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道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風生水起的,賣保險卻虧麻了。
隨著比亞迪財險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披露,其首個經營年度業績狀況也得以被外界知曉,該公司去年全年虧損達到1.69億元。
作為我國唯一一家新能源車企100%控股的財險公司,比亞迪財險自成立以來就備受關注,業內人士都認為,車企對新能源車的技術、風險、效能等情況更瞭解、更專業,可以更好地定製車險產品,控制成本率。但事實卻非如此,2024年,比亞迪財險綜合成本率為308.81%,綜合賠付率為233.92%,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首年虧損1.69億元
比亞迪財險的前身是易安財險,2023年5月,比亞迪獲批收購易安財險10億股股份,實現了100%控股,易安財險因此更名為比亞迪財險,註冊資本金也由10億元變更為40億元。此後,比亞迪財險就開始推進車險業務經營方向。
去年5月6日,比亞迪保險獲批在安徽、江西、山東(不含青島)、河南、湖南、廣東、陝西和深圳地區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的費率浮動係數。6月20日,比亞迪財險在公眾號正式開啟車險投保入口。
比亞迪財險披露的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2024年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3.51億元,其中車險業務佔據絕對主導地位,2024年車險簽單保費達13.98億元,並且幾乎全部來自直銷渠道。
雖然業務規模發展迅速,但增收不增利,去年全年比亞迪財險淨利潤虧損1.69億元。對於虧損原因,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一方面作為一家新的財險公司,比亞迪財險在渠道建設、技術開發、團隊擴張以及市場推廣等方面投入巨大,這些初期投入使得公司的淨利潤受到較大壓力。另一方面,比亞迪財險承保了較多新能源汽車,而新能源汽車本身的賠付率就很高,這對其盈利能力產生了顯著影響。
中華聯合保險集團研究所首席保險研究員邱劍亦向本報記者表示,比亞迪財險作為新成立機構,除了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外,還需要對服務人員提供專業化培訓,同時新能源汽車維修成本高、自動駕駛等新型風險界定複雜,賠付率比普通燃油車高,導致行業整體都承保虧損。
此言不虛,承保新能源車險虧損是整個財險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精算師協會和中國銀行保險資訊科技管理有限公司聯合釋出的新能源車險2024年有關賠付資訊顯示,2024年,我國保險行業承保新能源汽車3105萬輛,保費收入為1409億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106萬億元,承保虧損57億元,呈現連續虧損狀態。
究其原因,新能源車險承保虧損還是在於其維修成本高和出險率高。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在比亞迪股東大會上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基本處於虧損狀態,主要是由於整車設計和售後服務環節存在脫節。例如,電動車上的一節動力電池出現損壞,目前需要更換整個電池包,不能拆件維修。
的確,雖然新能源車造車門檻不高,核心的三電結構也不復雜,但新能源汽車零配件一體化鑄模,在降低新車生產成本的同時,卻拉高了維修成本,出現意外事故時往往需要“以換代修”。
而出險率高一方面與新能源車投保人駕齡偏低,駕駛經驗不足有關,另一方面則與網約車司機購買新能源車“拉活”,卻以非營運車輛購買保險有關,網約車因行駛里程多和使用頻次高,提高了出險率,從而也推高了行業綜合成本率。
綜合成本率超300%
在比亞迪入局車險賽道初期,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車企對新能源車的技術、風險、效能等情況更瞭解、更專業,可以更好地定製車險產品,控制成本率。
但從比亞迪財險披露的資料來看,2024年,該公司綜合成本率為308.81%;綜合賠付率為233.92%,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多數財險公司的兩項指標分別在100%、70%上下。
那麼,比亞迪財險的賠付率因何如此之高?上述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一方面是因維修成本高,新能源汽車的維修費用和零部件更換成本顯著高於傳統燃油車;另一方面,比亞迪財險在車險定價方面經驗不足,未能準確評估新能源汽車的風險,導致保費與風險不匹配;此外,比亞迪財險仍處於發展初期,在渠道建設、技術開發和團隊擴張方面投入巨大,運營成本較高。
但高賠付率帶來的影響卻不容小覷。“高賠付率和綜合成本率會導致保險公司財務狀況惡化,可能面臨資金短缺,影響其償付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上述業內資深人士指出,比亞迪財險可以利用比亞迪汽車的資料優勢,透過大量的車主資料、車輛資料來實現精準化、合理化定價和理賠;另外,在維修方面,可以與維修市場合作,豐富新能源汽車維修零部件,降低維修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亞迪財險成立後,曾透過低價甚至贈送保險的方式吸引客戶購買新能源汽車。例如去年5月,比亞迪汽車發了一張海豚的銷量海報,顯示“海豚榮耀版購車0首付 送全車保險”;同年7月,比亞迪元UP活力版登場,並限時贈送全車保險,節省近5000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透過買車贈送保險的營銷方式的確可以吸引客戶購買新能源汽車,從而增加銷量和市場份額。但這可能會觸發車險市場監管紅線;另外,透過低價甚至贈送保險的方式吸引客戶,雖然短期內可以增加汽車銷量,但保險業務本身的盈利空間將被壓縮。
除了賠付率高企之外,比亞迪財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也大幅下滑。2024年四季度末,該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73.83%,與上季度末的1778.83相比下降了605個百分點。根據其預測,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進一步降至594.78%。
對於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的原因,比亞迪財險方面在季報中表示,主要是由於車險保險規模上升,保費風險、準備金風險以及巨災風險的風險暴露均顯著增加,導致保險風險最低資本大幅增加。另外,新配置的股票基金和組合保險資管產品也導致市場風險最低資本增加。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