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器械之家
近日,從美國康涅狄格州1月28日的一份監管檔案獲悉,全球行動式磁共振(MRI)龍頭Hyperfine宣佈計劃裁員 14%。
據瞭解,Hyperfine是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FDA批准的行動式MRI系統™ Swoop®的開創性醫療裝置公司。公司曾與HealthCor Catalio Acquisition Corp.合併,並於美東時間2021年12月23日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程式碼為“HYPR”。
01
裁員14%
該監管檔案顯示,此次裁員旨在“降低成本,並構建一個更精簡的組織架構以支援公司業務發展的優先事項”。隨著公司從研發階段逐步邁向商業化階段,此次重組主要波及技術崗位,尤其是內部職能角色。據悉,Hyperfine目前共有131名員工,其中84人從事研發、生產和製造工作。
Hyperfine創始人喬納森·羅斯伯格(Jonathan Rothberg)在週三並未就裁員事宜發表即時評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員發生在Hyperfine公佈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兩個多月之後。財報資料顯示,儘管Hyperfine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呈現出增長態勢,但虧損問題依然嚴峻。
具體而言,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創下364萬美元的新高,較2023年同期的233萬美元增長了56%;毛利率為191萬美元,毛利率達52%,較2023年同期的112萬美元和48%有所提升。然而,該季度淨虧損為1033萬美元,相當於每股淨虧損0.14美元。
從九個月財務業績來看,Hyperfine收入達到1057萬美元,較2023年同期的835萬美元增長了27%;毛利率為507萬美元,毛利率為48%,較2023年同期的372萬美元和45%有所提升。研發費用為1751萬美元,高於2023年同期的1653萬美元;銷售、營銷、一般和管理費用為2013萬美元,低於2023年同期的2368萬美元。但淨虧損為3033萬美元,相當於每股淨虧損0.42美元。
此外,公司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檔案中預估,此次裁員將產生最高達40萬美元的相關成本,包括現金遣散費、其他遣散福利以及重組費用等。
Hyperfine在2023年第一季度也曾實施過裁員計劃,裁員比例為13%。此次再次裁員,顯示出公司在面對財務壓力和市場挑戰時的嚴峻態勢。
02
世界首個行動式MRI
Hyperfine是喬納森·羅斯伯格博士2014年創立的一家創新醫療技術企業,總部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Guilford。
Hyperfine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希望能推動醫療的可及性,將MR成像置於全球任何國家/地區的任何醫療機構中,無論身在何處,每位患者都可以接觸到 MR 成像。
傳統的核磁共振成像機是大型昂貴的裝置,需要定製的房間來容納用於成像的強大磁場,臨床應用場景有限。而行動式MRI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由Hyperfine開發的床旁磁共振成像(MRI)系統成本據稱只有目前的MRI機器成本的1/20,耗電量是後者的1/35,重量是後者的1/10。Hyperfine的新型POC機器的磁感應強度明顯更小,寬僅有3英尺(約0.92米),高5英尺(約1.53米),使用GPU計算資訊處理技術,採用永磁體,只有0.064T。這意味著該裝置可以輕鬆地被放置在病人的床邊,而無需在周圍環境中部署任何保護措施。
2020年2月,全球首臺床旁磁共振Hyperfine獲得FDA批准,不久後,這款裝置的升級版產品Swoop再次獲批FDA,並且加入了人工智慧的功能。它用於兩歲以上患者的頭部核磁共振檢查,比現有的MRI便宜得多,裝置單價大約為50000美元。Swoop®行動式MRI系統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在床邊進行神經成像檢查的MRI系統。
該系統可在不到3分鐘的時間內完成掃描,同時使用iPad進行掃描控制和影象顯示,其連線原理類似於掌上超聲。目前的成像序列有:T1、T2、FLAIR和DWI(以及ADC圖)。
