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賽博時代
RTX 4070 Ti SUPER是截止目前NVIDIA釋出的唯一一款Ti和SUPER都有的雙重字尾的顯示卡,從型號上來說它位於RTX 4070 Ti和RTX 4080之間。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顯示卡評測。
本次釋出的SUPER系列共有三張顯示卡,而這張RTX 4070 Ti SUPER也是唯一一張與原型卡價格相同的,均為6499元。雖然RTX 4070與RTX 4070 SUPER國外價格也相同,但受到匯率影響,國內仍然貴100元。
至於這張Ti SUPER的效能如何,從理論上的CUDA數量來推演的話,它更接近於RTX 4070 Ti,但本次我們測試的為iGame火神系列,在做工用料上更好一些,Boost頻率也更高一些,具體結果可直接檢視下面的測試成績。下面先來看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整體外觀。
1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概覽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本次的配件堪稱豪華。除了螺絲刀、8pin*2轉16pin的電源線,還有一根燈光同步素材上傳線、顯示卡支架、iGame燈光元件以及iGame Vulcan智屏及其元件。
RTX 40系的火神顯示卡顯得更為現實,是那種鋼筋混凝土構築起堡壘的“現實”,整體色調採用黑白灰,恰如人們最堅實的依賴。
而智屏本身與這種堡壘樣的外甲,其實風格稍顯不搭,但細想想,在後賽博時代,雖然大家都見不到藍天白雲,但卻隨處可見由螢幕構建的“燈光牆”,也就能理解了。並且本次智屏的升級,不再侷限於翻折,而使用USB線連線至電腦,可擺放在任意位置。
後賽博時代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少了許多強烈碰撞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以黑白灰為主,少量彩色光源點綴的躺平生活。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整卡的尺寸為336.9×144.5×60.1mm(不含擋板),雖然從型號上來說,它屬於一張中高階顯示卡。不過這個火神的尺寸依然稱得上“巨無霸”等級。
這張顯示卡外甲的設計雖然整體以深灰色“混凝土”風格為主,但依然能看出其中的“鋼筋”元素,賽博堡壘不僅停留在寓意上,整體設計也十分貼合。
散熱方面,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整體採用了旋渦(Vortex)散熱器,三個100mm的大直徑風扇作為主動散熱,全新“聚風鐮環”扇葉是本次改進的關鍵,升級加固的葉片環環相連,能提供最大程度的散熱效果。風扇採用雙滾珠軸承,柔滑順暢,解釋耐用,大幅延長使用壽命。
再來看一下背板,從右側鏤空的背板能看到大量散熱鰭片以及熱管,這款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同樣採用了較短的PCB板,以滿足散熱鰭片的整體散熱效果。
在內部散熱模組上,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採用導流型鰭片,它擁有更大的間隙,因此更利於風流進入,該設計最早用於高單價的伺服器中,如今用於顯示卡上為玩家提供更優的導熱效果。共採用4根6mm+2根8mm的熱管配置堪稱豪華,“迴流焊”工藝使熱管與鰭片貼合更緊密,最佳化散熱效能。
而內部採用了真空冰片技術,超扁平的密閉腔體內充冷凝液,吸收熱量後透過相變原理散發熱量,真空密閉腔體與熱管及鰭片合為整體,散熱效能更好。
影片輸出介面上,依舊採用了HDMI 2.1 + DP 1.4a*3的四介面設計。HDMI 2.1可支援4K 120Hz HDR、8K 60Hz HDR。
在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上依舊有七彩虹獨特的一鍵超頻機械按鈕,反饋力度和確認感更明顯。開啟一鍵超頻按鈕後的頻率為2685MHz;關閉超頻按鈕後頻率為2610MHz。
本次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開啟一鍵超頻後的整卡功耗為310W,採用單16pin的輔助供電,建議電源為750W及以上,邊上的則為燈光同步線介面。
