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日系車在泰國的大街小巷幾乎隨處可見,簡直就是“國民神車”般的存在。
日系車企在泰國深耕60年,從生產到銷售,從供應鏈到售後服務根深蒂固,簡直就是銅牆鐵壁,牢不可破。
然而最近幾年,這片“日系車的天堂”卻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出現在泰國街頭,而且來勢洶洶,2023年中國車企在泰國電動車市場份額飆升至80%,而日系車企卻只剩下可憐的1%。
曾經不可一世的日系車,怎麼就在這個穩定的市場裡“馬失前蹄”了呢?
日系車轉型上慢半拍
可能有人還沒意識到,泰國這個旅遊勝地,其實是日系車企的“溫柔鄉”。
想象一下,走在泰國街頭,目光所及之處,盡是熟悉的豐田、本田這些汽車,甚至連鄉間小路上突突突的皮卡,也大多掛著日系的標誌。
這可不是偶然,而是日系車企整整60年以來辛勤耕耘的成果。
他們像老農一樣,把泰國汽車市場這塊地精耕細作,從整車製造到供應鏈、物流,甚至連市場調研和金融服務,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就算是經營得多好的“金飯碗”,也有它的弱點。
他們好像對純電動汽車不太感冒,死死抱著燃油車和混動車不放,豐田章男甚至公開還“諷刺”電動汽車是“低階產品”。這種“傲慢”,給了其他車企可乘之機。
更妙的是,泰國政府也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他們急切地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好讓自家汽車產業也沾沾新能源的光。
各種優惠政策,就像一塊塊誘人的“敲門磚”,吸引著躍躍欲試的中國車企。要是能在這裡打響名聲,那以後進軍其他東南亞國家,還不是輕輕鬆鬆?
前十榜單霸榜9個位置
中國車企進軍泰國目標明確,就是要在這個日系車的老窩裡搶地盤。
比亞迪、長城、上汽這個“國貨之光”,個個都學著前輩日系車的樣子,在泰國建起了自己的工廠,玩起了“本土化”這一套。
在當地生產,成本唰唰往下降,價格也跟著親民起來,這買賣就是兩個字,划算。就拿長城汽車來說,人家工廠一落地,立馬就宣佈降價,這誠意滿滿當當。
除了建廠,中國車企還有更“高階”的操作,那就是“挖牆腳”。
可不是普通的挖,而是直接把日系車企的老夥計、合作多年的經銷商給挖了過來,變成自家的銷售主力軍。
日產在泰國合作了六十多年的老朋友暹羅汽車,居然轉頭就成了比亞迪的經銷商,到底是利益的誘惑太大,還是暹羅汽車嗅到了新能源的巨大潛力?
當然中國車企可不是光靠這些“小聰明”就能在泰國市場站穩腳跟的。
更重要的還是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和產業鏈帶來的巨大優勢,這才是真正的看家本領。
高價效比、先進技術,再加上各種炫酷的功能,哪個泰國消費者能頂得住誘惑?
結果自然是顯而易見的,2023年中國車企在泰國電動車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直接拿下80%的市場份額,只剩下日系車孤零零地佔據著可憐的1%。
更誇張的是,泰國暢銷榜前10名的電動汽車裡,除了特斯拉這個“外來和尚”,其他九個位置,全被中國的車企給霸佔了。
話說回來,中國電動車在泰國這麼受歡迎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價格實惠是王道,配置豐富,各種智慧化功能,讓泰國消費者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感。
日系車企輸不起了?
不過日系車企也沒有說完全的坐以待斃,畢竟在泰國市場幾十年了,根基穩固。
他們也開始“放大招”了,降價促銷、各種手段都使出來了,就為了阻止中國車企銷量超越自己,好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在去年的泰國車展上,還上演了一出“暗箱操作”。
當時一家中國車企眼看著就要在銷量上超過豐田了,結果主辦方愣是拒絕計入這筆訂單,硬生生保住了人家的第一名。
這麼幹確實讓人發覺它有點輸不起的意思了。
只可惜大勢所趨,汽車從耗油型到電動化,這種轉變的趨勢已經是不可逆的了。
2023年12月泰國總理訪問日本,直接給日系車企下了“最後通牒”,讓他們趕緊來泰國生產電動汽車,再不來就等著被淘汰。
這才“驚醒”了豐田、本田、五十鈴和三菱,他們慢吞吞地宣佈,未來五年內將在泰國投資43億美元,用於電動汽車的生產。
5年?到時候汽車市場的需求又變成什麼樣哪有人能預料到?日系車企用5年才勉強追上市場現在的腳步,到時候不就是又落後的狀態了嗎?
泰國政府也對中國車企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又是提供補貼,又是減免關稅,各種優惠政策應有盡有。
中國車企在泰國市場的表現,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
2022年的時候,中國就成為泰國最大的汽車行業外國投資者。原來這個位置可是日本的。2023 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第一次超過日本,竟然達到了491萬輛。
就在同一年,中國車企在泰國乘用車和商用車市場的份額達到11%,而日系車企的市場份額則跌破80%。
這些資料都表明,中國車企正在泰國市場迅速崛起,對日系車企的地位構成嚴重威脅。
結語
這場中日車企在泰國的“龍虎鬥”,最終鹿死誰手呢?
現在還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場競爭將會徹底改變泰國汽車市場的格局,甚至影響全球汽車產業的未來。
對消費者來說這肯定是個好訊息,車企們之間的競爭越激烈,車子的質量就會越好,價格反而會越來越低,消費者花更少的錢能買到更好的車。
到時候,泰國消費者就能以更實惠的價格,買到更多高品質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