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來看,全球主要市場漲跌互現,港股、A股漲幅靠前,日股和美股表現墊底。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滬深300、中證A500分別上漲4.49%、9.03%、1.98%和2.85%。
當前市場核心邏輯仍圍繞DeepSeek的技術突破持續引發市場共振。中美AI代差收斂的認知重構形成雙向驅動——既為中國資產提供估值支撐,亦對美股科技股構成預期壓制。
這一點,可以從資金流向角度得到印證:美元指數週內回落0.38%,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同步升值0.25%,顯示全球配置型資金再平衡已初現端倪。
需特別注意的是,資本市場的定價機制往往超前於現實兌現。當前AI產業鏈的估值重構本質上屬於預期驅動型行情,其持續性取決於兩大要素:
一是成交量的階梯式放大(週五兩市成交逼近2萬億關口),二是應用層商業閉環的實質性突破。
不過,在邏輯未被證偽前,趨勢動量仍將維持自我強化機制。換言之,在邏輯被證偽之前,邏輯都是有效的,不必著急看空。
DeepSeek的橫空出世,除了催生中美AI差距縮小這個宏觀敘事,對我國AI產業鏈的發展也有切實的影響。
從產業傳導路徑觀察,DeepSeek的技術突破正在重塑競爭格局。我國依託充分發揮大規模市場的場景化創新優勢,在端側硬體(AI手機/PC/眼鏡)與垂直場景(廣告/遊戲/影視)的融合創新中,正逐步形成差異化發展路徑。
本週市場表現已給出明確對映:A股計算機(+13.47%)、傳媒(+7.12%)與港股資訊科技(+9.55%)、非必需消費(+7.37%)板塊的領漲,本質上是對AI+場景商業化能見度提升的定價。
敘事不重要,有資金相信才重要。結合成交量看,週五兩市成交逼近2萬億,創近兩個月來新高,表明上述敘事得到了很多資金的認可,新一輪趨勢正在形成。
面對趨勢演化,投資者應把握階段性的市場貝塔,而非過度糾結於終局假設。趨勢來了,先要順勢而為。
一週來看,上證指數上漲1.63%,收於3303.67點。主要寬基指數以上漲為主,萬得全A漲幅3.57%;中證A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和中證2000漲幅分別為2.19%、1.98%、4.38%、4.93%和5.84%。
行業層面,計算機(13.47%)、傳媒(7.21%)、汽車、電子、機械裝置、國防軍工等漲幅靠前,均超過5個百分點;銀行(-1.92%)、煤炭(-0.86%)、建築材料、食品飲料、交通運輸、公用事業、石油石化漲幅靠後,均不足0.5個百分點。
成交金額看,本週日均成交額15963.51億元,較上一交易周放量4778.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