2 iGame Center軟體及iGame Vulcan智屏
目前iGame Center經過了幾次改版,現在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功能。
軟體首頁會顯示詳細的硬體引數資訊,七彩虹家的產品也能夠準確識別出來。另外在右側還有個AI算力測試參考的算力測試,整體的測試時間比較短,只有一個百分比進度條,大家可以當做娛樂嘗試看看。
燈光方面,由於此次我們採用了iGame Family,所以整機的燈光都可以聯動調控,而如果想單獨調節顯示卡的話,選擇上方的選項卡切換即可。
在硬體調控的超頻選項一欄,玩家可以嘗試手動超頻。不太熟悉的玩家切記,超頻只宜一點一點微調,切不可一口氣拉滿。
新版的iGame Center還支援開啟監控視窗,不同風格則對應七彩虹家不同系列顯示卡。Vulcan火神系列則是較為硬朗的金屬風格。
不過要注意的是,開啟OSD監控會消耗一小部分顯示卡效能,玩家可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酌情開啟。
Vulcan系列最大的亮點要屬iGame智屏了,在軟體中更是單獨為智屏分了一覽,使用者可以自行擷取800*216px尺寸的圖片或GIF上傳到軟體中,也可以從軟體裡直接下載網友製作的。
如果打算自行上傳,記得連線包裝內附贈的素材上傳線,否則會非常慢或者卡死。
配件中的iGame Vulcan智屏和iGame Vulcan燈光元件都是可以只是熱“吸附”的,即便機器已經開啟,將配件直接吸附在金屬觸點中,也會直接亮起來。
除了吸附方式,iGame Vulcan智屏還有一個USB的延長底座,只要插入主機板上的USB插槽,智屏可以擺在任何地方,比如桌面、機箱、顯示器上,增加觀賞性和實用性。
3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架構淺析
本次釋出的GeForce RTX 40系顯示卡由全新的NVIDIA Ada Lovelace架構打造,採用TSMC 4N NVIDIA定製工藝,旗艦核心AD102達到了的760億個電晶體,而在RTX 30系顯示卡中為280億個。
與上一代NVIDIA Ampere相比,NVIDIA Ada Lovelace在相同功率下,具有2倍以上的效能提升,最高可達到90-TFLOPS的著色器資料吞吐量。
本次釋出的RTX 4070 Ti SUPER共有8448個CUDA核心,提供了44-TFLOPS算力;66個第三代Ada RT Core擁有102 RT-TFLOPS;264個第四代Tensor Core可提供706 Tensor-TFLOPS(AI TOPS)。
RTX 4070 Ti SUPER的L2 Cache容量為48MB,頻寬為672 GB/s。NVIDIA官方也特別表明了L2 Cache的重要性,我們以兩張圖來簡單說明L2快取的作用。
在真正的GPU中,核心是所有計算發生的地方,而這就是L1資料快取的作用所在。每個SM都有一個超低延遲的L1資料快取,緊挨其處理核心,使L1成為GPU尋找資訊的首選。然而由於L1快取需要離核心非常近,不可能非常大。
如果在L1快取中找不到核心計算所需的資料,GPU將在L2資料快取中尋找。這個視訊記憶體系統位於GPU晶片上,並透過一個非常高速的橫樑系統連線到所有的GPC(圖形處理叢集),每個GPC包括多個SM。如果在L2快取中找到了資訊,那麼GPU就挑出這些資料並將其放入核心。
如果在L2快取中找不到資訊(被稱為快取缺失),那麼GPU將透過視訊記憶體介面在VRAM中尋找。這在整個GPU儲存子系統中產生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並降低了效能和功耗效率。
更多詳細的引數,我們為大家總結出了一張表格,可以看到從各方面的規格來說,這張RTX 4070 Ti SUPER更接近於RTX 4070 Ti,距離RTX 4080還有一定差距,不過相比RTX 4070 Ti提升多少,還要看我們後面實測的結果。
另外最主要的價格方面,這張RTX 4070 Ti SUPER與RTX 4070 Ti相同,都是6499元。依然是加量不加價,下面我們直接看測試成績。
4 測試平臺簡介
首先介紹一下測試平臺,為了保障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的效能發揮,我們的平臺依舊採用了iGame Ultra Family全家桶。
