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紅軍、八路軍、解放軍、志願軍用什麼火炮?五花八門雜牌火炮時代
在系統介紹解放軍裝備的制式長身管火炮之前,我們先簡單回憶一下解放軍早期的火炮歷史。在50年代自產仿蘇式火炮之前,解放軍的火炮型號雜亂,來源複雜,堪稱世界火炮百科全書。更要命的是,紅軍建軍後長達10多年,都無法得一定數量的長身管火炮,導致嚴重缺乏攻堅能力。聽薩沙說一說吧。
紅軍時代沒有製造長身管火炮的能力,軍隊的火炮全部是繳獲而來,炮彈也無法自產。
很多人不能理解制造火炮的難度,認為清王朝末期都可以大量自產火炮,為什麼民國就辦不到?
且不談其他的,民國製造的火炮同清末不一樣,為合金鋼火炮,而不是清末的碳素鋼。
想要大量生產合金鋼,必須建立現代化的鋼鐵製造體系。
即便到了二戰時期,全世界也只有幾個大國強國可以做到。
蔣介石曾經邀請德國顧問評估建立大型鋼鐵廠,得到的結論是初期投入就要上千萬銀元。
對於財政赤字佔財政支出七成以上的國民政府來說,這是一筆難以想象的鉅款。
退一步說,就算錢不是問題,建立這個鋼鐵體系也需要至少10年時間。
新中國建立以後不惜代價發展鋼鐵行業。“一五”計劃時期,國家把156項蘇聯援建專案的近一半投在鋼鐵上。在蘇聯資金和技術的大力支援下,新中國花費長達10多年,期間還有全國規模的大鍊鋼鐵運動,才將鋼鐵產量提高到1223萬噸,超越了二戰時期日本的鋼鐵年產量。
而國民政府從1926年北伐以後始終在激烈的內戰和外戰中,直到1937年因蔣介石被張學良、楊虎城活捉才停戰了短短几個月。
當時國民政府沒有財力物力發展鋼鐵工業,也就不可能大規模製造長身管火炮。
如果當時中國合法政府尚且不能夠造炮,連正經兵工廠都沒有的紅軍當然更不可能造炮,只能依靠繳獲。
由於紅軍經常打殲滅戰,所以繳獲了國軍不少火炮。比如1930年7月2日,紅軍部隊利用蔣介石忙於中原大戰、兵力空虛的機會,一舉攻克湖南嶽州,繳獲了4門75毫米野炮和12門山炮,最後僅帶走2門山炮,其餘炸燬。
7日,紅軍攻打湖南省會長沙,繳獲1門山炮和6門迫擊炮,用這些裝備組建了1個山炮連和2個迫擊炮連。
半年後第二次圍剿期間,中央紅軍繳獲2門山炮和20餘門迫擊炮,增設兩個山炮連。
在隨後的第三、四次反圍剿中,中央紅軍部隊依靠作戰繳獲不斷壯大,到1934年10月長征前夕,中央紅軍炮兵已經擴充套件到12個連,共有38門山炮、迫擊炮和2473顆炮彈。其中,紅1、3軍團炮兵營各有8門炮和600餘顆炮彈;紅5、8、9軍團炮兵營各有2門炮和近百顆炮彈;紅炮兵營各有2門炮和104顆炮彈;軍委直屬炮兵營16門炮和近千顆炮彈。
山炮有10門左右,似乎還可以,然而此時中央紅軍有十多萬規模,這幾門火炮根本算不了什麼。
蔣介石在前三次圍剿失敗後,制定了步步推進的碉堡戰術,核心思想就是瓦解沒有火炮的紅軍游擊戰術。
今天來看,中央軍的碉堡封鎖線很垃圾,甚至可以說是愚蠢,充其量只是利用野戰土木工事穩步合圍而已。
然而,沒有榴彈炮的紅軍是難以對付這些碉堡的,機槍打不穿,手榴彈炸不了,迫擊炮打不動。最終就是,蔣介石花費了整整1年時間,終於在第五次圍剿中獲勝,摧毀了紅軍在中國南方的五大蘇區。
中央紅軍長征初期,遭遇了一連串失敗。尤其是湘江會戰中,中央紅軍為了突破湘軍和桂軍的湘江封鎖線,不惜代價的急行軍,將沉重無法攜帶的火炮幾乎都丟棄了。僅剩當初在長沙繳獲的那門德式75毫米山炮,這門火炮一直被帶到了貴州。
在四渡赤水強行軍中,炮兵實在無法攜帶如此沉重的火炮,在貴州崎嶇山地上快速行軍,只能將其丟入赤水河裡。
換句話說,長征初期有10萬規模的中央紅軍,在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北蘇區時連1門長身管火炮也沒有了。
到了1936年8月紅軍三大主力在陝北吳起鎮勝利會師時,紅軍又有了3門火炮。其中2門是1936年東征山西時,從閻錫山的晉綏軍手中繳獲而來的。剩下那門75毫米滬造山炮,則是賀龍紅二方面軍歷盡千辛萬苦,爬雪山過草地,從湘西蘇區帶過來的。
此時陝北紅軍有近3萬規模,區區3門山炮又如何夠用!
