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需要理性看待問題,不要輕易被一些狂熱的自媒體的自嗨所迷糊。面對的關稅訛詐政策,我國當前的反制措施有積極的一面,但也有偏向“謹慎”,對美壓制不夠的另外一面。
積極的一面是:
2月4日當日,也就是特朗普簽署的對“所有”來自中國製造的商品統一“額外”加徵10%的關稅政策生效的同一天,我國就出臺了反制措施。顯然是早有準備,美國出手,我方立馬回應,表達了不受脅迫的立場。
反制的措施包括了對來自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額外加徵15%的關稅;對來自美國出產的石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等商品加徵10%的關稅;還有數十種其他商品,分別加徵相應的關稅。
除了加稅外,還對公司涉嫌違反“反壟斷法”,開展立案調查;將兩家美國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新增出口商品的管制名單——鎢、碲、鉍、鉬、銦及相關物項,進口商得接受我國的監督。
反制措施的種類看起來很多,但仔細看一遍後,南生卻發現:對特朗普的傷害性有限。除了新增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措施外,我國的應對沒有擊中美國的要害,估計都在特朗普及其智囊的意料之中。
尤其是關稅問題上,特朗普是對來自中國製造的所有商品都加收關稅,請注意是“所有”。而我國只是對“部分”來自美國的商品加徵15%或10%的關稅。僅是部分,對所有,中國的應對措施顯然偏“謹慎”。
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了
以2024年全年的進口商品資料為例:我國從美國進口的無煙煤、其他煙煤、煉焦煤、其他煤等煤炭類商品金額僅略微超過140億元人民幣。按美元算只有20多億,美國不是我國煤炭進口核心渠道。
還有石油,我國海關總署公開的2024年進口金額約為428.527億元人民幣;進口的美國液化天然氣金額約為171.8億元人民幣,與前文提到的煤炭、石油合計後,進口總金額僅740多億元,略微超過100億美元。
我國反制清單中,還有數十種產品,包括:動物飼料配置機、甘蔗收割機、擠奶機、單軸拖拉機、純電動貨車、草料打包機、化肥施肥機、其他割草機、免耕穀物播種機、圓盤耙……
數十種產品名單列起來很長的樣子,但我國進口的金額都較小啊,也不是美國出口的核心產品。與液化天然氣、煤炭、石油合計後,這些反制商品我國在2024年從美國進口金額還不到200億美元。
2024年全年,我國對美出口商品金額接近5250億美元,從美國進口的商品金額約為1636.24億美元。已經不對等了,而這略微超過16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僅挑出其中的八分之一來反制。
從金額角度看,就更加的不對等了。南生還是那句話:對美反制的一攬子措施中,應該包括關稅,但不應該是核心的反制措施。也就是需要“不對等”反制,若強調對等,即使我國更強硬一些,對美商品都加關稅。
那損失的也是我國更多啊,畢竟我國對美出口的多,進口的少。若依著特朗普的套路,按他設定的規矩出牌,那就完全掉入“美國自損800,傷我1000”的陷阱。甚至,美國自損只有500,而傷我卻超過1000。
那該如何擊中美國的軟肋呢?
不妨加強武器輸出,我國之前公佈的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管制,不是禁止出口,是要求進口商接受我國的政策監督。咱們還可以新增一條,有資格進口的商家必須使用人民幣購買,不接收美元。
數月前,在普京主張力推金磚國家支付系統的時候,還在競選期間的特朗普就非常憤怒,他嚇唬道:若金磚國家全面啟用自己的支付系統,那美國將對來自金磚國家制造的所有商品加收100%的關稅。
特朗普最愛的就是“破壞現有規則”,同時又要求其他國家在反制美國的時候“依從他設定的邏輯與規矩”。我國的最佳應對措施應該是“完全不遵從他的思路”,應該打破他腦子裡設定的規則。
換言之,特朗普並不害怕其他國家在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下的博弈,非美貨幣的上限早就被定了。因為美國是規則制定者,實在不行還可以“退群,說不符合美國利益了,要重新制定繼續符合美國利益的新規則”。
華爾街最害怕的是“中俄等國掀翻桌子,重新辦桌遠離美國的酒席”。這就是特朗普高聲恐嚇金磚國家不要推出“脫離現有金融體系的國際支付系統”的原因——這個“核武器”,我們也不用急著推出來。
但需要在美國的軟肋上不停地敲打、敲打,我國有些關鍵性的商品是其他國家非常想要的,完全可先嚐試不接受美元。此外,也加大美債的拋售力度,降低我國外儲中的美元比例。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發、評論、留言、分享和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