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奧本海默》中,當奧本海默第一次見證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巨大而刺眼的白光穿越了200英里的距離和層層防護,那一刻世界彷彿被抽離,人們見證了力量,也在思考這力量駛向何方。
爆炸聲到來之前,這個世界除了耀眼,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幾分鐘之後,衝擊波吹掉了觀測員臉上的墨鏡,原子能的力量開始讓人震動。
如同2023年,大模型已經“炸”了,但還要再等“幾分鐘”。3月份,「自象限」與幾家雲廠商溝通之後發現,那時的他們只知道時代要變了,但如何應對、如何改變,仍然處於迷茫之中。
但局勢會隨著動盪逐漸明朗,然後逐漸分化出了兩派:一派是以阿里雲代表的,有更紮實基礎能力的老派雲廠商,他們以雲的能力為核心擴充套件智慧化;另一派則是以百度云為首的,以大模型能力為抓手,試圖在變局中彎道超車。
但當所有人都在期待一場歷史性變革到來之時,雲計算作為最底層的基礎設施,變化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快。所謂的鉅變尚在等待,這輛已經行駛了二十年的列車,仍在原有軌道上以慣性的方式繼續加速度:
技術上,IaaS規模化效應在今年初顯,雲廠商們打起了“價格戰”;PaaS層的比拼從捲到了作業系統;SaaS公司開始揮刀向內,先革自己的命;行業格局上電信運營商市場份額異軍突起,“整合”還是“被整合”,成為了網際網路雲廠商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老選手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新選手瞄準機會蓄勢待發,原來的合作伙伴成為了對手。2023這一年,衝擊、破碎、重組,雲計算走向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也將邁入一個史無前例的新週期。
我們透過整理今年雲計算的十大關鍵詞,把脈數智化,坐待雲起時。
關鍵詞一:鏖戰MaaS
於整個雲計算行業而言,已經很久沒有能讓人如此興奮的事情了。
大模型激起了千層浪,從年初到年尾,阿里雲、百度雲、華為雲、騰訊雲、火山引擎,無論大小,幾乎主流的雲廠商,都在開始謀局MaaS。
3月,李彥宏在文心一言釋出會上提出,大模型時代MaaS將成為主流;4月,阿里釋出通義千問大模型的同時,張勇表示阿里雲已形成模型即服務(MaaS)、平臺即服務(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的三層架構;7月,華為雲以盤古大模型3.0和昇騰AI雲計算服務為基礎,推出L0-L1四層大模型架構,獨立對外服務;緊接著,火山引擎推出了“大模型商店+模型工具”的組合——火山方舟。
由於沒有主力模型,火山方舟下方集成了7個第三方主流模型,共同提供服務;9月初,騰訊釋出混元大模型,同時打造了大模型廣場以及精調工具箱。
相繼推出MaaS服務,這不是簡單的湊熱鬧,大模型重構了雲廠商向企業提供服務的方式,打破了IaaS、PaaS、SaaS的三層架構,作為底層能力或整合平臺,接入企業業務系統和資料,直接作為中樞大腦提供服務。
微軟Azure在4月份率先驗證了這條路徑的可行性,透過Azure提供OpenAI GPT3.5的核心能力,吸引來了一批新增客戶。微軟憑藉著ChatGPT把自己從一個“半死不活”的狀態拉了出來,Azure也子憑母貴,向AWS發起了挑戰。
作為OpenAI的獨家代理商,所有基於GPT4的MaaS服務都透過Azure完成,這將讓Azure快速獲得市場份額,甚至有反超AWS的可能;另一方面,透過訓練ChatGPT,Azure也快速、高強度地打磨出了自己的智慧化能力,成為了全球排名第一的智慧雲。
2019年的中國,國內移動網際網路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納德拉已經花10億美金“買斷”了OpenAI,提前坐到了AI的賭桌面前。