到了抗戰時期,八路軍的山野炮仍然奇缺。
八路軍有個總部炮兵團,是1938年1月成立的,後來在朝鮮人民軍赫赫有名的人民軍炮兵司令武亭,擔任炮兵團團長。
總部炮兵團僅有10多門山炮和4門迫擊炮,配屬3個山炮營。
其中1個山炮營留守陝北蘇區,其餘2個山炮營則開赴抗日前線作戰。
火炮數量很少,炮彈奇缺,加上炮兵素質不高,山炮營作戰效果並不好:當時,全團人員大多數是來自山西及周邊省份的農民,還有一些來自同蒲路、平漢路和隴海路的鐵路工人,其餘是青年學生。許多人連槍都不會打,更不用說操炮了。
在1940年百團大戰的關家堖戰鬥中,區區500多日寇盤踞山村關家堖,居高臨下修建了一些簡易野戰工事,就整整阻擋了八路軍上萬部隊猛攻了2天。
期間,八路軍使用迫擊炮發射了大量炮彈,讓日軍傷亡過半。因迫擊炮沒有摧毀工事的能力,八路軍不能獲得決定性勝利:炮兵團九連連長、神炮手決定用猛烈的炮火壓倒敵人。他親自帶一門迫擊炮和十幾個人,悄悄來到一處斷崖下隱藏起來。當時敵人在上,我軍在下,雙方距離只有三四十米。在測量好距離後,趙章成採用88.5度的特大射角,以每分鐘四五十發的速度一口氣不停地進行超速射擊。在射擊過程中,由8個戰士開啟炮彈箱準備炮彈,4個戰士不停地裝引信,就這樣都供不上趙章成一個人的射擊速度。短短6分鐘時間,他連續發射了240發炮彈,平均一秒半一發,而且炮彈幾乎是直上直下地打入敵人陣地的。
八路軍山炮營也參加了戰鬥,因日寇修建了一些防炮工事,山炮的炮擊精度太差,炮彈奇缺,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至於日寇很快發現了八路軍的弱點,同樣採用碉堡戰術,也就是炮樓來對付游擊戰。
在日寇控制區或者他們認為的“治安區”(有八路軍活動的地區),日軍會修建大量炮樓、公路、封鎖溝。
在炮樓內駐守一個班到一個連的日偽軍,藉此對付八路軍。
這些粗製濫造的磚石炮樓,有時候磚石的厚度不過一個手掌寬度而已,對於缺乏長身管火炮的八路軍來說仍然是很難對付的。
只要存在一個炮樓,日寇就可以有效的控制附近幾個村子,這幾個村子的八路軍就無法在白天公開活動。
假以時日,這些地區就變成了日佔區,八路軍只能有少量游擊隊在這些地區活動。
八路軍逐步意識到,長身管火炮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
只要有了火炮,日寇的炮樓戰術就不堪一擊:1944年10月,太嶽軍區決一旅在山西省沁源縣上興居成立了山炮連。編制為2個排,4個班。當時山炮連僅有的一門炮,還是從386旅調來的一一三式山炮。山炮屬於重型裝備,為操作它上級專門從386旅調來7名懂技術的官兵來到連隊。1945年4月,太嶽軍區決一旅決定拔除日軍漫水據點,命令山炮連配屬38團2營參加戰鬥。根據上級指示和山炮連的實際情況,連隊決定由副連長楊建明帶領1排參戰。當山炮連1排到達漫水外圍後,38團2營在營長王長友的率領下長途奔襲,已完成了對漫水據點的包圍。按照作戰部署,山炮連利用夜色迅速到達距敵碉堡100餘米處的開闊地設定陣地,進行射擊準備。
山炮連炮彈極少,又擔負著對敵人進行壓制摧毀,為步兵進攻開闢道路的重任,所以一定要做到彈無虛發,這使官兵們既欣喜又有壓力。為了打好這一仗,楊副連長決定親自擔任瞄準手。
天快亮時,戰鬥打響了。全排官兵密切配合楊副連長,瞄準、裝填、射擊。只聽“嗖”的一聲,第一發炮彈出膛了。炮響靶落,炮彈將村南敵碉堡裡的機槍打成了啞巴,38團2營的同志們乘機向敵人發起衝鋒。為了儘快地消滅敵人,我們山炮連又開始準備進行第二次射擊,這時回過神來的敵人把火力集中到我們炮陣地上,就在炮手準備裝填發射第二發炮彈時,碉堡內的敵人突然用機槍對我們炮陣地進行瘋狂掃射,楊副連長不幸中彈。身負重傷的楊副連長堅持不下火線,繼續指揮著戰鬥。他命令一班班長連進忠擔任瞄準手,迅速發射一發炮彈。這一發炮彈正中敵碉堡要害,將其徹底摧毀。我們的步兵分隊順利攻佔了村南敵人碉堡,殘敵沿地道逃向村北碉堡。
