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創客公社 王易新
把擠到榜二!蘇州這匹獨角獸什麼來頭?
近日(10月28日),輕舟智航宣佈完成數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投資方為逐鹿資本。
資料顯示,和理想合作的輕舟智航以超過50%的市場份額,位居 中國市場乘用車NOA(導航輔助駕駛)高階智駕系統方案 商榜首。
要知道,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搭載NOA的交付新車達到60.81萬輛,同比增長190.12%。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輕舟智航就這樣包攬了50.84%的市場份額,把市場份額42.45%的華為擠到了榜二。
(資料來源: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
輕舟智航成立於2019年3月,全球總部落地蘇州相城,先後獲評國家(江蘇)高新技術企業、蘇州市和相城區培育獨角獸企業。
作為一家中高階智慧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輕舟智航已成為交付使用者數量最多、測試驗證里程數最長、實際量產效能最優的行業領跑者。
公司由於騫、侯聰、大方、汪堃四位來自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的華人工程師共同創立。
從車庫裡跑出的公司
出任公司CEO的於騫,是一枚妥妥的學霸和技術大牛。
他畢業於清華大學,隨後留學美國,於南加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注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方向,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領域擁有超過10年經驗。
在創立輕舟智航前,他曾擔任Google一個關鍵專案的技術負責人,在Waymo當過技術主管。也是在Waymo,於騫和侯聰、大方、汪堃三人建立起了不錯的信任感,促使他們成為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
從左至右依次為:大方、汪堃、於騫、侯聰
2019年,自動駕駛領域的融資總額從上年的162.3億元驟降至107.1億元,同比下降34%。
正是在這樣的行業寒冬下,四位小夥伴毅然放棄谷歌的高薪工作下場創業。
因為他們一致看好中國自動駕駛的未來發展,希望在中國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的落地,早日將它帶入現實中。
於是,2019年3月,輕舟智航在矽谷成立了。
說是公司,但團隊連一間辦公室都沒有,為了研究測試,他們只能買一輛車在自己的車庫裡改裝。幾個人就這樣從零開始寫程式碼、擰螺絲,幹出了最早的輕舟智航無人駕駛系統。
不到5個月的時間,輕舟智航就獲得了美國加州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同年年底,他們回國陸陸續續在國內多地建起辦公室,在1個月內完成了公司註冊,買車改車,並把車跑起來。
但同時,輕舟智航面臨著一個至關重要的落地場景問題。
當時已經不是自動駕駛行業最火熱的時候。中國的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已經成立了3年,圖森成立了5年。以 Robotaxi 或無人重卡作為落地場景的自動駕駛公司就已經拿走了市場上大部分資金。
輕舟選了一條對手更少、需要的資金也更少的路——無人駕駛小巴。
國資機構、頭部機構紛紛重注
蘇州,成了輕舟智航“蹊徑”上的第一批見證者。
2020年1月17日,智航正式宣佈與蘇州高鐵新城達成戰略合作,將在蘇州高鐵新城開展多個無人駕駛場景試運營,並逐步擴大至蘇州相城全區。
同年7月,輕舟智航研發的無人小巴正式在蘇州亮相。這也是公司自研的「Driven-by-QCraft」L4自動駕駛方案的全球首個落地場景。
隨後,全球首條城市微迴圈Robo-Bus市民體驗線路、全國首個常態化運營的城市公開道路Robobus專案接連在蘇州釋出落地。
2022年,輕舟智航來到轉折點。
此前,輕舟智航已經陸續轉斬獲了數千萬美元種子輪、數千萬美元A輪和1億美元的A+輪融資,資方包括IDG資本、元璟資本、聯想創投、元生資本、美團龍珠等一眾頭部機構。
然而,作為一家生在寒冬、長在寒冬的企業,輕舟智航逃不開大環境壓力下的轉型路徑摸索。
2022年,輕舟智航開啟“雙擎戰略”。公司正式從一家L4級Robobus公司轉型為高階輔助駕駛供應商,在繼續研發Robobus的同時,啟動面向量產車和中高階輔助駕駛落地,並推出了專門品牌:輕舟乘風。
輕舟智航探出條新道路的同時,中國智慧駕駛晶片領導者地平線遞出了合作的橄欖枝。
據瞭解,輕舟智航CEO於騫、CTO侯聰,和地平線CEO餘凱、CTO黃暢交情匪淺。在一次聊天中,黃暢和侯聰產生了合作意向。2022年5月,輕舟智航和地平線正式達成合作,共同打造高等級自動駕駛前裝量產解決方案。