微軟給中國雲廠商打了個樣兒,由此引出了大模型對雲計算改變的兩條路線:一層是“AI for 雲”,即大模型作為一種新的載體,改變了原來雲廠商向企業提供服務的方式,也解開了SaaS輕量化和PaaS定製化之間的難題;另一層則是“雲 for AI”,即大模型的出現製造了算力新的需求缺口,雲算力的被重視程度陡然提升,過去的十年積累也在今日得以爆發。
前者挑戰的是雲廠商的創新能力,而後者則考驗雲廠商的積累。
但站在年底的節點回顧今年中國MaaS的整體情況,由於缺少了強有力的大模型作為支撐,MaaS空有服務形式而沒有核心,以及如何將大模型真正在產業中落地進而發揮作用,還處於探索階段。
關鍵詞二:雲原生(分散式)
2013年,Gartner曾提出過關於數字化轉型的雙模IT概念,模式1為穩態模型,為了最佳化那些確定性高、可預測的領域。模式2則為敏態模型,為了最佳化不確定的領域,應對需要探索以及實驗來解決的新問題。
▲ 圖源:Gartner
穩態和敏態問題是當下企業在轉型中的兩塊重要業務,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此前數年,穩態業務一般構建在主機中,要求絕對的穩定性,而敏態業務則需要不停適應變化,一般被構建在雲上。
在此基礎上,也衍生出了兩種上雲模式:一種是平遷上雲,成本低,也能保證資料的可控性,但同時可用性也低;另一種則是將底層架構徹底做雲原生化的改造,一次改造終身受益,但這也意味著成本高、週期長,很難有企業把伺服器暫停進行架構改造。
簡單舉個例子,平遷上雲好比將word文件上傳到網盤,可以和大家共享但無法同步編輯,這就是“上雲”的過程。而云原生則是在石墨中直接建立雲文件,不僅能雲上儲存不受裝置限制,同時也能實現更多功能,但也要面臨著,一旦石墨文件伺服器崩潰、被入侵或者賬號丟失,重要檔案便無法找回的風險。
簡而言之,基於雲計算架構下的構建各類應用,這種思路被稱為雲原生。
而中國過去的二十年,是“上雲”的二十年。
一方面,存量市場容量十分龐大。據信通院資料統計,我國截至目前企業上雲率僅30%,其中工業、交通、能源等傳統行業上雲率更低,約為20%左右,對比美國企業85%、歐盟企業70%的上雲率,差距高下立見。當然,這與中國企業基數龐大也有很大關係;
另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產生的“新資料”也在指數級地增長,企業對雲計算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逐步從穩態過渡到敏態。
▲ 圖源:艾瑞諮詢
前幾年,雲原生技術一直處在積累階段,直到今年大模型的到來,很多環節必須要實現雲原生和分散式,基於分佈部署和統一運管的雲,以容器、微服務、DevOps等技術的一整套雲技術產品體系得到了爆發式增長。
今年以來,各大雲廠商都在雲原生技術上進行了加碼,圍繞著雲原生資料庫、低程式碼開發、開發池化、微服務/無服務等技術重點發展,也讓雲原生技術成為今年雲計算的關鍵詞之一。
總的來看,雲原生技術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基礎資源,從容器到容器編排、服務彈性化、映象輕量化、環境標準化;第二階段則在應用開發層面,採用微服務架構,比如低程式碼開發平臺,既能輕量化地解決開發需求又能敏捷地滿足業務需求;第三階段則是24年後發展的自動化和極致彈性、無服務化的策略。
關鍵詞三:爭奪資料庫
雲計算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幾個階段。最早的雲廠商賣儲存和計算資源,比拼的是IaaS層的規模化、安全性和穩定性;IaaS同質化嚴重後,一度掀起了SaaS服務的熱潮,但由於中間層支撐度不夠,單個SaaS提供的服務能力有限;現階段,雲廠商又將火力集中在PaaS層,透過行業解決方案的形式深入企業數字化。