當我們正要組織火力向村北敵碉堡進攻時,突然得知大批敵人已從沁縣趕來增援。為了儲存實力,部隊領導決定停止攻擊撤出戰鬥。接到撤退的命令後,副連長楊建明又指揮大家拉著火炮撤出陣地。
漫水戰鬥中,山炮連僅僅發射兩發炮彈,就打出了威風,令敵人聞風喪膽,極大地鼓舞了部隊士氣。
長身管火炮奇缺的問題,在解放戰爭時期徹底終結。
抗戰後期,蘇聯出動百萬大軍佔領了中國東北全境和內蒙古部分地區。
在蘇軍撤退之前,將繳獲的百萬日偽軍的武器裝備,大多轉交給了搶先進入東北的林彪十多萬軍隊。
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在他的回憶錄《畢生的事業》一書中說道:“僅我們兩個方面軍就從原關東軍手中繳獲並移交給解放軍的代表3700門火炮、迫擊炮和榴彈炮,600輛坦克、861架飛機、約1200挺機槍、近680座各類軍火庫,以及松花江分艦隊的軍艦,稍後又轉交了大批蘇聯武器。”
解放軍曾克林將軍在回憶錄上說:“我率部接收了關東軍最大的軍械庫。我軍幹部戰士全部上陣,3天3夜才運完所有武器,其中包括步槍2萬餘支,輕重機關槍1000挺,20多萬發子彈,155門各種口徑的野戰炮。”
一些國內歷史資料承認:據不完全統計,蘇軍轉給東野的日軍炮兵武器3300件,其中除迫擊炮外,有火炮1800門以上。這又大大加強了我軍炮兵的裝備實力。
大家注意是1800門山野炮,這個數量就相當不少了。
蘇聯轉交長身管火炮自然很重要,然而幫助林彪建立龐大的炮彈生產軍工體系就更重要。
當時大連和旅順是蘇聯的租借地,駐紮大量蘇聯軍隊。
蘇軍將繳獲的關東軍軍工廠和大量原材料,直接轉交給林彪。
在蘇軍武力保護下,解放軍在旅大建立了彈藥製造基地:在國共內戰期間,大連軍工供應了30萬套軍服、23605萬雙軍鞋、50多萬發炮彈、80多萬枚引信、450噸無煙火藥、1200門迫擊炮和各種兵工生產裝置,以及其他大量軍需產品。另外蘇中合營公司提供無確定數量的收發報裝置、藥品等。
這些炮彈被蘇聯或者朝鮮貨船運輸,透過鐵路或者公路運到東北和山東,交給當地的解放軍使用。
當時旅大的解放軍兵工廠,還留用了不少日本技術人員。這些日本人成為工廠技術骨幹,直到50年代才陸續回到國內。
有了這些火炮以後,林彪的東北野戰軍越戰越強,脫胎換骨。
到了遼瀋戰役初期的錦州戰役,解放軍已可以使用數量驚人的火炮。
電影《大決戰》中,介紹錦州戰役時,特別提到解放軍使用了上千門大炮,炮軍排列的密集程度超出了操典規定,這也是中國戰爭史上第一次上千門火炮在同一時刻向同一目標發出怒吼。
實際上,攻打錦州沒有超過千門長身管火炮,準確的數量為591門。即便如此,這個數量也很驚人。
根據《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中的《東北人民解放軍1948年8月最後戰役前實力統計表》記載,遼瀋戰役打響前,東北人民解放軍全軍共有103萬9700餘人,裝備戰防炮(反坦克炮)121門、火箭炮253門、步兵炮127門、平射炮58門、速射炮45門、高射炮54門、機關炮108門、山炮324門、野炮194門、榴彈炮92門、加農炮8門。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解放軍的火炮數量不少。