該系統體積小巧,方便攜帶,使得患者可以在院內幾乎隨時隨地接受MRI檢查。因此,它也是重症監護病房和兒科環境中進行神經成像的理想選擇。其開放式設計有助於減少患者焦慮情緒,同時在進行掃描時,家屬可以陪伴患者,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來說具有極大的安慰作用。
據官方介紹,Hyperfine採用了深度學習技術,利用人工神經網路(ANN)建立了更為先進的影象重建方法,旨在減少影象模糊和噪點,進而提高T1、T2和FLAIR影象質量。Swoop採用了獨特的高階影象重建管道,對影象重建過程的兩個關鍵步驟——高階網格化和高階降噪進行了改進,以達到提升影象質量的目的。這種先進的影象重建方法能夠更好地滿足臨床需求,為醫生提供更準確、清晰的醫學影像。
Hyperfine與床旁超聲波 Butterfly iQ同屬於4Catalyzer醫療科技孵化器。Hyperfine公司的首席醫療官John Martin博士表示,使用Hyperfine的同時,用Butterfly超聲感測器對著患者都沒有問題。
03
明星公司上市後的困境
Hyperfine成立於2014年,致力於提供價格合理且易於操作的成像和監測裝置,旨在徹底改變世界各國各地區患者的醫療保健現狀。Hyperfine的創始人羅斯伯格博士是一位充滿激情的科學家和連續創業者。他擁有化學工程學、生物學以及哲學學位,對醫療技術的創新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追求。羅斯伯格博士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種重新定義腦成像的方法,而這個答案便是全球首臺行動式MR成像系統——Swoop。
羅斯伯格博士的成功並非偶然。自1991年從耶魯大學畢業後,他便相繼創辦了9家公司,其中不乏454 Life Science、Butterfly Network等獨角獸企業。他的創業經驗和對醫療技術的深刻理解,為Hyperfine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融資方面,Hyperfine也表現出了強大的吸引力。公司成立後,獲得了多次融資支援。2021年7月,Hyperfine和Liminal Sciences宣佈將透過與HealthCor Catalio Acquisition Corp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合併上市。這一訊息無疑為Hyperfine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2021年12月,Hyperfine宣佈已經完成與HealthCor Catalio Acquisition Corp.的合併,並於美東時間12月23日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股票程式碼為“HYPR”。合併上市當天,Hyperfine的開盤價為11.83美元每股,雖然收盤價跌至9.19美元每股,合併上市當天股價下跌15.84%。
儘管商業化初見成效,Hyperfine的財務表現仍面臨挑戰。2022年,公司收入為1.04億美元,但每股收益為-1.04美元。此外,公司在2023財年的收入增長顯著,達到1.103億美元,同比增長61.9%,但淨虧損有所收窄。
進入2024年和2025年,Hyperfine的股價下行明顯。截至2025年1月31日,HYPR的股價為每股1.0美元,較前一日上漲了1.01%,但僅為上市時的8.45%。
儘管股價波動較大,Hyperfine在技術和市場擴充套件方面仍取得一定進展。例如,公司在2024年獲得了新一代AI驅動腦成像軟體的CE認證,並在多個國際會議上展示了其在腦卒中和領域的應用。此外,公司還計劃進一步擴充套件至歐洲市場。
作為一家創新型醫療技術企業,Hyperfine憑藉其獨特的技術和使命,正引領著醫療領域的深刻變革。然而,創新技術的推廣往往伴隨著長期且鉅額的虧損挑戰。我們期待隨著Swoop等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廣和應用,Hyperfine能夠打破這一僵局,實現良性發展。我們也將持續關注Hyperfine的發展動態。
本文為轉載釋出,僅做分享,文章中觀點僅代表原平臺作者觀點,與本平臺無關。如若本文有與貴平臺釋出原創內容有重合之處,或未經授權使用,系原平臺行為,本平臺僅轉載。您可以第一時間聯絡我們刪除文章,我們會立即響應!
新春促銷活動已開啟,一年僅此一次!!!
原價149元,超高折扣優惠現購買僅需89.9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購買!
#2023年中國MRI報告
#2023年中國CT報告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22
#中國醫院資訊狀況調查2021-2022
#醫用超聲#內窺鏡#監護#心臟電生理#康復#生殖健康#口腔#醫美#家用醫療裝置領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