下面還是來看看本次評測的顯示卡引數,目前最新的GPU-Z為2.57版本,引數識別較為詳細。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擁有8448個CUDA,Boost頻率為2685MHz。雖然此次沒有公版顯示卡,但NVIDIA給出的官方Boost頻率為2610MHz。
採用16GB GDDR6X視訊記憶體,位寬為256bit,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RTX 4070 Ti SUPER整體規格更貼近RTX 4070 Ti,但位寬與RTX 4080相同,所以整體的頻寬也要更高。光柵單元和紋理單元為96和264。
5 理論效能測試
本次測試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主要對比它的上下型號,RTX 4080以及RTX 4070 Ti。
下面先進行的是用來衡量顯示卡DX11理論效能的3DMARKFS套裝:FS,FSE,FSU三者分別對應顯示卡在1080P、2K、4K的理論效能,取顯示卡分數實際測試結果如下:
在FS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其中FS提升13%;FSE提升15%;FUS提升13%,綜合提升14%。對比RTX 4080,綜合成績相差11%左右。
而在針對DX12環境下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較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TS提升14%;TSE提升16%,綜合約為15%。對比RTX 4080,綜合成績相差11%左右。
PortRoyal是3DMARK中專門針對光追效能的測試項,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較RTX 4070 Ti的提升約為18%。對比RTX 4080,相差10%左右。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3DMARK中新增的一些具體應用場景的測試。
Speed Way這項測試結合了實時光線追蹤和傳統渲染技術來測量顯示卡效能。場景含有光線追蹤反射、實時全域性光照、網格著色器、體積照明、粒子和後處理效果。所以SW的測試基本可以看做次世代3A遊戲基準。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對比RTX 4070 Ti,從1080p解析度到4K提升依次為:25%/25%/24%。由於RTX 4070 Ti並不適合8K解析度下執行,所以8K成績僅供參考。
最後是DLSS 3的相關效能測試。這一項測試更偏向實際的遊戲幀數跑分,所以整體基數較小,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的綜合提升依然在15-20%左右。
從整體的理論測試成績來看,傳統的FS/TS/PR三項測試,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綜合提升約為16%左右;相比RTX 4090的差距在11%左右,而最新的SW綜合測試也基本呈現相同的結果。
6 常規遊戲 效能測試
由於本次RTX 40系加入了DLSS 3新技術,所以後面會進行單獨測試,這裡依然選擇主流的幾款3A大作進行遊戲效能對比。
首先我們測試了近期非常熱門的《幻獸帕魯》,這款遊戲自帶DLSS,所以N卡要更輕鬆一些。另外遊戲雖然採用了虛幻引擎製作,但目前EA階段遊戲內容整體還是比較糙的,所以對於顯示卡的要求並沒有很高。
我們選擇最高畫質進行幀數實測,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即便在4K解析度下都能達到百幀以上較高的幀率,不過此類模擬建造類遊戲,會隨著世界內容的增多逐漸變卡,所以以上測試成績僅供參考。
《幻獸帕魯》遊戲共有5個畫質檔位,其中最高和最低差距較大,主要區別在於光線渲染、抗鋸齒和植被,在材質和貼圖方面差別較小。
接下來便是一些老朋友,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中,其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提升較為明顯,從1080p到4K解析度分別提升11%/12%/15%。
在《刺客信條:幻景》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1080p提升10%;2K提升14%;4K提升16%,綜合提升13%。
