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3 日訊息,執行長黃仁勳近年來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摩爾定律已死”。雖然英特爾和 AMD 高管持不同觀點,但谷歌近日公佈的一份報告,再次佐證了黃仁勳的觀點。
摩爾定律是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的經驗之談,其核心內容為:積體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在大約每經過 18 個月到 24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言之,處理器的效能大約每兩年翻一倍,同時價格下降為之前的一半。
1億柵極電晶體自 2014年28nm以來成本陷入停滯,並未下降
三維半導體整合公司 MonolithIC 3D 的執行長 Zvi Or-Bach 早在 2014 年就提交了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每電晶體成本在 28 奈米時已停止下降。
谷歌的 Milind Shah 在 IEDM 2023 的短期課程(SC1.6)中驗證了這一說法。他指出,自臺積電 2012 年量產 28 奈米平面工藝技術以來,1 億個柵極(gate)單位電晶體成本實際上有所增加,並沒有變得便宜。
上圖表明 1 億柵極電晶體成本並未下降
谷歌研究結果表明:“電晶體成本的增長(0.7 倍)在 28 奈米時停滯不前,並且在各代之間保持持平。”
業界對新節點的單位電晶體成本收益遞減的擔憂由來已久。在 7 奈米、5 奈米和 3 奈米不斷演進過程中,晶片製造工藝技術需要更復雜的晶圓廠工具,這些工具的成本高達數億美元(ASML Twinscan NXE 光刻機的成本為 2 億美元),讓前沿晶圓廠的成本達到 200 億至 300 億美元的水平。
不過,雖然晶片製造在過去幾年中變得越來越複雜和昂貴,但我們還是應該從更大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事實上,根據公司的 Milind Shah 在行業展會 IEDM 上展示的圖表,以 28 奈米為標準的 1 億個電晶體的成本實際上是持平的,甚至還在增加。
是什麼推動工藝演進?
儘管成本縮減停滯不前,但為什麼業界仍在推動電晶體不斷縮小,目標是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 1 奈米節點?答案在於系統級效益(system-level benefits)。英偉達™(NVIDIA®)公司首席科學家比爾-達利(Bill Dally)繪製的這張圖表就說明了這一點。
圖源:Bill Dally,伯克利 EECS,2022 年 11 月 30 日
這反過來又推動了 CPU 和 GPU 等領先計算裝置達到或超過微粒尺寸的趨勢。追求更小的節點,可以讓晶片上的元件整合得更緊密,從而進一步提高效能和效率。
下圖為Die(裸晶 / 裸片)尺寸趨勢:
圖源:AMD
遺憾的是,邏輯和儲存器(DRAM、NAND)的製造工藝截然不同。因此,它們在不同的晶圓上生產,無法透過微縮(scaling)實現整合。更糟糕的是,SRAM 位元格(Bit Cell)的微縮在 5 奈米節點時就已經停止了。
圖源:WikiChip
AMD 和臺積電似乎都瞭解這些趨勢,並在過去幾年中調整了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技術,以進一步提升計算效能。
圖源:Lisa Su 博士
圖源:臺積電芯粒(Chiplet)方案受追捧
芯粒英文是 Chiplet,是指預先製造好、具有特定功能、可組合整合的 Die 。
廠商為了最佳化成本和效能,將某些設計分解,即切成 chiplets,而不是使用前沿節點生產由單片矽製成的單片設計,更有吸引力。
客戶端領域
在客戶端計算領域,最典型的分解設計例項就是 AMD 的 Ryzen 桌上型電腦 CPU 和英特爾的 Meteor Lake 膝上型電腦 CPU,採用來自不同工廠的不同工藝製造。
資料中心領域
在資料中心領域,AMD 的 EPYC 資料中心 CPU 也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像 AMD 和英特爾這樣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當然可以仔細評估他們的設計方案,然後利用他們所掌握的最佳技術製造產品。
而對於規模較小的製造商來說,事情可能就沒那麼簡單了。
多芯粒設計
首先,multi-chiplet 設計往往比單片(monolithic)設計更耗電,因此並不是移動裝置的最佳選擇。
multi-chiplet 設計一項艱鉅的工程任務,雖然 MonolithIC 3D 等公司提供多晶片整合服務(最終使用先進的封裝技術,如英特爾的 Foveros 或臺積電的 CoWoS),但服務成本並不便宜。
第三,先進封裝技術成本高昂,而且即便有廠商願意掏錢購買,臺積電 CoWoS 封裝產能吃緊,顯然沒有餘力滿足其要求。
IT之家附上本文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