新能源轉型步伐緩慢,在新能源車型佈局和產品力方面與競爭對手存在差距;尤拉自2023年以來,未推出任何全新車型,目前在售車型僅有尤拉好貓、芭蕾貓、閃電貓三款,難以吸引消費者目光;坦克作為去年唯一銷量正增長的品牌,此次銷量下滑或是受市場競爭加劇影響,更多的方盒子越野車型正湧入市場。
魏牌是五大子品牌中唯一銷量同比增長的,但其銷量僅5007輛,即使有49.42%的增幅,仍難抵消其他品牌的下滑。
賽力斯銷量下滑五成
多家新勢力車企也曬出了自己的“開門紅”成績單。
吳迪製表
作為“四界”合體的鴻蒙智行1月實現3.5萬輛的交付。今年春季,尊界S800將上市,此後問界M8、享界S9增程版等在內的全新車型也將上市。基於此,鴻蒙智行“四界”將在今年挑戰100萬輛的新高度。
雖然鴻蒙智行看似美好,但作為華為系的代表品牌,賽力斯1月卻遭遇滑鐵盧。當月賽力斯新能源車銷售17906輛,同比減少51.39%,引發市場關注。
若排除鴻蒙智行四家合計外,小鵬以單月3.04萬輛的銷量力壓群雄,時隔30個月重回造車新勢力銷量榜首。
其中,去年小鵬推出的M03與P7+兩款車型表現強勁,前者憑藉高價效比獲得消費者認可,佔當月公司總交付量的50%。據悉,此前困擾M03的產能問題已經逐步解決,目前該車已實現月產能爬坡達到2萬輛的目標。
去年多次拿到單月銷冠的理想在今年首月意外失守,僅交付2.99萬輛,同比下滑3.9%。去年純電策略失利後,理想暫時放棄純電產品的推出;增程產品上,去年除了更新換代外僅推出理想L6,新產品推出較慢疊加年初政策調整以及節假日影響,理想出現了同比、環比雙下滑現象。業內人士分析,今年理想MEGA將回爐改造重新上市,加上純電產品的推出,公司或會迎來新的增長點。
緊隨其後的是去年的“黑馬”零跑,1月交付2.52萬輛,同比增長105%。得益於B系列車型的加入,零跑交付量快速提升,公司此前盈利預告中已宣佈去年第四季度實現淨利潤轉正,提前一年達成單季度盈利目標,今年更是定下50萬輛的全年目標,董事長朱江明表示這僅是保底數字。
深藍作為長安旗下的新能源品牌,1月交付量達到2.46萬輛,同比增長34%。去年深藍一口氣推出三款車型,包括深藍G318、S07以及S05,快速擴充了產品矩陣。今年,公司還將推出兩款全新車型,其中深藍S09已經亮相,或將直接對標理想L系列車型,基於多車型的加入,深藍為自己定下2025年交付50萬輛的目標。
小米的“成績單”依然沒有公佈具體數字,董事長雷軍發文稱,新年首月小米SU7交付量再次超過2萬輛,已連續四個月交付量超2萬輛。今年小米的產品矩陣將得到擴充套件,SUV車型小米YU7早已闖入消費者視野,預計上市後將幫助小米提升其單月交付量。
孫婉秋 攝
基於此,雷軍定下今年30萬輛的交付目標。
原本穩定在新勢力排行榜前5的埃安卻出現滑坡,交付1.44萬輛,同比下滑42.31%。今年,埃安將推出增程式車型,市場預計隨著新車型入局,埃安銷量或會迎來回暖。
蔚來1月交付1.39萬輛,同比增長37.9%,細分來看,NIO品牌交付7951輛,樂道品牌交付5912輛。
極氪1月交付1.19萬輛,同比下降4.75%。去年極氪距離23萬輛的全年目標僅一步之遙,完成度達到97%,在此基礎上,其今年定下32萬輛的目標。為實現目標,極氪將從車型上動刀。據悉,公司在對現有車型迭代更新的同時,從二季度起會每個季度推出一款全新車型,包括一款電混全尺寸大型SUV和一款中大型的SUV。
去年底闖入萬輛俱樂部的嵐圖和阿維塔在今年首月有所下滑,分別交付8009輛和8826輛。
左宇 攝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汽車行業春節前一般都會提早休假,因此1月的有效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短促。1月是車市波動較大的時點,外部經濟環境和季節性需求對車市影響較大,尤其是春節因素的影響,不過,在2024年國家報廢更新和各地以舊換新政策的補貼鼓勵下,隨著2025年新補貼政策的明確,消費者的觀望態勢稍有改善。
市場預計今年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愈發激烈,“開門紅”後,車企需要拿出更多的硬實力來面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