在《無主之地3》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1080p提升17%;2K提升20%;4K解析度提升21%,綜合提升19%。
《光明記憶:無限》的光追測試軟體是獨立於遊戲的測試工具,比遊戲中用到的光線追蹤技術更多,測試條件為“RTX最高/DLSS質量”。
效能方面,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1080p提升14%;2K提升14%;4K提升17%,綜合提升15%。
在另外一款國產遊戲《邊境》的跑分軟體中,情況基本與《光明記憶:無限》相同,測試條件均在“RTX最高/DLSS質量”下進行。
在《邊境》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相比RTX 4070 Ti的提升分別為:1080p提升14%;2K提升15%;4K提升15%,綜合提升15%。
在“遊戲測試標杆”的《賽博朋克2077》中,由於增加了最新的光追超速模式,成績比較多,我們分別對比不同模式下的幀數。
可以看到在4K解析度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即便是超級畫質模式也僅能達到60幀的流暢水準,但光追超級模式與之相差的並不多。而在2K解析度下光追超級模式也能達到接近百幀的流暢水準。作為一款以光影效果見長的次世代遊戲來說,著實難得。
不過該測試中並未開啟DLSS 3,後面將有更詳細的DLSS 3對比測試。
從上至下依次為超級畫質/光追超級/光線追蹤:超速模式。可以看到光線追蹤:超速模式相比光追超級更貼近於真實效果。它模擬了真實的光線路徑,其實相比之前的光線追蹤模擬了更多光線在不同表面的反射,完整的計算出了場景的真實光照,避免了上一代光追中出現“死黑”的情況。
另外《賽博朋克2077》更新了DLSS 3.5,支援光線重建技術。在上面的測試圖中不難發現,光線重建能夠更加精準的計算出反射部分的效果,接近於亮面金屬表面的反射中,未開啟RTX能夠看出畫質明顯的區別,不再贅述。重點在於DLSS 3.5的開關效果,除了廣告牌上所顯示的內容更清晰外,放大後能夠看到遠處電線以及工業區建築的細節外觀。
7 DLSS 3效能測試
截止目前,超過500款遊戲和應用已支援 RTX 技術。
其中《龍之信條 2》、《灰區戰爭》、《半條命 2》RTX 版、《地平線:西之絕境》、《層層恐懼》、《人中之龍7外傳:無名之龍》、《人中之龍8》、《納克園:最後的樂園》、《Pax Dei》、《星際礦工》和《王權與自由》均將支援 DLSS 3 技術,其中有些遊戲將在今年釋出,有些遊戲則將在今年更新對 DLSS 3 的支援,為配備 GeForce RTX 40 系列顯示卡的遊戲玩家帶來前所未有的效能和更高的影象質量。
本次DLSS 3增加了1% Low FPS和延遲的測試,1% Low FPS則是將一段時間內的幀數從大到小排列,取最小的1%出來,再對這1%的數求平均值。
本次我們分別對《賽博朋克2077》,在三檔畫質下進行了DLSS 3的幀數測試,所有檔位均開啟DLSS質量記錄幀數。
可以看到在2K解析度下,即便是光追超速模式,開啟DLSS 3後依然能達到88幀的成績,完全達到高幀率的流暢標準。
另外DLSS 3技術主要針對於CPU瓶頸的遊戲,所以也能夠看到在越低的解析度,幀數提升越大,其中光追超速的1080p解析度能夠達到55%左右。
《星空》在1.8.86大版本更新後,加入了DLSS 3,整體來看效果非常好,即便在4K解析度下也能夠達到112幀的流暢水準。
其中1080p解析度下DLSS 3相比DLSS 2提升達到57%;2K解析度提升52%;4K解析度提升39%。
《地平線5》也是顯示卡測試的老朋友了,其出色的最佳化讓很多入門級產品都能跑出較高的幀率。在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也有較明顯的體現。在3種解析度中,開啟DLSS 3相比DLSS 2的提升分別為39%/27%/10%。
最後我們也測試了《巫師3:狂獵》,這款遊戲在加入了光線追蹤後,對於配置的要求直線上升。
其中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在2K解析度下,開啟DLSS 3相比關閉DLSS,提升達到了108%;相比DLSS 2的提升也達到了52%。另外在開啟DLSS 3後會強制開啟Reflex Boost,能夠大幅減少畫面延遲。
8 生產力工具測試
V-Ray
在生產力工具上,我們測試了最新版本的V-Ray渲染器,選擇使用GPU渲染的CUDA測試和RTX測試,成績如圖。
Blender
