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究竟是在俄羅斯總統普京拒絕的情況下加強援助烏克蘭,還是減少甚至停止援助從而迫使烏克蘭接受強加的和平,現在誰也不知道,以大嘴巴著稱的特朗普在這方面倒是一直守口如瓶,甚至拒絕與歐洲盟友討論這一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泰晤士報》在11月13日發表報道稱,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國家戰略研究所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謝·葉扎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烏克蘭可以在幾個月內製造出基於鈽裝料的核武器,類似於1945年美國投在長崎的“胖子”,烏克蘭現在擁有大約7噸鈽材料;同時,烏克蘭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製造出射程1000公里、可以打到莫斯科的彈道導彈。
《泰晤士報》的報道再次引發了震動,外交部發言人格奧爾基·蒂克希隨即發聲否認,“烏克蘭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我們不擁有、不發展也不打算製造核武器。”
冷戰結束30多年後,烏克蘭的工業能力大幅衰退,甚至到了極為驚人的地步,很多烏克蘭精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到現在,烏克蘭都沒有製造出可以投入實戰的彈道導彈,這在蘇聯時代是不可想象的。不過,即便如此,如果烏克蘭願意、敢於,製造出核武器並並不困難,烏克蘭擁有足夠的原材料和技術。
俄烏戰爭之所以特殊,美國等西方支持者一直控制援助力度,最主要原因就是俄羅斯擁有大量核武器。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海軍上將羅布·鮑爾的最新表態:“我絕對確信,如果俄羅斯人沒有核武器,我們早就跟他們交戰,在烏克蘭把他們扔出去了。”
烏克蘭政府也表態,對烏克蘭來說,收復全部領土、將邊境線恢復到1991年只是第二目標,第一目標則是獲得安全保障。至於這個安全保障是什麼,烏克蘭政府沒有再做解釋:要麼加入北約,獲得共同防禦機制保護;要麼再次擁核。除此之外,別無他路,烏克蘭不能接受再次被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