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連續兩年下降,而從出生人口來說,則也進入了不可逆的階段。即便2024年可能有一定回升,但出生人口無法達到維持人口代際更替的水平也基本可以確定。
從目前來說,中國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是1987至1989年這三年,所以以此類推,在2050年後幾年中國每年新增退休人口將達到頂峰。從現在算起其實也就不到30年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控制這種巨大的養老壓力和勞動力短缺等一系列老齡化導致的社會問題。
老齡化社會核心還是財富生產者減少而財富消耗者增多,那麼這就需要從財富生產的效率上、從財富消耗的成本上加以考慮。財富生產的關鍵還是在於有充分的生產能力的同時具備足夠的市場競爭力,需要具備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以及對國內財富進行有效分配的能力。
對於中國來說,要做到這一點,那就需要藉助科技優勢佔據更多的核心技術領域,同時在金融能力上也要有非常重要的升級。此外,中國需要建立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體系,與周邊國家特別是東南亞、中亞和西亞乃至歐洲、非洲形成高度的互聯互通,打造非常成體系的亞歐經濟體系,實現巨大的經濟效率提升。
另一方面,國家的角色很可能需要保持更顯著的中立,確保社會財富分配的儘可能公平的同時又有足夠的效率,這確實是非常困難和常常矛盾的角色,不過確保國家的有效治理以及在社會事務中的中立依然有必要。透過市場的一次分配、國家的二次分配和社會的三次分配,最終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分配體系。
所以,現在很多改革就是在為這種發展需求進行佈局。現在充分投入資源用於科技發展是必要的,藉助成體系製造業帶來的成本優勢儘可能在下一次或者說已經開始的科技革命中佔據關鍵領域,將是中國持續發展的關鍵。在美國試圖阻斷中國技術發展的情況下,這樣的大規模投資和資源配置就更為重要。
另一方面,科技確實會帶來新的社會生產模式,而提高生產效率。所以從老齡化的角度來看,如果以AI為代表的技術進行普及,那麼對於勞動力的需求將會降低,生產效率也可以得到有效滿足。這還會避免一些依靠移民導致的社會問題,當然這本身也可能有新的問題。不過整體上看,如果技術持續發展,養老的成本會持續降低也可以預期。
所以,剩下的30年裡我們還是需要持續發展,簡單發放福利的最大問題就在於錢從哪裡來,財富並不會無中生有,有很多代價如果長期來看可能更有風險。現在最好紮實地推進一些工作,現在我們還無法躺平,或者說採取類似美國目前的福利主義、消費主義的風險依然會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