Blender是一款專業的三維渲染軟體,目前推出了固定的benchmark跑分軟體,省去了安裝軟體下載素材的麻煩。軟體會自動渲染測試monster/junkshop/classroom共三個場景。
上圖為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顯示卡得分,分別為3777/1802/1903分,平均2494分。
D5渲染器
D5是一款國內實時光線追蹤渲染器,支援多種建模軟體直讀,包括SketchUp、3Ds MAX、Rhino、Revit、Archicad、Blender、C4D等。目前也已經支援DLSS 3,下面我們分別看看幀數和功耗的情況。
選擇軟體自帶的預設場景【簡約客廳】
在實時幀數表現上,由於D5採用實時GPU渲染,所以壓力全在顯示卡。可以看到在4K解析度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也是PPT的狀態,僅有18幀。而開啟DLSS 3後,幀數提升可達到256%左右,非常暴力。
功耗方面,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的TDP為310W。關閉DLSS的情況下,實際平均使用功耗為246W,而在開啟DLSS 3後,功耗僅有218W。更低的功耗,更高的幀數,DLSS 3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也是更必要的技術加持。
9 ON1 Resize AI 2023測試
本次測試新增了ON1 Resize AI 2023的測試,它是一款AI影象修復軟體,包括圖片縮放,內容填充等功能,同時它也可以作為PS等軟體的外掛形式存在,非常方便快捷。
測試選擇NVIDIA提供的5張高解析度圖片進行,我們將在原圖片的尺寸上直接放大200%,可以看到放大後的圖片尺寸已經達到了12000×8000。
由於該軟體僅有文字日誌記錄時間,為了方便觀看,我們進行了表格整理。使用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進行AI計算後,5張圖片最終用時37664ms,即37秒左右。
放大後使用NVIDIA ICAT進行對比,左側為使用ON1 Resize AI 2023進行放大200%的圖片,可以看到在車胎部分的編碼明顯比原始影象更清晰。
AI對於日常生活的應用的確更加方便,在我們以往的認知中,圖片尺寸放大必然會損失質量。但經由AI的加持,反而更清晰,這對於老照片的修復,起到了更加便捷的作用。
10 AIGC測試
AI時代不知何時已經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小到文字改寫,大到各種生成式AI。此前我們已經測試過Stable Diffusion的AI繪圖能力,不過目前NVIDIA推出了全新的TensorRT外掛,可以充分呼叫Tensor算力,下面我們來測試一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在這方面的效能表現。
【注:所有測試預設開啟xformers最佳化方案】
首先是較為基礎的SD1.5模型測試,在SD1.5中模型的輸出解析度為512×512和768×768。我們將匯出【TRT】引擎,並記錄使用預設模型渲染,以及【TRT】模型渲染的批次時間。
根據NVIDIA提供的統一引數進行輸出,以便記錄結果。其中取樣方式為:Euler a;取樣步驟:50;Batch Count:10
由於此次測試模型更新,所以僅對比已釋出的三款SUPER系列顯示卡
第二次測試為的SDXL模型測試,SDXL模型將在1024×1024解析度進行訓練,相比SD1.5來說影象大了2倍,它可以提供更準確的關鍵字匹配,從而獲得更真實的結果。但由於更高的原生解析度和模型複雜性,SDXL模型的計算強度明顯更高。
我們按照相同的引數進行設定,但尺寸規定為1024×1024,下面看看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的表現如何。
在更復雜的模型中,TensorRT引擎的優勢愈發明顯。而相比沒有使用TRT引擎的預設模型,幾乎可以領先一個級別的顯示卡,而在出圖速度上RTX 4070 Ti SUPER基本位於三張顯示卡的正中間。
生成式AI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可以讓沒有繪畫功底的人,獨立創作出一幅不亞於藝術家的作品,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生活中的藝術家。
