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是一類呢?因為目前市面上採用這種CPU和類似設計的mini PC數量急劇增多。如果你瞭解過以前的N5095(基於低功耗“Jasper Lake”架構/宣稱第11代)處理器,那麼對目前逐漸流行的新一代N95、N100、N200、i3-N300/305等應該也有所耳聞。
(英特爾N100處理器)
放在以前,像J1800、J1900、J3455、N3540、J4205、N5095等各種亂七八糟的J系列、N系列低功耗處理器不僅架構和普通桌面級酷睿、奔騰G、賽揚G等系列完全不相關,甚至名稱也非常混亂,因為它們自成獨特的低功耗架構體系(也歸類到賽揚J、賽揚N、奔騰J、奔騰N等系列/我們仍然保持叫它們“凌動”處理器的習慣)。所以如果你沒有系統地瞭解過這些處理器的家族發展史,那當任意一個型號出現在你面前,肯定是懵B的,就連我也常常分不清誰到底是第幾代的產物(這個代目和桌面酷睿不相關),或者引數特性上會有哪些本質的差異。
從第12代開始,桌面級酷睿Alder Lake架構引入“大小核”設計,是一次跨時代的變更,包括13、14代也是延續於此(甚至多數型號都是馬甲巢狀),英特爾也對原先的賽揚J、賽揚N、奔騰J、奔騰N等系列做了重新整合。一方面英特爾已經拋棄奔騰、賽揚品牌,繼續沿用這兩大家族沒有意義,另一方面整合後的型號及特性不會像之前那麼亂(雖然還是很多),跨完這個世代,消費者簡單學習瞭解一下就能弄清楚情況,只要不是預算極低,稍加學習就能上手。
全新一代N系列處理器其實就是12-14代處理器的“小核”部分!也就是E核(效能核大核是P核),基於Gracemont架構,並且只有兩大類,高階的系列冠以i3的名號,目前型號只有兩款,分別是i3-N300和i3-N305,它們擁有8個E核(小核),而低端系列其實就是奔騰賽揚,只是現在統一都叫“英特爾處理器”字首,型號包括最低端的雙核N50以及其他N95/N97/N100/N200這四款四核處理器,它們統統都是E核。
從第12代開始,英特爾逐漸拋棄傳統“預設主頻”的概念,而是更強調最大睿頻以及關係到睿頻幅度空間的TDP功耗釋放區間。這個很好理解,現在已經沒有人買CPU的時候還會參考“基準主頻”這個引數,並且關乎所有CPU頻率波動的關鍵限制因素就是功耗牆。也就是說,上表中N95/N97的效能不見得會比N100/N200弱,因為前兩者的功耗牆更高。但英特爾的TDP只是個參考值,廠商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增強或進一步限制CPU的效能發揮。
這一代N系列處理器可以支援DDR5記憶體,但意義不大,實際DDR4的產品價效比高些,更何況DDR4-3200的效能和DDR5-4800差不多。缺點是記憶體僅支援單通道,不利於核芯顯示卡的效能發揮。
N100的效能要比前代N5905/N5105強很多,同頻效能應該可以達到Skylake甚至略好的水平(也就是和6-10代的同頻效能差不多,因為它們本質都是Skylake)。多執行緒效能相對感人,4核的加成倍率還不到3,說明TDP已經嚴重限制了CPU的效能發揮。歸根到底不是CPU太菜,而是實力它不允許啊!2500pts左右的得分類似於7代桌面級i3水準。實際你會發現不同媒體對N100的效能描述差別可能非常大!這是因為不同廠商應用該處理器時提供了差別很大的TDP設定。R23多執行緒跑分低的機器可能只有2000pts,這時候只有N5095(15W)的水平,跑分高的機子甚至能到3200pts以上。
核芯顯示卡方面,新N系列家族搭配的英特爾UHD核芯顯示卡(Xe)與桌面級UHD710(16EU)/730(24EU)/770(32EU)等同源,只是頻率設定非常保守,以至於N95/N100核芯顯示卡效能都不如UHD710(16EU/1.30~1.35GHz),但編解碼效能依然極強,且遠勝N5095;具備基本的遊戲效能,綜合性能差不多近似UHD630這些經典型號,所以玩LOL、穿越火線這些肯定無壓力。
N95/N100的機子價格都不錯,多數預設就是雙網口配置,適合軟路由等使用場景。相比之下i3-N300的機型要貴將近一倍,雖然效能也接近翻倍,但價效比著實不高,要不是功耗低,否則1500元~2000元價位區間完全可以考慮AMD的低功耗銳龍或者英特爾自家i5-12450H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