而在PaaS層的三大基礎軟體:資料庫、作業系統、中介軟體中,資料庫又是今年雲廠商爭奪尤為激烈的戰場,背後過招甚至超過了MaaS層的熱鬧。華為GaussDB與騰訊TDSQL在深圳寶安機場大屏廣告的兩邊各自較真;阿里雲PolarDB在今年幾乎打通了產品線,資料庫種類更加細分,螞蟻OceanBase在去年完成了核心產品“小魚”的打磨,今年正加速邁向商業化。
▲ 圖源:阿里雲官網
延續了上述所講的技術趨勢,雲原生資料庫是今年發展的重點,也與一些傳統資料庫廠商如達夢、金蝶等劃出了涇渭分明的分割線。
雲原生資料庫起源於Amazon,隨之受到了國內廠商的廣泛關注。在阿里雲瑤池資料庫峰會中,基於阿里雲原生資料庫Polar DB推出了一體化HTAP資料庫;騰訊云云原生資料庫TDSQL-C打榜TPC-C破世界紀錄;螞蟻集團雲原生時序資料庫CeresDB 1.0正式釋出;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v2將在中國區域上線。
從技術的角度來講,整個雲計算進入了“雲原生”時代,雲原生分散式一體的結構更能保證雲上使用的彈性伸縮、按需計費、智慧運維等功能,既能夠保證大型企業的高峰供給,也能夠滿足小型企業按需使用,降低運營成本的需求。
從行業的角度來講,雲原生2.0時代,帶動國產資料庫快速來到增量市場,雲部署和雲原生資料庫的快速發展,讓雲資料庫領域國內雲廠商優勢顯著。據統計,雲資料庫海外巨頭份額合計僅為18.4%。
2023年-2025年,是國產資料庫發展的下一個關鍵階段。一方面,要繼續在存量市場完成更全面的“去O”;另一方面,面對全新的技術,資料庫也發展出了更多型別,如為了降本的交易分析一體化的HTAP資料庫、圖資料、時序資料庫,以及為了適應大模型時代的向量資料庫應運而生。
從根本上,雲原生與大模型的關係,就像新能源與智慧化,雲智一體不是成本的最優解,而是AI發展的必要條件。
以今年爆火的向量資料庫為例,其被稱為大模型的“最佳拍檔”。向量資料庫本身就是大模型的“外腦”,外接向量資料後,大模型就有了記憶,能夠記住使用者對話的歷史內容,還能越過多輪對話進行分析、推理,並且隨時更新資料動態資訊;在一些細分領域,有了向量資料,大模型能瞬間被灌輸各種專業知識,劃定問題答案的範圍;在資料安全方面,透過向量資料庫的方式,企業可以完成本地化部署,大模型僅發揮分析處理的功能,而不會觸碰企業核心資料。
以解決大模型自身記憶力差、幻覺、實時更新慢、資料隱私問題為導向,向量資料庫一度成為國外熱門投資方向, Zilliz、Chroma、Qdrant等公司也在大模型熱浪中嶄露頭角。在國內,騰訊雲將向量資料庫升級至戰略方向,5月立項,8月正式上雲提供服務,11月功能升級,已經開始以產品化的方式交付向客戶提供服務。
更重要的是,我們將進入一個全面雲原生化的時代。不只是資料庫的雲原生,更多應該發生在應用的雲原生、基礎設施的雲原生中。雲原生資料庫是一個起點,也是撬動下一個時代的關鍵扳手。
關鍵詞四:IaaS規模化
IaaS層規模化效應,是從雲計算誕生的第一天起,所有云廠商都在等待的時刻。
這裡做一個基礎知識的普及,IaaS基礎設施及服務主要提供計算基礎設施服務,主要包括CPU、記憶體、儲存、網路、虛擬化軟體、分散式系統,企業無需擔心基礎資源供給只要專注部署自己的業務應用軟體,簡單地說,這是在賣硬體資源。
這種生意往往是門苦生意,舉個例子,建一座資料中心的單個成本是100萬(非真實資料),十座資料中心的單個成本是10萬,隨著規模的擴大,邊際成本會逐漸遞減,從而達到盈利的平衡。苦就苦在前期投入巨大、週期長,且要經歷一段高成本低利潤的階段,需要後方龐大的資金支援。
發展了二十年,IaaS層已經進入了十分成熟的階段,也就是行業內所講的“同質化嚴重”。早期上雲,比拼過穩定性和安全性,中期不同的廠商有不同的功能,後期功能幾乎被補齊,開始比拼效能。到如今這個階段,同質化嚴重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唯一可以打出差異的,就在規模和價格上。
而今年在雲計算行業大家達成的共識便是,“已經熬過了最苦的階段”。
以國內三大網際網路雲廠商資料為例:
