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太白
現代戰爭中,反艦導彈是世界各國軍隊幾乎都會裝備的重要武器。遠的不說,就看俄羅斯“莫斯科”號被烏克蘭“海王星”反艦導彈擊沉的遭遇,我們就能夠看到反艦導彈的重要作用和價值。
▲“莫斯科”號被擊沉,圖片來源:網路
站在我們的角度上來說,臺灣裝備的反艦導彈尤其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從大的分類角度上來說,臺灣裝備的反艦導彈主要分為自研型號和進口型號,即“雄風”系列反艦導彈以及美製“魚叉”系列反艦導彈。
臺灣對“魚叉”反艦導彈的引進是比較早的。早在1997年和2000年,臺灣就已經拿到了空射以及艦射版本的“魚叉”導彈,但是唯獨沒有購買了岸基版本的“魚叉”導彈。2020年,臺灣曾向美國求購過該型導彈,原本已經答應了美國卻又因為各種原因拖到了2023年年底。然後美國話鋒一轉,稱2025年左右才能將其送到臺灣島內。為了購買這400枚“魚叉”導彈、4枚訓練彈以及配套的411個貯運發射箱、100輛“魚叉”運輸發射車、25輛雷達車以及其他的支援、測試、培訓裝置等,臺灣需要付出27億美元的高額費用。有部分臺灣媒體甚至叫囂稱,這400枚魚叉反艦導彈足以改變兩岸局勢。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岸基“魚叉”導彈,圖片來源:網路
臺灣反艦導彈的裝備歷史,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反應近些年來兩岸軍事力量對比之間的變化。按照臺灣方面的戰略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明顯的階段。在1997年之前,臺灣和美國都認為,大陸尚且不具備大規模登島作戰的能力,臺灣這邊又具備整體性的海空優勢。因此臺灣地區制定的軍事戰略,就是希望儘可能的把大陸的登島威脅遏制在遠海之上,並取得臺灣海峽的絕對控制權。但是到了2008年左右,一方面是解放軍海軍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兩岸關係得到了部分緩和。隨著解放軍空軍的現代化以及戰鬥機的大量服役,臺灣原本的海空優勢已經被一再削弱了。此時臺灣認為,除了海空優勢已經漸漸喪失之外,僅憑導彈也已經不足以保持優勢。
▲臺灣海軍,圖片來源:網路
其總體戰略,從之前的“防衛制海”轉變到了“先制懾阻”,企圖利用部分導彈武器的效能優勢創造出一種能夠先發制人打擊解放軍港口和近岸路上目標的威懾力,從而阻止解放軍打消大規模登陸的念頭。而到了如今,兩岸關係隨著民進黨的上臺而發生了變化,加之美國政府出於大國競爭的需要,更希望利用對臺灣作為遏制大陸的手段,兩岸局勢也已經相當緊張。
此時,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軍事力量對比也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臺灣當局重新評估,並制定了“固守反制”的策略。其中的關鍵一步,還包括希望臺軍事力量能在解放軍的第一輪打擊中存活下來,即所謂的“戰力儲存”。從全面控制檯灣海峽,到先發制人,再到戰力儲存和防衛固守,臺灣軍事戰略發生根本轉變的原因,就在於雙方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雄風”1型,圖片來源:網路
自研反艦導彈這邊,臺灣的第一款自行研製的反艦導彈“雄風”1型是在逆向工程以色列的“天使”導彈而得到的。受到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冥河”反艦導彈擊沉以色列驅逐艦的刺激,臺灣也才開始認識到反艦導彈的重要價值。儘管問題重重,80年代“雄風”1型還是成為了臺灣反艦導彈領域的主力。1983年,臺灣開始了“雄風”1型的研製工作,並在1991年完成了定型和批次生產。
