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er Gepardkommandant”1月29日報道,德國提供的“獵豹”自行高射炮系統已經被烏克蘭廣泛用於防空任務,打擊無人機、巡航導彈和低空飛機。
“獵豹”自行高射炮於上世紀60年代研製,並於上世紀70年代服役。由於其配備的搜尋和火控雷達系統、火力、機動性、作戰成本效益,它仍在一線發揮作用。儘管該系統已經老舊,但仍然可以有效作戰,並被烏克蘭軍隊視為德國提供的最佳武器系統之一。
本文為“軍隊鑑定(Army Recognition)”網站釋出的介紹文章,本人翻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
“獵豹”仍然可以有效作戰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其配備的雷達系統:S波段搜尋雷達的探測距離可達15千米,Ku波段火控雷達可以精確探測和攻擊目標。一位前“獵豹”車長指出,其火控雷達可以鎖定快速移動的小型空中目標,從而具備對抗無人機的能力。儘管防空導彈系統的使用日益增多,但這一功能有助於保持“獵豹”自行高射炮的作戰能力。
“獵豹”的火力是其作戰能力的另一個因素。其配備的雙聯厄利空KDA35mm機炮每門射速550發/分鐘,總射速1100發/分鐘。發射的高初速彈藥有助於提高命中率,有效射程可達4000米。一份實戰記錄顯示,“獵豹”自行高射炮可以攔截並摧毀“見證者(Shahed)”自殺式無人機,這表明它具有快速反應能力。使用高射炮代替導彈可以實現低成本作戰,減少成本支出,同時保持摧毀多個目標的能力。
“獵豹”的機動性也有助於提高其作戰效率。採用豹1主戰坦克底盤,具備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由於最高行駛速度65千米/小時,可以進行快速部署。烏克蘭軍隊使用“獵豹”自行高射炮保護能源基礎設施和其他戰略目標,透過履帶式底盤和可全向旋轉的炮塔武器系統,將其快速部署到受威脅地區。
“獵豹”的可靠性還要歸功於其採用的豹1坦克底盤,強大的MB 838 CaM 500發動機,是一臺氣缸容積37.4升,10缸多燃料發動機,最大功率819馬力,能夠輕鬆跨越各種惡劣地形。為了在不開啟主發動機的情況下,保證雷達和火控系統的正常執行,“獵豹”配備了OM 314輔助動力裝置,從而提高了作戰效率。該輔助動力裝置核心是一臺戴姆勒-賓士4缸柴油發動機。
“獵豹”的成本效益使其成為持續作戰的可行選擇。由於防空導彈系統價格昂貴且數量有限,而“獵豹”自行高射炮則提供了攔截無人機的替代方案。烏克蘭空軍發言人尤里·伊納特(Yurii Ihnat)表示,“獵豹”自行高射炮能夠有效擊落俄羅斯無人機,且價效比突出。這種經濟優勢確保“獵豹”成為一種實用的防空系統。
烏克蘭不斷獲得“獵豹”自行高射炮,也增強了其作戰能力。2022年4月,德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52輛“獵豹”,後來又承諾提供15輛。美國還促成了約旦向烏克蘭提供30輛“獵豹”。此外,德國還從卡達回購多輛“獵豹”,並將其援助給烏克蘭。據報道,烏克蘭軍隊使用的“獵豹”自行高射炮狀況良好。為了保證炮彈供應,德國政府還委託萊茵金屬公司恢復生產全新35mm炮彈,以規避瑞士中立政策的限制。
儘管“獵豹”自行高射炮是冷戰時期研製的防空系統,已經年逾花甲,但它仍在俄烏武裝衝突中發揮積極作用,可以攔截俄羅斯“見證者-136”自升式無人機和巡航導彈。一個戰例就是在敖德薩附近的“獵豹”部隊連續擊落10架伊朗製造的無人機,展示了其攔截多個目標的能力。烏克蘭軍方稱,“獵豹”還擊落了一枚瞄準基輔發電廠的俄羅斯Kh-101巡航導彈。
隨著俄烏武裝衝突的持續,烏克蘭對“獵豹”及其類似防空系統的需求仍然很高。德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防空能力,確保更多的防空系統和穩定的彈藥供應。然而,包括導彈和鐳射系統在內的防空技術進步,最終可能會減少對“獵豹”等傳統自行高射炮的依賴。不過,在目前的作戰條件下,“獵豹”自行高射炮仍然憑藉雷達系統、火力、機動性、作戰成本效益,受到廣泛使用,併成為烏克蘭防空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譯者按: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瞭解“獵豹”自行高射炮的作戰效能。隨著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巡航導彈的大量使用,自行高射炮憑藉出色的獨立作戰、快速部署、持續作戰能力,地位再次得到提升。即使60年前開始研製的“獵豹”仍然具有一定的作戰能力,可見所有武器系統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不能一味迷信新型武器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