從2009年成立開始至2020年,阿里雲在全球30個地理區域內運營著89個可用區,其中包括亞太各地域如香港、澳大利亞、印度、日韓等;美國及中東等區域。同時阿里雲CDN覆蓋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3200+全球節點。
據騰訊雲官方資料顯示,目前騰訊雲在全球27個地理區域運營著70個可用區。資料中心遍佈全球,已落地韓國、日本、印度、新加坡、美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泰國等眾多國家。此外,騰訊雲也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部署了超過2800個CDN加速節點,全網頻寬資源儲備高達200T+。
華為雲與夥伴在全球共27個地理區域運營65個可用區,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上線220多個雲服務、210多個解決方案,發展260萬開發者,雲市場上架應用超過6100個;聚合全球超過3萬家合作伙伴,其中解決方案合作伙伴已經構建超過8000個解決方案。
2021年開始,幾乎各廠商的資料中心規模到達了一個緩慢增長的階段,也意味著IaaS層規模效應初顯,而在規模化之下,帶來了兩個必然的結果:降價和邁入盈利,在後文中我們將詳細闡述。
關鍵詞五:價格戰
IaaS層規模化之後,對雲廠商最大的影響便是降本,客戶數量的累計、資料中心的鋪設,讓單個服務成本降了下來,而在雲計算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雲廠商們也透過降本,在市場上玩起了價格戰。
國內由阿里雲率先發起,準確地說,是由張勇發起的。4月26日,阿里雲宣佈史上最大規模的降價,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50%,儲存產品最高降幅達50%。
緊接著,京東雲、騰訊雲、華為雲、天翼雲也開始逐漸放出了降價訊息:
5月16日,騰訊雲宣佈對多款核心雲產品降價,部分產品線最高降幅達40%,降價政策將在6月1日正式生效;
5月23日,京東雲宣佈其全系核心產品開啟全網比價,承諾其全系核心產品的官網列表價均低於特定雲廠商官網對標的產品列表價格;
更早之前,華為雲透過給代理商提升返點回饋市場的方式,對終端客戶進行降價
“史上最大規模降價”、“最高降幅達60%”、“買貴就賠”、“618禮遇季”,這樣的“大賣場式”促銷,成為了最近兩個月雲廠商們的主旋律。
這次的“價格戰”與以往有所不同,AWS也曾多次降價試圖透過低價來擴大使用者數量,達到IaaS的規模化。
從2006年成立到2016年,AWS就已經經歷了52次降價,截止2020年5月,亞馬遜AWS一共降價82次降價。巔峰時期,AWS曾連續3年,每年降價12次。降價,正在成為AWS的家常便飯,也正是依靠著低價,AWS才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
▲ 圖源:AWS整理後資料
一時間,價格戰分為了兩個戰區:阿里雲和京東雲在2B市場上玩起了2C的大促,雙11、618的套路通通搬到了雲市場,0元試用新品、1元享受2年伺服器,大禮包優惠,都成了新花樣,而其本質上在於透過某一個低價功能,先吸引使用者使用,再進行持續的銷售和服務,帶來增值價值。
另一個戰區,是以騰訊雲和華為云為首的,利用代理商、服務商渠道滲透進公司。
華為雲今年以銷售驅動,重新規劃渠道,重視政企和大KA客戶。同時華為雲也在持續代理商政策。騰訊雲此前依靠價格優勢,會被代理商重點推薦給10-20人的小公司,而此次價格戰之後,所有廠商的價格優勢都將被抹平。
但花式降價背後,並不是簡單的“以價換量”,這次降價的核心產品,包括了新款迭代後滯銷的舊款伺服器機型,受使用年限的限制,硬體從出廠的那一刻就開始貶值。另一部分打折產品也為高頻、低毛利的產品,從而帶動低頻高毛利產品的銷售。
19世紀90年代末,剛進入中國的美孚石油公司為了開啟中國市場,曾想出過一個被納入管理學教材的經典方案——買一公斤煤油,送一盞煤油燈。
降價的本質也是如此,但價格戰也並沒有持續幾個月,基本在8月份就開始被叫停。