11 RTX 影片超解析度(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測試
目前RTX 影片超解析度(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已經在部分瀏覽器中進行測試,首先玩家需要更新到NVIDIA最新驅動,在NVIDIA控制面板中的【調整影片影象設定】可以看到最新的RTX 影片增強超解析度。
RTX 影片超解析度是 AI 影象處理的突破,它超越了傳統的邊緣檢測和特徵銳化技術,極大地提升直播影片內容的質量。
開啟RTX 影片超解析度不僅需要最新版驅動,還需要使用RTX 40或30系列GPU,並且幾乎適用於Google Chrome和Microsoft Edge瀏覽器中的所有影片內容(瀏覽器也需要更新到最新版本)。
開啟後,目前已知的開啟YouTube或者B站,都可以享受到RTX VSR效果的加成。
如果不確定,在全屏播放影片時,可以開啟任務管理器,看到GPU負載增加,即為開啟成功。
我們開啟YouTube隨意觀看影片,在開啟RTX VSR後,可以清晰明顯的看到水下珊瑚的質量明顯提高,邊緣更為清晰,並且極大減少了失真現象。
(點選放大檢視原圖)
在下面這幅圖的對比中,可以明顯看到開啟RTX 影片超解析度後,鬍鬚明顯更順滑,已經看不出馬賽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RTX 影片超解析度在低解析度下效果會更明顯,如果本身觀看的影片為1080p或2K以上,則基本很難看出區別。
這對於一些網速不夠快,只能看低解析度影片的使用者,或者影片片源本身不夠清晰的情況,幫助非常大。
12 溫度及功耗測試
功耗測試中,我們選擇FurMark軟體進行拷機測試,並採用GPU-Z檢測溫度,功耗僅計算顯示卡自身。
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這張顯示卡透過20分鐘左右的拷機測試,溫度在63℃左右,熱點溫度在77℃左右。
遊戲動態功耗測試
本次我們在拷機測試中最大板載功耗為310W左右。不過由於不同遊戲負載不同,GPU的實際功耗是動態變化的,類似於FPS隨時間的變化,RTX 40系列很難觸及功耗牆。
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 3A遊戲平均功耗
在實際的遊戲功耗測試中,我們選擇《光明記憶:無限》自帶benchmark,光追最高、DLSS質量、2K解析度,來拉滿顯示卡的效能極限,檢測我們實際應用場景的功耗。
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平均功耗為248W,在實機測試中,基本達不到310W的峰值功耗。
13 80級水準 暢玩4K 3A遊戲
本次RTX 4070 Ti SUPER的升級之處在於加量不加價。我們這篇評測的時間較晚,相信大家也大致瞭解RTX 4070 Ti SUPER的效能,雖然市面上大部分卡的成績更接近於RTX 4070 Ti,但這張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明顯要高出很多,大部分時間處於RTX 4070 Ti和RTX 4080之間,有時則更接近RTX 4080。
此前我們說過,RTX 40系顯示卡從70級開始,效能斷檔比較嚴重,6499元的價格依然適配2K解析度。而RTX 40 SUPER系列釋出之後,效能整體再提升了一個臺階。
以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為例,在傳統3A遊戲中,4K解析度達到百幀基本不成問題,最佳化好一點的如《極限競速:地平線5》,更能達到電競級幀率。
而在光追遊戲中,4K解析度下也能達到流暢效果。可以說這張RTX 4070 Ti SUPER已然有了80級別的水準。
除了遊戲方面,這張RTX 4070 Ti SUPER同樣擁有16GB大視訊記憶體,在內容創作和AI方面也完全可以勝任。
在效能之外,iGame Vulcan智屏也給了玩家更多創造性,擺在顯示器前可以隨時監控顯示卡工作狀態,不用在軟體中檢視詳細引數,實用性爆棚;DIY上傳自己喜愛的動畫,擺在桌面更具觀賞性,且線材的柔軟度和長度(1.7m左右)都足夠,無需刻意走線,十分方便。
目前iGame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Vulcan OC 16GB已經上架各大電商平臺,有興趣的不妨前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