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網報道,目前,市場正密切關注在競選時提出的關稅政策,關稅政策可能對美國以及其他經濟體產生哪些影響?相關人士表示: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的政策中,有一大關鍵就是承諾會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10%至20%的關稅。這一提議也引發了很多討論,美聯儲官員、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行長卡什卡利就關稅政策發聲。
特朗普宣稱這些稅收“不會成為你的成本,而是另一個國家的成本”,但經濟學家們普遍不贊同這一觀點。關稅是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事實上,關稅不由出口貨物的外國公司支付,而是由進口貨物的國內公司承擔。英國廣播公司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美國公司向美國政府繳納的稅款。“特朗普和他任命的一些政府成員專注於減少雙邊貿易赤字,這種“打地鼠”式處理貿易問題的方式可能帶來一種風險——美國與其他亞洲經濟體不斷擴大的貿易赤字可能促使美國對這些亞洲經濟體徵收關稅。”蒂爾頓說道。
扎夫魯坦率地稱,美國、歐洲乃至一些亞洲國家近來尋求所謂“去風險”,開始將在華公司和供應鏈遷移到東南亞或在東南亞開設新工廠。他說,短期內,東南亞國家的海外投資增加。“但從長遠來看,我認為這會引人擔憂,”討論中美兩國在世界貿易和投資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之後,扎夫魯補充說,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我們將看到增長放緩”,同時“消費者最終可能會被迫為同樣的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對於特朗普重返白宮,越南已經準備好以不變應萬變,因為特朗普上個任期對中國發動貿易摩擦,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越南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而且越南對自己的“竹子外交”很有信心,也做好了與特朗普討價還價的準備。不過在《金融時報》眼中,要是特朗普決心全力推進自己的激進關稅政策,越南可能很快就從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贏家,迅速轉變為“最大的輸家”。
儘管美越關係升級,可以視為拜登政府留下的政治遺產,不過不會被特朗普全盤否定、推翻,甚至特朗普上了臺,還要維護美越關係,在深化雙邊合作上多花不少心思,這才是越南對美國總統選舉最大的底氣所在。可以說,在美越關係這塊,美國的外交政策相對而言是比較有延續性的,從特朗普到拜登,思路都大差不差。這也使得,對於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越南完全不擔心會對美越關係造成任何影響。
《金融時報》稱,越南官員很清楚特朗普貿易對抗的潛在風險。上週在秘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越南國家主席梁強警告稱,“孤立主義、保護主義和貿易戰只會導致經濟衰退、衝突和貧困”,“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超越零和遊戲的思維模式,防範民族主義扭曲決策。”報道指出,雖然整個東南亞地區都從中美貿易戰中獲益,但由於地理位置接近中國,以及對商業友好的政策和激勵措施,沒有哪個國家在吸引投資方面像越南那樣成功。2023年,越南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達366億美元。
另一方面,越南背靠中國大陸,與中方存在南海爭議,如果把越南拉入美國的印太戰略,那麼美國可以多一個圍堵中國的棋子,去年,美國總統訪問越南,將兩國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水平。特朗普在上臺之前,進行積極部署,他的目的很簡單,讓製造業迴流,讓美國恢復生機,而拉攏越南打壓中國,已成為特朗普政府實現目標的優先方案!現在的越南夾在中美之間,如倒向美國,將惹惱中國,如倒向中國,將得罪美國,越南想要發展起來,只有保持平衡,不偏向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