一方面大規模使用者的湧入,包括新需求的誕生對伺服器本身而言就是一種挑戰。而阿里雲今年幾次的連續崩潰,導致淘寶、閒魚出現的宕機,本就讓市場憂心忡忡;
另一方面,降價是持續性動作,但價格戰卻是階段性的。2B和2C的商業邏輯並不相同,靠低價獲取的使用者水分更高,後續轉化乏力,也倒逼著雲廠商不能單靠價格取勝,還是要找準長期的差異性。
受篇幅的影響,本篇整理了鏖戰MaaS、雲原生(分散式)、交戰資料庫、IaaS規模化和價格戰5個關鍵詞,下篇我們將繼續覆盤2023年雲計算行業的整體情況,包括邁過盈利難關、整合與被整合、國資化和政務雲、數字化深水區和出海,從技術到行業,從企業到市場進行全面梳理。
關鍵詞六:邁過盈利難關
首先需要宣告的是,邁過盈利難關並不是指所有廠商均開始盈利。原因在於每家雲廠商披露的程度不同,如騰訊雲的營收歸屬於騰訊企業服務業務中,並沒有單獨對外公佈資料,華為雲同理。且每個雲廠商各季度披露的資料維度不同,並不能以絕對的資料標準來衡量何為邁過難關。
但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中國第一、全球第四的雲廠商,阿里雲的盈利情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022財年四季報中顯示,阿里雲完成了首次盈利,2022財年,阿里雲EBITA利潤(息稅前利潤)為11.46億元,相較於2021財年虧損22.51億元有了質的飛躍,也是當時全世界除了AWS之外、中國唯一一家實現盈虧平衡的頭部雲廠商。
十三年堅持,方至盈利,阿里雲邁出的艱難一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著盈利的不容易,但同樣證明了一個好的趨勢已經開始。
但當時,大家並不確定盈利是曇花一現還是可持續性的開端,根據首次盈利後的財報資料來看,在經歷了一季度的波動期後,逐漸步入穩定期,阿里雲已經連續5個季度保持盈利狀態,前期利潤比較微薄,至今年Q3,與釘釘分離後,利潤情況有了一定改觀。
▲自象限制圖,圖中資料來源自阿里財報
盈利背後的核心是上文中所提到的IaaS規模化,以及近兩年雲廠商透過人員縮減等手段帶來的降本。
另一方面,從阿里財報來看,來自非網際網路行業的客戶收入佔比在逐漸攀升,目前已達到50%以上,付費使用者數量也逐漸攀升到了穩定區。
除阿里雲之外,今年百度雲在第一季度也完成了首次季度盈利,這一度被外界認為是百度智慧雲發展的關鍵節點,有人將他歸功於文心一言,也有人認為這是曇花一現,接下來的2023年Q2、Q3,百度財報中並沒有披露百度雲的盈利情況,但在Q3中,百度雲收入同比下降2%,李彥宏解釋道,原因是受到智慧交通業務的影響。
“相信雲業務將在四季度恢復正增長,而且這一趨勢還將持續。”百度智慧雲事業群總裁沈抖顯然對四季度百度雲增長充滿期待,在即將到來的四季報中,也將揭曉這個答案。
「自象限」觀察到百度雲目前的營收並不穩定,其單季盈利的原因與阿里雲或許有所不同。一方面百度雲本身在IaaS層的前期投入並沒有阿里雲巨大,更注重PaaS和SaaS層;另一方面,在文心一言剛剛釋出時期,市場對大模型的新鮮程度或許也是重大影響因素,但MaaS服務對整個營收的拉動作用,現在談還為時尚早。
關鍵詞七:整合與被整合
於整個行業格局而言,今年最大的變數並不來自於大模型,而是突飛猛進的運營商雲。
從市場佔有率來看,根據IDC資料顯示,2023年H1中國Top5公有云IaaS廠商市場份額,阿里雲排名第一、華為雲排名第二、中國電信在年初超越騰訊雲成為了第三,騰訊雲排名第四,AWS排名第五。
▲圖源:IDC中國,2023
另一方面,相比於網際網路雲個位數的增速,運營商雲的營收增速卻是一路攀升。據運營商前三季度報,只有中國聯通公佈了聯通雲收入367億元,同比增長36.6%。根據半年報,天翼雲收入459億元,同比增長63.4%;聯通雲實現收入255億元,同比提升36%;移動雲收入422億元,同比增長80.5%。
無論是從市場佔有率的突飛猛進,還是營收增速的一路狂奔,運營商雲們正以尖刀的姿態突襲,攪動著本就風雲變幻的市場。
