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約時報》援引知情人士訊息稱,美國科技巨頭埃隆·馬斯克及其旗下公司SpaceX,因未能遵守旨在保護國家機密的聯邦報告協議,目前面臨至少3項聯邦審查。審查分別由美國國防部監察長、空軍以及國防部負責情報和安全的副部長髮起。
【馬斯克被美國國防部調查】
馬斯克被調查,明面上的理由是涉及“安全隱患”。根據美國政府保密規定,馬斯克必須向國防部報告有關其私人生活和國外旅行及其他詳細資訊,但至少從2021年起,馬斯克便沒有遵守上述報告要求。美方因此懷疑其有洩露機密的傾向。
但實際上,馬斯克被調查極有可能是因為動了某些部門的“蛋糕”。在被特朗普任命為下屆政府的“政府效率部”負責人之後,馬科斯曾表示要將美國400多個聯邦機構,削減到99個,並暗示稱要削減至少2萬億美元財政開支,這無疑會觸動到某些相關部門的深層利益。
在此背景下,美國國防部和其他相關機構對馬斯克展開調查並不令人意外。但耐人尋味的是,馬斯克面臨審查之際,他的親密盟友,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並未發表任何言論。
有媒體稱,特朗普與馬斯克的關係,表面上看似和諧,但實際上卻暗流湧動。
在特朗普任命其內閣官員期間,馬斯克曾多次試圖插手,就在上週,馬斯克還曾與特朗普高階顧問當眾發生了激烈爭執,原因是兩人在內閣成員的任命方面意見不一。
此外,特朗普的一些忠實擁躉與馬斯克的關係也都不怎麼好。此前美媒就報道稱,馬斯克頻繁現身海湖莊園,已經讓那些在特朗普核心圈裡待得比他久的人士感到不安,他們認為馬斯克在過渡期間“越界”了。
【特朗普高階顧問鮑里斯】
更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歸根到底是一個商人,其自身利益與美國利益可能會產生衝突,對於一項標榜“美國優先”的特朗普,這一點顯然是難以容忍的。而且特朗普以強調個人領導力著稱,不容許任何人搶奪屬於他的“聚光燈”。馬斯克的高調作風和與其他政要的密切往來,無疑會觸碰特朗普的敏感神經。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的這種沉默態度,很難不讓人產生懷疑:特朗普是否有意借這次機會把馬斯克踢出權力中心集團。
一方面,馬斯克確實在許多領域為特朗普提供了支援,比如透過SpaceX的技術實力推動美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然而,從長遠來看,馬斯克的過度影響力卻對特朗普的權威構成威脅。
如果能夠透過政府機構的調查削弱馬斯克的地位,特朗普不僅可以擺脫潛在的“隱患”,還能借機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
【特朗普與馬斯克關係“暗流湧動”】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沉默也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公開表態支援馬斯克,可能被解讀為縱容其違規行為;反之,若站在政府調查的一邊,又會疏遠這一重要盟友。因此,特朗普選擇“袖手旁觀”,以靜制動,既避免了直接捲入爭議,又能透過調查結果達到自己的目的。
馬斯克遭遇聯邦調查的事件,無疑是美國政商交織關係的一個縮影。作為科技巨頭,他的創新能力和商業帝國為美國經濟及科技發展帶來了巨大貢獻;但同時,他的高調作風和權力野心也使其成為特朗普團隊嚴重的“不穩定因素”。
而特朗普,作為政治舞臺上的老手,深諳借勢之道。此番保持沉默,既是對馬斯克的試探,也可能是一次“釜底抽薪”的謀劃。
未來,美國政壇這兩位“雙面角色”的博弈將如何發展,值得持續關注。一旦調查結果對馬斯克不利,不排除特朗普會抓住機會進一步鞏固其政治資本;而如果馬斯克成功化解危機,他與特朗普之間的複雜關係或許將更加微妙。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兩虎相爭”的戲碼,註定會對美國的政商關係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