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美國政府對本土是否還具備尖端晶片製造能力感到極度焦慮。
媒體上充斥著美國在晶片製造方面落後於人以及不再具備生產尖端晶片能力的報道。這種焦慮一方面源於與中國競爭的地緣政治擔憂,另一方面是美國似乎真的失去了生產晶片的能力。
D2D諮詢創始人Jonathan Goldberg認為,這個問題主要是經濟問題而非技術問題。也就是說,當下的仍具備生產尖端晶片的能力,只是從經濟角度看,這門生意並不划算。
英特爾在晶片製造領域擁有最好的裝置並且積累了深度的行業認知,只是他們無法以盈利的方式生產18A、3nm晶片。
現階段,美國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如果因為爆發軍事衝突卻無法自主生產尖端晶片,且臺積電停止為美國生產晶片,或將直接威脅國家安全,對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
此時英特爾需要多長時間能夠恢復自主生產晶片的能力?假設政府願意投入足夠的資金,則生產流程會迅速恢復。因為恢復生產的早期階段,英特爾的良品率將非常低,而政府如果能彌補這一部分損失,以固定的價格購買只有5%-10%良品率的晶圓,就可以讓英特爾有“喘息”的機會,以此進行工藝的最佳化。
在半導體行業,產量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只要能承受住生產大量不良晶圓的成本,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經驗最佳化工藝,以此提高良品率。
臺積電崛起的敘事是,英特爾錯過了移動市場的機遇,使臺積電成為了手機制造商的首選代工廠,這推動了臺積電的產量大幅上漲。完成資本及技術的原始積累後,臺積電的迭代速度是其他生產廠商無法比擬的。
臺積電的崛起還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的直接補貼,另一個常被忽視的是新臺幣帶來的間接補貼。
新臺幣表面上是自由浮動貨幣,但如上圖所示,在過去20多年裡,它似乎一直與美元掛鉤。經濟學家Brad Setser進行了大量關於臺灣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臺灣透過強大的貨幣管理政策來保持競爭力。
在一段時間內,美元大幅升值,就意味著新臺幣的購買力會相應下降。以《經濟學人》的“巨無霸指數”為例,藍色線條代表新臺幣。
這個圖表直觀地展示了一種貨幣相對於美元是升值還是貶值。如圖所示,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新臺幣相對於美元的購買力一直在穩步下降,而這個時期正是臺積電崛起的時期,這種貶值始於亞洲金融危機,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劇。
這為臺積電提供了一筆巨大的、間接的補貼。他們可以支付員工在臺灣具有競爭力的工資,但實際上遠低於美國同行的工資。
臺積電的營收是以美元計價的,但員工的薪水是以新臺幣支付的,這種折扣已經持續了幾十年。通常認為貶值的貨幣能為廠商在出口產品的時候,提供比競爭對手更有價效比的價格。但臺積電把這種優勢用於打造公司龐大的人才庫。
一些研究報告顯示,新臺幣相對於美元的匯率被低估了約30%。因此,臺積電表示其在美國建設工廠進行生產的成本將比其在臺灣生產的晶圓成本高出20%至30%,這並非巧合。
瞭解臺積電是如何取得成就的非常重要,臺積電管理層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們將貨幣優勢投入到人才團隊建設中,而不是將其浪費在與核心業務關無關的一些收購上。
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面對臺積電,其他廠商怎麼才能贏?
美國政府完全瞭解臺幣的影響,但一直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干預。參與晶片生產競爭需要外部資金支援,對於英特爾而言,讓政府出手干預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
採用更具商業性的解決方案,即吸引外部投資,固然是一種更符合市場化競爭規則的措施。但越來越多的聲音在呼籲美國政府透過補貼的方式來“拯救”英特爾。
另一位競爭對手三星,如何應對?由於類似的原因,韓元的地位實際上與新臺幣相差無幾,但三星卻選擇把這筆意外之財用在其他地方。
從短期來看,三星晶圓廠可能需要三星財團的更多支援。而韓國財團對於扶持晶圓廠的興趣有多高,我們不得而知。因為,現階段記憶體業務對整個三星集團來說更為重要。晶圓廠可能由於消耗大量資金而威脅對記憶體業務的投入,最終導致財團決定轉而專注於記憶體業務。
顯然,無論是英特爾還是三星都需要外界的支援才能繼續參與這場競爭。
本文由雷峰網編譯自:https://www.techspot.com/news/105432-intel-vs-tsmc-why-economic-factors-not-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