以天翼云為代表的運營商陣營,憑藉著配合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對資料中心建設的需求,以及雲計算基礎設施、伺服器、網路的鋪設,在各個城市智算中心以及市、鄉、鎮等下沉區域全面佈局千兆網路能力,以5G網路為抓手,且運營商本身就具有政企客戶和渠道覆蓋,快速擴大了市場份額。
這對於整個IaaS層而言,本身是十分巨大的改變,如前文所講,在已經基本固化的市場格局中,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是新的訊號。但事實卻是,無論是對運營商雲還是網際網路雲而言,都並沒有產生多少本質的改變。
這也是為何我們並沒有把這一部分的關鍵詞取名為“運營商雲”的原因,其本質在於,運營商雲作為一種新的角色,與網際網路雲正在形成合作和融合,產生一種新的“整合與被整合”的模式。
運營商雲是整合者而網際網路雲是被整合者。
簡單而言,對於很多地方性的政府標的,運營商雲更有成本優勢也能完成一部分基礎設施,同時整合有相關經驗的網際網路雲廠商,承接其中的一部分業務。也就是說,在IDC的計算方式中,存在著交叉和重複計算,故而單純的市場份額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某國企採購方曾向媒體透露:“運營商雲中標並不是純粹的憑藉產品或技術能力,而是能以雲網安一體化的方式談一個總包,政府一站式採購,更省心。”
騰訊副總裁沈可也曾公開發言,認為運營商在網路資源、雲邊解耦上有明顯優勢,在大資料治理和物理網方面也有非常多的經驗和積累。
但下放到各個專案中,後起的運營商雲又要藉助網際網路雲廠商的地方作戰團隊,點對點的提供服務,阿里雲今年也提出了被整合戰略,這意味著當前的市場格局並不是盲目競爭,而是有價值的良性合作。
關鍵詞八:國資化/政務化
而運營商雲之所以能夠一路狂奔,離不開今年地方對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政務雲的大量需求。
政務上雲是近兩年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但同樣在2023年有了一定的積累後進入了增長期。
政策是第一驅動力。2023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釋出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框架,標誌著數字經濟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同時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規劃》中明確了數字中國的時間線,到2025年實現初步打通,且伴隨著“東數西算”戰略的逐步落地和實施,數字政府的打造也由南向北,由東向西,在算力普及後,或將迎來下一波大規模增長。同時,《規劃》進一步明確要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圖源:IDC中國,2023
這帶來了一些具體的變化,比如此前,政務雲多以專案制,某一個業務或者某一個領域,如交通、環境治理、城管等等,今年以來開始以城市為單位打造城市大腦,整體性的打造融合型政務雲,這對雲廠商產生了新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IDC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政務雲整體市場規模超過500億元,其中,政務專屬雲基礎設施市場達348.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1%;政務公有云基礎設施市場為9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7%;政務雲運營與服務市場為5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7%。
