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綜合外媒報道稱,當地時間17日凌晨,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西爾斯基上將官宣,決定將烏軍從戰略要地阿夫迪夫卡撤離,以避免被俄軍包圍,為期四個月的阿夫迪夫卡大戰結束。
“根據阿夫迪夫卡周圍的行動情況,為了避免被包圍,並保護軍人的生命和健康,我決定將我們的部隊撤出該是。我們計程車兵有尊嚴地履行軍事職責,盡一切可能摧毀俄羅斯最好的軍事單位,並在人員和裝備方面給敵人造成重大損失。我們正在採取措施穩定局勢並保持我們的立場,軍人的生命是最高價值,我們一定會奪回阿夫迪夫卡。”
負責阿夫迪夫卡作戰的烏軍“塔夫里亞”集團指揮官亞歷山大·塔爾納夫斯基準將也證實了該訊息,稱烏軍正在從被摧毀的陣地中撤出並在新的陣地上鞏固防線;
亞歷山大·塔爾納夫斯基準將還透露,有多名烏軍被俘,“我們將為每一位兄弟的釋放而奮鬥”,俄軍的炮擊嚴重影響了傷員的疏散工作,但後衛部隊得到了必須的彈藥,依然維持著防線,阿夫迪夫卡焦炭廠火災依然持續,俄軍炮擊導致裝有萘殘留物和瀝青樹脂的儲罐著火;
亞歷山大·塔爾納夫斯基準將聲稱,烏軍在阿夫迪夫卡給俄軍造成的損失,佔據了塔夫里亞方向的大部分,僅自今年初以來,截至當地時間2月15日,俄軍在阿夫迪夫卡方向就損失了20018人、199輛坦克和481輛裝甲車。“阿夫迪夫卡的防禦行動仍在繼續,敵人付出的代價最高,讓我們保持佇列,榮耀屬於烏克蘭!”
剛被調往阿夫迪夫卡方向的烏軍第3突擊旅旅長安德烈·比列茨基發表官方宣告,感謝士兵們在阿夫迪夫卡方向的戰鬥,尤其是在俄軍佔據人力、裝備和彈藥等方面絕對數量優勢的情況下,“你們做了一切,甚至更多,感謝大家的堅韌”,“我們撤回準備好的陣地,是為了返回並發動更猛烈的進攻,感謝指揮部深思熟慮的決定,戰鬥仍在繼續”。
第3突擊旅副旅長馬克西姆·佐林則表示,很難計算俄軍在阿夫迪夫卡損失了多少人,“昨天,僅對一個陣地的一次襲擊中,我們就消滅了80多名俄軍,我們我們已經消滅了4000多名俄羅斯士兵”,俄軍從未經受過阿夫迪夫卡這樣的損失;馬克西姆·佐林還稱俄軍在阿夫迪夫卡投入了至少6個旅、1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旅以及俄聯邦特種部隊等,“在一些陣地上,6名烏克蘭士兵需要抵抗大約100名俄軍的進攻”。
在參與時間很短的阿夫迪夫卡作戰中,第3突擊旅宣稱他們打垮了俄軍兩個旅,第74旅和第114旅。
不管怎麼說,為期4個月的阿夫迪夫卡大戰結束了,俄烏兩軍都在這裡付出了慘重代價,按照烏克蘭方面的說法,俄烏雙方戰損比為13:1。目前,烏克蘭軍隊正在撤退中,但跟以往的類似撤退行動不一樣,由於戰術上陷入被動,有相當一部分烏克蘭守軍極可能無法撤下來,被俄軍俘獲或打死,俄羅斯媒體釋出的一些影片,就顯示在從澤尼特前空軍基地後撤時,有不少烏軍沒有撤下來,“他們犧牲時,烏克蘭國旗就在他們身邊”。
有一說一,烏軍從阿夫迪夫卡後撤,是烏克蘭武裝部隊新任總司令西爾斯基上將下的命令,但西爾斯基上將不需要為這次撤離行動負全責,畢竟,西爾斯基上將剛就任烏軍總司令沒幾天,而此前,西爾斯基也不負責阿夫迪夫卡方向的作戰。
相比打了8個月的巴赫穆特大戰,阿夫迪夫卡大戰僅進行了4個月,其中有著諸多因素,包括巴赫穆特大戰時,西爾斯基上將遲遲沒有下令撤退,在當時形勢已經極為不利的情況下,西爾斯基上將依然向巴赫穆特增援了更多兵力和資源,雖然最終導致“瓦格納”僱傭兵被重創,並在隨後的“正義行軍”、普里戈金死亡等事件後實際上已經不再有影響力,但烏軍也在巴赫穆特大戰中,尤其是後幾個月裡承受了不必要的損失,這也是西爾斯基上將被稱為蘇聯式屠夫將軍的主要原因。
自全面戰爭爆發後,烏克蘭軍隊丟掉了多個重要城市,但阿夫迪夫卡的失守依然有著其獨特性:馬裡烏波爾是守軍拒絕撤離,拖住俄軍南線重兵集團,為烏軍爭取時間,最終彈盡糧絕後在基輔的要求下被迫投降;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大戰中,烏軍更是從頭到尾都控制著節奏,依託城市給俄軍造成最大殺傷,並在最後時刻依靠情報優勢,在俄軍包圍圈合攏前全身而退,帶走了所有人和幾乎全部裝備。
但阿夫迪夫卡就很不一樣了,從前期作戰看,尤其是前3個月看,烏軍依然控制著作戰節奏,當時的情況看起來烏軍能夠堅守更長時間,給俄軍造成更多損失,但隨著俄軍透過地道突襲佔領“沙皇狩獵宮”,威脅並控制烏軍主要補給線;再加上美國軍援不力導致的彈藥匱乏問題,阿夫迪夫卡大戰要比烏軍最高統帥部預計的時間更早結束,並因為陷入被動而導致部分兵力無法撤離。
不管怎麼說,阿夫迪夫卡大戰都結束了,對烏克蘭方面來說,又一個戰略要地淪陷,但很慶幸能夠將大部分人帶走;對俄羅斯方面來說,儘管可能損失了超過2.5萬人(烏克蘭方面說法)和大量裝備,但終究是給3月份的總統大選做了獻禮,再加上俄羅斯反對派納瓦利內突然死亡,現在,想必克里姆林宮正在舉辦慶祝宴會吧。
至於到底誰會笑到最後,呵呵,網友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