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2號”專案遲遲沒有落地,就在中俄還在商談細節的時候,蒙古國先坐不住了。
據報道,這幾天蒙古國外交部門格外忙碌,他們透過各種渠道與中俄接觸,希望近期能召開一次中俄蒙峰會,和中俄高層細談一下天然氣合作事宜。
不過,中俄高層最近都很忙,行程安排得很緊張,根本沒有時間開中俄蒙峰會。於是,在中俄蒙天然氣合作這個專案中,最不重要的蒙古國,反倒成了最著急的一方。
蒙古國為何如此迫切呢?
這個“西伯利亞力量2號”專案不僅涉及能源貿易,同時也是中蒙俄經濟走廊構想的核心部分,被視作促進三國經濟整合與發展的催化劑。
尤其對於資源豐富卻經濟相對落後的蒙古國來說,它將有助於促進國內外經濟活動,增強蒙古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同時緩解國內越來越嚴峻的民生壓力。
這條天然氣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框架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規劃中的管道將連線俄羅斯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和中國巨大的能源市場,而其途徑蒙古國這一計劃,為蒙古國帶來了參與區域效能源佈局的機遇。蒙古國政府和人民都希望透過參與此專案,提升自身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地位,並從中獲益。
蒙古國政府認識到,“西伯利亞力量2號”專案的實施,不僅將為本國帶來天然氣供應的可能性,還將促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帶動就業,增強民眾福祉。這些直接和間接效應預計將顯著推動蒙古國的經濟增長。
此外,蒙古國政府清楚地看到,“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機會。透過天然氣合作專案,蒙古國不僅能夠更加深入地參與到這一跨國經濟合作中,也能夠利用自身的戰略優勢,促進與周邊大國的貿易與文化交流,進而提升蒙古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
蒙古國非常擔心,中俄會達成另一項計劃,繞過蒙古國,直接進行對接。這樣的話,中俄龐大的能源合作,就沒有它的份了。
蒙古國更擔心的,是它失去現有的地位
眾所周知,蒙古國是作為中俄戰略緩衝國存在的,要在這兩個強國之間尋求平衡,並在他們的影響下默默扮演著戰略緩衝國的角色。
但是,蒙古國並不滿足於此。它意識到,長期處於“陸鎖國”的侷限性會對其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蒙古開始尋求轉變,希望能夠成為連線亞歐大陸的“陸聯國”,透過提升自身作為交通和經濟走廊的價值,開闢治國發展新道路。
在這一過程中,蒙古不僅想要加深與周邊大國的合作,更希望能夠拓展外交邊界,發展更多的“第三鄰國”。
這一戰略的一個核心部分是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專案,例如“一帶一路”倡議等,來構建連線亞歐的鐵路、公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透過這些努力,蒙古國試圖增強本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改善與世界各國的經貿關係。
更重要的是,蒙古國渴望減少對中俄兩國的依賴,並避免被捲入中俄之間可能的競爭甚至衝突中。
因此,“第三鄰國”戰略成為其國家政策的一個關鍵方向。透過建立與日本、韓國、歐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友好關係,蒙古國企圖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從而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外交格局。
但這一前提是,蒙古國必須先融入中俄的經濟大盤中,搭上它們的經濟快車,發展新的交通網路和基礎設施,確保國內的資源能運出去。
所以,蒙古國才迫切希望儘快落地“西伯利亞力量2號”專案,先賺第一桶金,再向外發展,構建起“第三鄰國”多元外交格局。
這種既要也要的做法,需要極高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段,否則最後就是丟了西瓜撿芝麻,非常考驗蒙古國領導人的執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