基礎設施先行的市場環境,給了運營商雲和華為雲更多的機會,憑藉著通訊基礎設施和伺服器、儲存等硬體裝置,可以形成軟硬一體互相兼顧的模式。
目前,政務雲已經成為了繼網際網路領域外的第二大細分市場,除雲廠商之外,浪潮、新華三、中科曙光等傳統IT廠商和系統整合商,也在競爭這塊市場。
而隨著雲與政務越來越近,網際網路雲廠商今年也在積極調整位置。阿里巴巴集團一拆六之後、阿里雲與智慧(雲釘一體)將獨立對外尋求融資,而後在Q2季度,阿里雲又與釘釘進行了進一步拆分,在Q3徹底將阿里雲獨立出來。
關於這樣的剝離眾說紛紜,多名分析師和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二連拆”的部分目的也是為了阿里雲能夠順利引入國資,一方面以目前阿里雲的體量,其他投資機構很難進入;另一方面隨著雲與政務越來越緊密的縫合,對雲廠商的把控也會逐漸加強。
當時,這一猜測目前還未有定論,不過或許2024年,即可見分曉。
關鍵詞九:數字化深水區
2020年,由於整個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催著企業必須加快數字化的腳步,從確定要數字化到探索數字化,再到形成一定的方法論,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可以說我們正一步步的邁入數字化的深水區。
深水區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從廣度上來看,行業開始從金融、網際網路蔓延至工業、製造業、農業等千行百業;二是深度上,業務由簡至難、由邊緣系統到核心系統一步步進行數字化改造;三是從大型企業到中小企業,從解決一個集中問題到解決N和零散的問題。
事實證明,即便數字化轉型已經推行多年,但在很多傳統行業,依然在使用“堆人力”、“用蠻力”等古早的方法解決問題。今年「自象限」曾走訪珠三角的一些製造業工廠,其中部分零部件裝備企業,仍然採用最原始的手寫記賬本,工具管理和流程協作仍然依靠口口相傳和手動歸類。
這類企業的數字化存在巨大的阻礙在於,由於工人文化水平,以及生產流水線的複雜多變,導致無論是線上的數字化管理,還是線下的自動化生產,改革起來都困難重重。
從2007年進入中國以來,雲計算便與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深深捆綁在一起,如今的雲廠商大部分也是網際網路公司的基因,阿里雲從電商、金融行業出發、騰訊雲以遊戲、音影片見長、華為雲則更重視穩定性和基礎建設。但近幾年,雲計算正與網際網路“解綁”,今年尤為突出的是在製造業、工業上的都有了一定的深入。
我們常說“隔行如隔山”,當雲廠商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後,開始向外探索,有著諸多挑戰。比如金融業對資料庫的效能要求最高,要求毫秒級響應、敏捷性等等,但這些高效能在製造業中或許並不重要,有人需要穩定,有人需要價效比,不同行業的需求千差萬別,這要將產品不停的重構。
另一方面,傳統行業之所以複雜,是因為要涉及到三個方面數字化:人的數字化、工具的數字化和管理的數字化,而通常雲廠商會選擇一個“小切口”切進去,一步步深化。比如釘釘便是從一個簡單的打卡場景開始,切進企業的OA系統,從企業內部管理到供應鏈管理,逐漸展開;企業微信則是從人的數字化入手,連線內部員工和外部客戶,為傳統零售業提供了新型的生意方式。
而這其中,最難的就是工具的數字化,工具的概念十分廣泛,工廠裝置、機器、一套套獨立而專業的作業系統,需要深入企業內部,與企業共同打磨,經歷量變的過程。今年,國家也在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小企業體量佔據了80%,中小企業的思路又完全不同。比如在大型企業中,層級分明、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數字化工具打造的思路是單點突破,將每個環節的效能發揮到極致。而到了中小企業中,往往一人身兼多職,這時需要融合性的工具,打造思路變成了讓一個人能夠幹更多的事情。