此時解放軍火炮主要是三大流派,第一就是蘇聯轉交的日軍火炮。
這些日式火炮數量多,零件多,炮彈可以完全自產,是解放軍炮兵的主力火炮。
第二就是繳獲國軍的美式火炮。
這些火炮主要來自於美國的軍事援助,火炮主要為75毫米、105毫米和155毫米三種口徑,型號統一,炮彈庫存比較多,火炮狀態較好,也是解放軍炮兵的主力火炮之一。
第三就是各種雜牌火炮。
中國自產長身管火炮能力很差,從清末到1949年長達三十多年,各地軍閥透過各種途徑自產或者外購了五花八門的長身管火炮。
以外購火炮為例,基本上只有世界上有的火炮,在中國都能看到,甚至包括歐洲小國瑞士、瑞典、波蘭、捷克等國的產品。
至於自產的火炮更是誇張,上到清末洋務運動時生產的火炮,下到剛剛利用外國零件組裝的火炮,什麼型號什麼種類都有。
解放軍佔領大陸全境以後,繳獲了各種各樣的雜牌火炮。這些火炮只是暫時裝備部隊救急,長久來說肯定要被淘汰。
朝鮮戰爭初期,志願軍就遇到了可怕的炮兵作戰問題。
前三次戰役主要是志願軍攻擊和追擊,美韓軍長距離撤退,作戰地點主要在朝鮮北部山區。
在這種嚴寒的山地行軍中且不要說炮兵,就算輕裝步兵也夠喝一壺的。
野炮和大口徑榴彈炮基本跟不上步兵行軍,只有輕便的步兵炮和山炮才發揮了微末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的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戰役,志願軍有3個軍10萬大軍參戰。
整個戰役期間長達半個月時間,志願軍主力27軍3萬多人,一共只發射了1000多枚山野炮彈。
27軍配屬的炮兵團,裝備有9門105毫米榴彈炮和18門75毫米野炮。
由於冰雪覆蓋的山路非常難行,加上美軍戰機不斷跟蹤轟炸運輸部隊,其中9門105毫米榴彈炮根本就沒有參戰。
第27軍一共只有45輛運輸汽車,出動一次被美軍炸燬39輛,汽車運輸部隊由此癱瘓。
該軍只能依靠騾馬運輸火炮和炮彈,運輸量大為降低,而且速度很慢。
更要命的是,由於美軍戰機肆無忌憚的超低空轟炸掃射,即便騾馬走山路也無法在白天行軍,只能摸黑在夜晚前進,速度就更慢,而且非常危險。
27軍炮兵費盡千辛萬苦,付出很大犧牲(有2門火炮被空襲摧毀),也只讓9門75毫米野炮趕赴前線參戰。在11月30日晚,9門野炮開始轟擊,一共打出了447發75毫米口徑的野炮彈,這是整個27軍在整個長津湖戰役期間,所得到的最“重型”的火力支援。
如果加上27軍下屬步兵師少數火炮,整個戰役只發射了1000多發炮彈(整個第三次戰役志願軍只發射了4287髮長身管炮彈):在新興裡戰場上,志願軍得到山野炮支援為野炮彈447發、山炮彈222發;在柳潭裡戰場上,山炮彈382發。
要知道,這1000多發炮彈,還是第27軍步兵和炮兵用了吃奶的力氣,花費整整16天一發發運到前線的。
相比起來,對面的美軍則有極強的炮兵火力:志願軍58師向下碣隅裡方向發起進攻時,集中了全師火炮,不過是18門82迫擊炮、54門60迫擊炮,備彈90發和120發。這跟美軍一個團的火力相比都是天差地別,美一個團裝備5輛坦克、12門107迫、24門75無後坐力炮、30門81迫及89毫米火箭筒若干,備彈無數,作戰時還配屬一個炮營18門105榴彈炮。戰鬥中,僅僅一個晚上,下碣隅里美軍就發射了8000多發炮彈。
除了這些火炮機動性和運輸問題以外,最大問題是制式繁雜,導致後勤供應苦不堪言。
以志願軍王牌部隊39軍為例,共裝備日式92式70毫米步兵炮36門,日式41式75毫米山炮12門,日式75毫米94式山炮12門,美製M1式75毫米山炮12門。