地平線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餘凱博士(左)、輕舟智航創始人、CEO於騫(右)
強強聯合下,僅過去1年,輕舟宣佈就獲得數家頭部車企量產定點合作,成為首家基於地平線征程5實現BEV(鳥瞰圖)感知技術,達到行泊一體全棧交付量產要求的智駕方案供應商。
今年5月份,輕舟智航表示為頭部新勢力車企客戶——即理想汽車,NOA方案量產交付上車近40萬輛,成為兼具規模化量產經驗、交付量行業領先的中高階智駕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此外,輕舟智航還和四維圖新達成了合作。
據雷鋒網稱,除了理想汽車,輕舟智航的主要客戶還有廣汽,同時正在與嵐圖和奇瑞溝通。
融資方面,繼2021年的A+輪後,輕舟智航又接連完成了3輪數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分別為B輪、C輪和C+輪,資方包括TCL資本、中金匯融、元生資本等知名機構,以及國資機構中關村科學城。
其中最新輪融資為今年10月28日官宣完成的由逐鹿資本投資的C+輪融資。
融資歷程
蘇州傾力打造“智駕之城”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18日,輕舟智航全球總部官宣落地蘇州相城。
據企查查顯示,輕舟智航在蘇州和北京分別設立了蘇州輕舟智航智慧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輕舟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公司都是由香港公司全資控股,註冊資金分別為為3.5億元和3億元,蘇州公司狀態顯示為在業,北京公司則顯示為存續。
為何輕舟智航將包括全球總部和「Driven-by-QCraft」L4自動駕駛方案的全球首個落地場景等眾多佈局落地在蘇州?
智慧駕駛技術的實踐離不開豐富的道路場景與交通體系,而蘇州具備良好的落地基礎與產業生態。
輕舟智航所處的蘇州相城區是長三角乃至全國智慧駕駛應用示範的先行先試區域。
早自2016年起,相城區就開始推進智慧車聯網產業發展,陸續引進相關企業,出臺扶持政策,允許眾多企業開展智慧網聯測試。
此後,一臺臺加裝了各種雷達、攝像頭的車輛開始在相城上路。智慧駕駛公交、智慧駕駛出租車、無人環衛車、無人快遞車等各種車型陸續成為路上的新風景。
2019年,蘇州相城區獲批建立江蘇省級車聯網先導區。
而在2020年與輕舟智航達成合作的蘇州高鐵新城,是相城區智慧駕駛產業主陣地,其正著力構建車路協同一體的智慧交通體系。
全球領先的重卡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智加科技於2018年4月將全國總部落戶在蘇州高鐵新城;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在2018年選擇遷入蘇州;還有全球影象級鐳射雷達及解決方案提供商Seyond圖達通於2019年前後在蘇州成立研發公司和製造基地……
各行業龍頭的接連落子,碰撞出蘇州智慧駕駛產業發展的響亮聲音。
透過多年發展,輕舟智航、Momenta、Seyond圖達通、智加科技等企業,已成長為備受全球行業矚目的“獨角獸”企業。
輕舟智航CEO於騫曾表示:蘇州相城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雄厚的產業基礎,對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有著獨特的吸引力。
目前,相城已集聚智慧車聯網相關企業超350家,超600輛智慧網聯汽車上路通行。
近日,蘇州市智慧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實施方案正式釋出,蘇州也成為全國首批“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之一。
蘇州,不僅僅是輕舟智航發展起點的見證者,也是輕舟智航乃至整個智駕行業未來道路上的重要託舉力量之一。
新增創客君微信:chuangke-jun ,備註“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即可申請加入城市讀者群哦!
文章素材來源:
老胡看AI:《聯手地平線,蘇州智駕獨角獸拿下國產NOA第一名》
36氪:《輕舟智航創始人兼CEO於騫 :在自動駕駛寒冬中出生,在馬拉松長跑中追趕|中國自動駕駛十人專訪》
星車場APP:《那個週末在機場吃泡麵的中年人,剛和英偉達搞定件事》
及公司官網、公眾號等
歡|迎|聯|系
文稿相關問題反饋,請聯絡:zhangtianyi0510
加入城市讀者群,請聯絡:chuangke-jun
文章轉載,請後臺留言或聯絡:chuangke-jun
【重磅報告】
丨 丨 丨 丨 | 丨
【江蘇創投圈年度活動】
丨 丨 丨 | | |
【江蘇高校創業圖譜】 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