“雄風”2型對標的就是美國的“魚叉”反艦導彈,不過技術上還是存在瑕疵。“雄風”2型後來也衍生出了多種型號,包括並未量產的“雄風”2A型、量產的“雄風”2B型、並未被大量採購的“雄風”2C型以及目前據稱是最先進的“雄風”2E型。到了1997年,臺灣又開始了“雄風”3型反艦導彈的研製工作,到了1998年“雄風”3首次試飛就取得了成功。此後的幾年中,“雄風”3又不斷接受測試,並在2005年左右定型量產,然後成為了當下臺灣軍隊中最為重要的反艦導彈武器。
▲“雄風”3型,圖片來源:網路
除了自研的反艦導彈之外,臺灣還多次購買過美國的“魚叉”反艦導彈。其實對於魚叉的出口,雖然臺灣方面早就提出過購買需求,但美國鑑於技術洩露,不願意刺激大陸等各種原因而始終不肯放手銷售。直到看見臺灣方面的軍事優勢正在不斷喪失以後,美國也不得不為形勢所低頭,逐步放寬了“魚叉”反艦導彈的出口限制。
當然了,美國賣給臺灣“魚叉”反艦導彈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他們企圖利用這項軍售來打壓臺灣自研反艦導彈的技術突破,從而使得臺灣對美國形成依賴。從最後的結局來看,臺灣方面在已經自研了多款反艦導彈,並形成了空射建設和岸基等多個衍生型號之後,轉過頭來還是要購買美國的岸基“魚叉”反艦導彈。這種情況,一方面反映出了臺灣對自研武器裝備缺乏信心,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臺灣高層確實從心理層面上對美國有很大的依賴。至於其中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內幕”,我們也是可以大膽猜測的。
▲臺灣的“魚叉”導彈,圖片來源:網路
既然臺灣早就已經有了美國的“魚叉”反艦導彈,那我們為什麼又要對其購買岸基版本一事如此在意?難道真的是因為像臺灣媒體所宣傳的那樣,400枚就足以扭轉兩岸局勢嗎?當然不是這樣。
回顧歷史,1997年美國首次向臺灣出售了54枚空基版本的“魚叉”導彈,1998年又補充了58枚。2000年,美國對臺灣出售了71枚艦基版本“魚叉”導彈,2007年,美國又為其補充了60枚空射版本。2008年,美國為臺灣出售了32枚潛射版本“魚叉”導彈,然後就從2019年開始醞釀,為臺灣一次性出售400枚岸基版本的“魚叉”導彈,可見美國一直以來不對臺灣出口岸基版本。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它的效能不夠好,是美國一直以來對這個版本的“魚叉”導彈都不怎麼重視。
▲“魚叉”導彈,圖片來源:網路
岸基版本的“魚叉”導彈的唯一優勢,就是彈頭更重,威力更強。有人奇怪了,既然臺灣已經有了“雄風”系列反艦導彈,為什麼卻又要購買效能類似的“魚叉”導彈呢?一方面這是因為“雄風”導彈的生產速度比較有限,隨著形勢的變化,臺灣感覺自己的導彈儲備數量不足,因此急需購買現成產品。其次,美製的“魚叉”反艦導彈在很多技術上,依然要比臺灣強很多。比如“魚叉”反艦導彈就具備攻擊停泊在受地形和雜波掩護保護的港口中的艦船,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可以攻擊陸地固定目標,這些都是“雄風”系列導彈所不具備的。
▲“魚叉”導彈,圖片來源:網路
按照臺灣方面的設想,400枚魚叉導彈就位後,以25輛雷達車為核心,可以裝備25個作戰單元,每個單元裝備8枚導彈。這些作戰單元又可以分為固定式和機動式的,然後每兩個作戰單元編為1箇中隊,即可組成12個左右的中隊,總共300枚導彈。剩下的100枚,則作為儲備。一旦戰端一開,當跆拳道大量軍艦和戰機都想東部儲存戰力之時,由於插反艦導彈和雄風系列反艦導彈所組成的導彈王就可以盡情發揮已安置海遠端反制的作戰任務。臺方認為,只要能夠殲敵50%以上,就有可能取得勝利。總的來看,400枚魚叉導彈就能徹底扭轉劣勢的說法,顯然是太過誇張了。但這些導彈能夠給解放軍部隊構成實打實的威脅,卻也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