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訊息,據臺媒《工商時報》援引市場人士的說法報道稱,為應對美國政府計劃對全球多國加徵進口關稅可能引發的成本增長,臺積電正考慮將7nm以下先進製程晶片代工報價漲幅由原本預計的5%~10%調高至15%以上。
報道稱,目前美國持續升級對於先進晶片的對出口管制,16nm/14nm及以下先進製程AI晶片對華出口均需要取得許可。特朗普政府還宣佈將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加徵10%~25%關稅,等同USMCA(美墨加協定)瓦解,供應鏈業者被迫調整全球佈局。此外,為了振興美國本土晶片製造產業,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計劃透過加徵進口關稅的措施來迫使晶片製造業迴流美國。
在今年1月底的共和黨國會議員會議上,統特朗普在會議致詞中宣佈,他打算對輸入美國的鋼、鋁、銅及電腦晶片、半導體、藥品等貨物全面加徵關稅,同時表示晶片製造業都跑去了中國臺灣,他希望這些產業回到美國。
特朗普稱,美國政府很快會對電腦晶片、半導體等產品加徵關稅,“以將這些必需品的生產移回美國”。“他們離開這裡,跑去臺灣,順帶一提,臺灣約佔全球晶片生意的98%…我們希望他們回來,我們不想補助他們數十億美元,就像(前總統)拜登實施的荒唐計劃。”
特朗普進一步表示:“他們不需要錢,需要的是激勵。而激勵的方式就是他們不想繳納25%、50%甚至100%的關稅。他們用自己的錢建廠,我們不必給他們錢,即使給他們錢,都不知道(他們)會拿去做什麼。”如果想停止繳納高額關稅,就必須在美國本土建廠。
受特朗普即將出臺的關稅政策影響,預估臺積電7奈米以下之先進製程,價格將調漲15%以上,才能減緩成本提高所造成的影響。半導體產業技術決定一切,頭部客戶必須要採購最先進的晶片才能維持其市場份額,否則就會失去市場。半導體業者表示,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因技術領先優勢,具備價格轉嫁能力,下游客戶大多也只能接受。
雖然未來有幾種方法可以避免這些成本的增加,例如,臺積電可能會將大量晶片生產轉移到美國生產,以避免關稅。雖然臺積電目前已經在美國開始興建晶圓廠,但短期間產量仍比較有限。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例如,蘋果可能會像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一樣被免徵這些關稅。如果接下來蘋果CEO庫克能夠說服特朗普暫停對蘋果相關零元件的徵收關稅,那麼iPhone最終將比其競爭對手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臺積電也可以效仿蘋果的做法。
報導進一步強調,臺積電目前仍在觀察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如何影響其商業模式,但它很可能會繼續提高價格,而最終消費者將因此受到影響。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