某SaaS廠商告訴「自象限」:“從大KA到中小企業,並不是簡單的把剛需功能拿出來,企業做削減,而是要根據他們的情況和環境,重做一套產品。這完全是兩件事。”
面對這樣的變化,雲廠商內部架構逐漸形成了“行業主建、區域主戰、政企業務獨立”的架構,華為雲由張平安領導、阿里雲由蔡英華(已離職)負責、騰訊雲也請來了李強帶隊,行業團隊負責積累行業經驗打造行業模版,區域團隊負責中大型客戶的服務,擊破落地中的具體難題,政企業務線獨立。
需要正視的是,千行百業的數字化是一片非常廣闊的星辰大海,也是未來二十年的重點,而今天我們僅僅站在這片大海的前灘,邁出了前幾步。
關鍵詞十:出海
2023年,是中國雲廠商出海的大年。
2022年底,多家海外企業曾向「自象限」提到,儘管當時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甚至百度雲和Ucloud都在吆喝著出海,但只有阿里雲在本地有海外公司真正可用的相應節點。
2022年,阿里雲在全球新增了6座海外資料中心,已在全球28個地域擁有86個可用區。相比之下,騰訊雲和華為雲仍處於基礎設施搭建階段,業務側感知不強。
直到今年,無論是產品同質化帶來的價格戰、還是網際網路公司對新市場的開拓,背後都直指國內市場逐漸飽和。而隨著電商、供應鏈、技術公司在今年紛紛走出國門,透過產業鏈外移和全球化資源配置實現降本增效,才加速了雲廠商出海的步伐。
資料顯示,2022年,中國整體雲出海市場規模達到257億元,市場增速為42.8%。2023年資料尚未公佈,但各方預測,增速基本與22年持平。
在雲出海市場格局中,外資背景雲廠商佔據主要份額。其中AWS佔據中國雲出海市場61.8%的市場份額,但從地域市場來看,外資背景的廠商主要經營歐美市場,而在東南亞、拉美、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區域,中國雲廠商無論在地域文化還是價效比而言,都有一定的優勢。
這也就是為什麼,東南亞地區常常成為中國雲出海的第一站。一方面,東南亞的文化、語言、地理位置、時差等原因,國內企業出海更方便,如電商產業在國內已經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出海屬於以高打低,自然帶動了雲廠商配套的出海服務;另一方面,東南亞等國家政策在逐步開放,雲廠商有更多機會做好本地化服務。
▲圖源:財經十一人
雲出海也逐漸從單純的技術出海走向服務出海。據「自象限」瞭解到,今年各大雲廠商都在全球不同的重點區域組建本地化的服務團隊,在本地合規、本地團隊和本地決策三個方面,全方位深入本地使用者瞭解企業需求,並透過在本地完善上下游生態,來建立壁壘。
目前,各廠商都在透過自己的優勢領域切入海外市場,比如騰訊雲制定了“3+1”戰略,從遊戲、音影片、短劇等領域入手,投資東南亞區域的相關產業公司,試圖形成合作生態圈。去年4月,騰訊雲在印尼的首個雲計算資料中心正式開服。2023年上半年騰訊雲在東南亞等國際市場保持兩位數增長,合作伙伴驅動收入同比增長66%。
華為入場東南亞則依然透過“5G+雲+數字化基建”的邏輯,一方面與東南亞各國政府合作建設標杆專案。另一方面則是帶中國軟體廠商出海,並與本地的IT服務、IT諮詢企業合作。資料顯示,華為公有云服務過去4年在東南亞增長20倍。據國際調研機構Gartner資料顯示,華為雲僅在泰國IaaS市場份額就為29.4%。
可以預見,2023年之後,中國雲出海的競爭和增長都將再進入一個新階段。
以上,我們透過梳理了2023年雲計算的十大關鍵詞,覆盤了整個2023年雲計算的情況,這中間有的趨勢剛剛開始,也有一些趨勢剛剛結束。
無論如何,2023年都是雲計算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今年的努力與沉澱,在2024年-2025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也會持續逐步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