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前後數十輪談判之後,中歐貿易戰在近期有了“撥雲見日”的跡象,一向態度強硬的歐方可能選擇 “後退一步”。
據路透社報道,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蘭格日前透露,中歐雙方就取消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關稅一事,很快將達成解決方案。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蘭格】
雖然他並未披露具體協議細節。但作為自2014年以來長期擔任貿易委員會主席的重量級人物,蘭格的表態無疑具有相當權威性。
事實上,歐盟方面的“求和”並非偶然,而是諸多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中國的反制措施,精準擊中了歐盟“弱點”。在歐盟宣佈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後,中國迅速採取“精準反制措施”,針對歐盟乳製品、豬肉產品以及法國白蘭地等出口商品啟動反制調查。
其中歐盟乳製品產業不僅對歐盟經濟穩定至關重要,還直接關係到數百萬人的就業問題。
而對白蘭地的反制則更是針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關稅的主要推動者——法國。隨著出口受阻,法國白蘭地工廠員工多次罷工,要求政府取消對華電動汽車關稅。面對內部的經濟和民生壓力,歐盟顯然已經不堪重負。
其次,的上臺可能也是歐盟做出讓步的一大因素。此前特朗普曾多次喊話歐盟“交保護費”,否則就要對歐盟產品加20%關稅。
【特朗普多次喊話要對歐盟加徵關稅】
眾所周知,當前歐盟的經濟狀況在俄烏衝突的長期衝擊下,已經變得十分脆弱。在這種情況下,歐盟顯然無法承受美國的“貿易衝擊”。
而且,特朗普對電動汽車不太感興趣,還揚言要取消拜登政府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政策,這就把歐洲的電動汽車置於更難發展的境地。在這個關鍵時刻,歐盟如果與中國大打貿易戰,很顯然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再者,歐盟內部對於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一事,意見並不一致。比如德國就對此事多次表示反對意見。多年來,德國汽車製造商深耕中國市場,對華電動車加徵關稅一事,顯然會對德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地位造成嚴重打擊。
諸多因素之下,與中國合作並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是歐盟當前唯一的選擇。此次蘭格表態稱中歐可能就關稅一事達成解決方案,可能也是在給歐盟找臺階,為與中企達成共識做好鋪墊。
而對於歐盟的“被迫讓步”,加拿大表現得格外不滿。
【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弗裡蘭】
日前,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弗裡蘭表示“面對中國多方輸出的貿易壓力,美加完全處於劣勢,中國只有回到清朝,美加才有喘息之機”。簡單來說就是,現在的中國“不好欺負”了。
弗裡蘭的這番話折射出西方一些人對中國的真實意圖:他們希望中國繼續貧窮落後,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然而,如今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這種變化無疑打破了某些國家長久以來的優越感,讓他們難以適應,也倍感失落。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始終認為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會成為歷史發展的絆腳石。
歐盟的妥協更多是基於經濟現實的選擇,而中國的堅持則展現了一個崛起大國的堅定與自信。在全球經濟環境日益複雜的背景下,中歐合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雙方若能從此次爭端中汲取經驗,無疑將為未來的合作關係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而對於西方一些人那些依舊懷有“舊夢”的聲音,中國的崛起已然是不可逆轉的現實。21世紀的國際舞臺,不再是強權主導的叢林法則,平等與合作才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