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車創始人 朱江明
作者 | 邱鑫浩
來源 | 邱處機
如果你問我,中國車圈2024年最大的黑馬是誰?
我的答案不是汽車,畢竟小米和雷軍的品牌流量基礎不可忽視;也不是賽力斯問界,畢竟它合作的企業是中國研發實力最強的民企華為。
那是誰呢?我的答案是零跑汽車。
公開資訊顯示,零跑汽車2024年交付量達293724臺,同比增長103.7%,在一眾新勢力車企品牌中,僅次於理想汽車和賽力斯。與此同時,零跑汽車也是2024年中國車企除和小米外,第三家達成年初銷量目標的車企。
零跑汽車的造車路並不平坦。和蔚小理創始人一樣,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也是一名連續創業者,在造車前,他是安防行業上市公司大華股份的聯合創始人。“無知者無畏”,朱江明後來這樣形容自己這個門外漢在汽車行業的闖蕩,“我以為造車幾十億就夠了,如果早知道需要像李斌說的兩百億,我就不造車了。”
甚至零跑第一輛車S01研發出來後,朱江明才知道造車需要資質,“我們是電子安防行業起家,以為最多就是像公安部檢測一樣,把車拉到中汽中心檢測,合格了,就可以賣了。沒想到還存在工廠都不能建的問題,還需要許可。”
最終,零跑借用長江汽車的生產資質,才把S01造了出來。但由於定價較高,這款對標特斯拉Model S的純電轎跑車型,在上市的2019-2022年總共才賣出不到3000臺,最後不得不黯然退市。
吸取教訓後,零跑汽車2020年又推出一款外形酷似“老頭樂”的微型車T03。這款售價區間為6.58萬至7.58萬元,但續航里程卻超過400公里的車型迅速走紅,成為零跑第一款走量的車型。財報顯示,T03車型2020年、2021年、2022年的銷量分別為10266臺、11391臺、61919臺。
“好而不貴,聚焦品價比,做爆款平替”,朱江明從T03的成功找到零跑的差異化戰略,後續又推出C系列車型。尤其是對標理想的C10、C11和C16,現在的月銷量均超過1萬臺,零跑因此又被大家戲稱為“小理想”。
“我們的成本控制能力不輸比亞迪。”朱江明對外經常談到。過去幾年,新能源車企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但憑藉全域自研、整合化和統一平臺生產,零跑汽車把虧損儘量控制到最低。隨著規模的爬升,零跑的毛利率也從去年的負數增長到今年第三季度的8.2%。
新能源汽車的淘汰賽越發激烈,為了進入最後的決賽,每家車企都在使出渾身解數。“現階段年銷量 50 萬的車企能夠活下來,100 萬輛生命力相對強一些,但真正要活到最後,要 300 萬輛以上。”朱江明判斷。
目前年銷量超過300萬輛的新能源車企只有比亞迪一家,而零跑的目標,正是成為第二個比亞迪。
一
千億夢
1967年出生的朱江明是浙江義烏人,畢業於杭州大學(後被併入浙江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後來被分配到浙江電子工業學校的校辦工廠,從事通訊裝置電源產品的開發與設計。
因為工作,朱江明當時結識了杭州通達電子裝置廠的技術科科長傅利泉,後者雖然是中專畢業,但能力卓越,和朱江明志同道合。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朱江明在1993年響應傅利泉的號召,和幾位朋友籌集5000元的資金,創辦大華電訊裝置廠,主營排程通訊裝置,朱江明主要負責技術工作。
1999年,大華通訊裝置業務遇到瓶頸,正當朱江明和傅利泉思考如何轉型時,一個機會悄然而至——在幫助客戶建立無人值守的變電站期間,對方提出把相關影象資訊傳到電力局監看的需求。
當時沒有公司提供這項服務,朱傅二人認為是個藍海市場,便主動攬下新業務,為客戶開發出遠端影象監控系統,並在2001年正式進軍安防領域,海康威視也於同年在杭州成立。
次年,在朱江明的帶領下,大華開發出首臺自主研發的8路嵌入式硬碟錄影機(DVR),成功從企業排程機廠商轉型為安防裝置供應商。
在安防市場上,海康威視和大華被稱為“雙雄”,牢牢把控住市場份額前二的位置,但由於技術、客戶使用習慣等因素,大華一直屈居海康威視之下。
朱江明和傅利泉心裡有一個千億營收夢,但當時全球安防產品的規模都不到千億,即使大華有機會做到第一,也不可能實現這個夢想,兩人開始向外尋找機會。
2010年,大華試圖進軍手機市場,連公司名字都已經取好。但經過一番調研,大華覺得跨界難度太大,便放棄了這個想法。“後來小米成功,我才意識到自己錯過了。當年大多數手機創業團隊都在深圳賽格市場做組裝,最多自己焊板子,真正投入資源做研發的並不多,可能只有小米、OV。如果我們真的做了,也許能成功。”朱江明談到。
所以當新能源汽車浪潮滾滾而來時,朱江明不希望再次錯過。2015年,和朋友一起在西班牙旅遊時,朱江明看到一個高階社群停著好幾輛兩門兩座的電動代步車—雷諾Twizy。回國和傅利泉交流後,兩人認為新能源車大有可為,是他們實現“千億營收夢”的可靠選擇。
一來,雖然大華沒有造車經驗,但大華在電子裝置和軟硬體的技術積累可以應用到新能源汽車上,二來,中國政府同年六月出臺政策,鼓勵更多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的製造。
於是2015年12月24日,朱江明、傅利泉和大華股份等主體共同出資1億元,正式創立了新能源汽車品牌零跑。
零跑同“領跑”諧音,對於48歲再次創業的朱江明來說,既是對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領跑者的期許,也表現出從零開始奔跑的“無畏”。