說起來,39軍在進入朝鮮前就已經考慮到制式統一問題,只保留了70毫米和75毫米兩種口徑火炮。雖然都是75毫米口徑,日式炮彈和美式炮彈不能混用。也就是說,39軍後勤官兵必須運輸兩種75毫米炮彈,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後勤官兵爬雪山、走冰原,頂著美機漫天轟炸,好不容易將日式75毫米山炮彈送到前線,卻無法用美式山炮進行發射。
到了第五次戰役之前,志願軍的長身管火炮仍然非常龐雜:日式92式步兵炮155門,美式75毫米山炮71門,國造13式山炮15門,國造36式山炮63門,日式41式山炮83門,日式94式山炮50門,美式105毫米榴彈炮45門,日式105毫米榴彈炮19門,日式38式野炮113門。
除了型號雜亂的彈藥供應困難以外,更要命的是戰損後火炮補充問題。
朝鮮戰爭是非常激烈的,前五次戰役志願軍平均每個月要損失30%的山炮。
以志願軍第50軍為例,第四次戰役前5共裝備日式92式步兵炮19門,美式M1型山炮14門。
到第四次戰役結束1個月後的1951年5月25日,第50軍就缺短山炮100%,也就是說14門美式山炮全部損失掉了。
這些山炮一旦損失,想要補充就非常困難。解放軍不能自產這些火炮,只能從兄弟部隊借調,或者挖倉庫的少量庫存,能夠補充多少都很難說。
對於志願軍火炮上的缺陷,包括彭德懷司令在內的眾多將軍們看的很清楚。
當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批次更換蘇式火炮,藉此實現制式統一、彈藥和零件供應充足以及後續各種掩護和升級問題。
根據中蘇的軍事貿易協定,志願軍在第五次戰役爆發之前,已經得到部分蘇式火炮。
在第五次戰役結束時,志願軍裝備蘇制76.2毫米野炮272門,蘇制122毫米榴彈炮99門,數量不算多,卻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接著,志願軍從數量購買的火炮源源不斷運到。
到了1951年底,志願軍已經裝備蘇式76.2毫米野炮297門,蘇式122毫米榴彈炮249門,蘇式152毫米榴彈炮36門,開始全面的蘇制化。
到了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時,志願軍裝備了10個師46個團共1.5萬門各種火炮,其中野炮、榴彈炮、火箭炮、山炮共2384門,大多是蘇制火炮了。
隨著火炮的統一和大量裝備,解放軍也不再使用傷亡很大且戰果難料的輕步兵滲透戰術。
在1952年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主要依靠火炮的殺傷敵人。在上甘嶺不到4平方公里的作戰地區,志願軍集中了山炮、野炮、榴彈炮133門,火箭炮24門,高射炮47門,迫擊炮292門,共發射35萬餘發炮彈。
在1953年的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炮兵在25公里的進攻正面上,配置82毫米以上口徑各種火炮1100餘門,平均每千米45門。7到28分鐘的炮火準備即發射炮彈1900餘噸,毀壞敵軍工事達30%到40%,支援步兵部隊僅1小時就突破南韓4個師的堅固防禦陣地。在打擊敵軍反撲中,被志願軍炮火擊退的敵軍衝鋒約佔總數的40%。整個金城戰役共消耗炮彈1.9萬噸,相當於志願軍在第一至第五次戰役中消耗炮彈總量的2.2倍。
至此,解放軍的火炮徹底更新換代,全部統一為蘇制火炮。
新的時代開始了。
宣告: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