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歐盟傳來壞訊息,美德巨頭起訴
日前,據媒體報道稱,歐盟委員會27日證實,和寶馬已向歐盟法院提起訴訟,反對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關稅。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奧洛夫·吉爾當天表示,歐盟注意到這些案件,將在法庭上作自我辯護。
不得不說,這對歐盟來說,確實是一個壞訊息,因為歐盟經過數月掙扎,最終還是決定對來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歐盟下定決心不容易,因為這是對美式霸權的妥協,但是這與企業利益相悖,尤其是美國車企特斯拉,德國車企,都是各國車企巨頭,這種多少會影響歐盟的影響力,公信力。
02中國做好萬全準備
剛剛也說了,歐盟經過數月掙扎,最終還是決定對來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
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就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議題進行了最終投票,結果顯示這項議案獲得了透過。這意味著對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商最高35.3%的關稅加徵方案將正式落地。
但面對歐盟對華加徵關稅的政策落地的事實面前,眾多中國車企,如亞迪、紅旗、零跑等,依然帶著新產品和新技術踴躍參與巴黎車展。
有媒體評價,稱本屆巴黎車展,因“中國智造”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工業興起至今已有100多年,在這漫長歲月時間裡,歐美日一直都是汽車強國,而中國只是奮力追趕的後來者。不過,經過中國不斷探索和努力研發、製造,在上屆,也就是2022年的巴黎車展,以及2023年的慕尼黑車展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亮相,“閃瞎歐美日”的眼睛,也正式讓歐美日汽車強國看到了中國日漸強大的實力。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歐美國家對來自中國的競爭草木皆兵的原因。
從2024年的巴黎從車展上看,歐盟雖然透過了對華加徵關稅政策的投票,但實則並沒有影響各國車企之間的競爭與合作,並沒有影響各國車企之間的交流與聯絡。
可能有人不理解,為啥歐盟都已經宣佈了對來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咱還要去參展,因為中國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展示實力的舞臺。
更何況,大家也能看到實際情況,歐盟是歐盟,車企是車企,哪怕歐盟加徵關稅,也不會妨礙中國與世界各國車企間的合作,因為中國一直遵循的是合作共贏。
如今市場早就已經大變,現在就是一個“東昇西降”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