二
坎坷路
在造車新勢力中,零跑的初創團隊確實是一群“門外漢”。
剛起步時,團隊裡沒人知道造車都有哪些專業,去招聘自然也就不知道招聘什麼人才。甚至後來把第一款車S01研發出來後,零跑團隊才知道造車需要資質。
“我們是電子安防行業起家,以為最多就是像公安部檢測一樣,把車拉到中汽中心檢測,合格了,就可以賣了。沒想到還存在工廠都不能建的問題,還需要許可。”朱江明談到。最後還是借用長江汽車的生產資質,零跑才把S01造了出來。
不過沒多久,長江汽車陷入困境,零跑汽車則透過收購福建新福達汽車間接獲得造車資質。與此同時,零跑汽車開始自建生產基地,申請自己的造車資質。
2021年4月,零跑如願拿下工信部頒發的造車資質。同年12月,朱江明辭去大華的全部職務,開始全身心投入零跑的新能源汽車事業。
相比蔚小理的創始人,零跑在主流的融資市場沒有什麼優勢。不過背靠大華股份和杭州本土的金融資源,從2018年1月到2022年9月上市前,零跑汽車總共獲得8輪近110億元的融資。
在朱江明的設想中,造車花幾十億就夠了,但後來李斌直接把門檻提到了200億。“要是早知道需要投入這麼多,我就不造車了。”朱江明後來笑道。
不過相比網際網路出身的新勢力,在製造業摸爬滾打20多年的朱江明,在生產研發的節奏和風險控制上,顯然更有心得。
據朱江明透露,零跑汽車在研發投入上比較謹慎,一開始只自研電池、電驅和電控,其他以供應商合作為主。在固定資產投入上,零跑一般也只租賃廠房,然後做裝置投入。所以雖然融資金額不如蔚小理,但零跑的資金利用效率極高。
“我們在研發上沒有交過什麼學費,最多就是當時學習特斯拉做了圓柱電池,但後來改成方形也很容易。”朱江明表示。
在研發上得心應手,但在零跑的產品規劃上,朱江明承認犯了一次最大的錯誤。
三
品價比
S01是零跑汽車推出的第一款車,對標當時的純電轎跑車型特斯拉Model S。但由於定價較高,S01在上市的2019-2022年總共才賣出不到3000臺,最後不得不黯然退市。
“雖然當時的產品、營銷和品牌也有問題,但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在虧著賣車,而我們還有一點毛利。”朱江明後來反思。所以在2020年推出外形酷似“老頭樂”的微型車T03時,朱江明決定每輛車先虧一兩萬元。
效果很好,這款售價區間為6.58萬至7.58萬元,但續航里程卻超過400公里的車型迅速走紅,成為零跑第一款走量的車型。財報顯示,T03車型2020年、2021年、2022年的銷量分別為10266臺、11391臺、61919臺。
汽車是講究規模效應的行業,誰先達到年銷百萬臺的規模,誰就越有可能進入最後的決賽。
T03的成功讓朱江明找到適合零跑的發展戰略,那就是聚焦品價比,提供好而不貴的產品。“我們就是要做到保時捷的品質,帕薩特的價格。”朱江明談到。
這個“好”不單是產品品質好,還指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好產品。過去幾年,憑藉大空間、智慧化、增程補能等特點,理想和問界的系列產品成為車圈爆款。
朱江明瞄準10-20萬元的市場,直接照抄他們的爆款公式,把價格打了下來。同為五座家用SUV,零跑的兩款產品C10、C11 起售價分別為 13.58 萬元和 14.88 萬元,而理想和問界的入門車型(理想 L6、問界 M5)起售價為 24.98萬元。
而同為六座SUV,零跑C16頂配起售價為17.98萬元,比理想L9入門款便宜了23萬,比問界M9入門款便宜了整整 29 萬。因此,零跑也被大家戲稱為“小理想”“半價理想”。
截至2024年11月,零跑的月銷已經超過4萬臺,其中C10、C11和C16三款車型的月銷均已超過1萬臺,這也是零跑成為今年車圈最大黑馬的基石。
做到好之後,零跑是如何做到不貴的呢?
首先在現階段,為了規模,零跑主動犧牲自身毛利率。理想的毛利率常年在20%上下,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零跑的毛利率卻是-7.8%。不過隨著規模的不斷爬升,零跑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已經上升到8.2%。
在朱江明看來,零跑的盈虧平衡點是50萬臺,這也是零跑2025年的銷量目標,到時零跑的毛利率將達到10%。
其次,零跑在成本控制上有自己的絕招。
這幾年很多車企都講全域自研。和部分友商相比,零跑學習比亞迪,不僅自研軟體,還參與硬體的自制。“我們2022年一共做了11萬個電池包,這50億的電池能節省5個億,相比外採,可以節省10%的差價。”朱江明曾經談到。截至目前,零跑核心零部件的自研率已經超過60%。
另外基於大華製造的經驗,朱江明崇尚一切都要整合:不同車型儘量用同一種零部件,零跑自研的高度整合電子電氣架構 LEAP 3.0 通用率超過 80%;零部件功能儘量整合,讓一輛車的零部件數量達到最少;工廠儘量集中,零跑目前只在兩個城市建整車廠。
“我們的成本控制能力不輸比亞迪。”朱江明多次對外表示。如今看來,在“小理想”之外,零跑有望成為“小比亞迪”。
以前不被注意時,零跑不太顯眼。但當同行、對手和使用者注意到它時,會發現,它已很難被動搖,更難被消滅。
因為它的目標,單一且極致。
(全文完)
【邱處機簡介】
福建龍巖人,今年31歲,現在常駐北京。公眾號專注於撰寫商業牛人的成長經歷和認知升級,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不斷成長,不斷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