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國家資料局釋出訊息,根據最新印發的《可信資料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到2028年,我國將建成100個以上可信資料空間,形成一批資料空間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
據行動計劃,可信資料空間是基於共識規則,聯接多方主體,實現資料資源共享共用的一種資料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是資料要素價值共創的應用生態,是支撐構建全國一體化資料市場的重要載體。
圍繞總體目標,行動計劃部署了三項重點任務。
首先,實施可信資料空間能力建設行動,透過構建可信管控能力、提高資源互動能力、強化價值共創能力,打造可信資料空間的核心能力體系。
要支援可信資料空間運營者構建接入認證體系,保障可信資料空間參與各方身份可信、資料資源管理權責清晰、應用服務安全可靠;須引導可信資料空間運營者提供資料標識、語義轉換等技術服務,實現資料產品和服務的統一發布、高效查詢、跨主體互認;面向共性應用場景,支援可信資料空間運營者部署應用開發環境,為參與各方開發資料產品和服務創造條件。
另一任務是佈局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五類可信資料空間建設和應用推廣,探索各類資料空間的場景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創新。
要支援國有企業和龍頭企業建設企業可信資料空間;支援建設重點行業可信資料空間;支援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城市可信資料空間建設;研究制定個人資料開發利用政策檔案;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資料跨境流動機制。
另外,圍繞制訂關鍵標準、攻關核心技術、完善基礎服務、強化規範管理、拓展國際合作五個方面,全面夯實可信資料空間發展基礎也是任務之一。
具體來講,要強化可信資料空間標準化工作;組織開展使用控制、資料沙箱、智慧合約、隱私計算等可信管控技術攻關;支援建設可信資料空間共性服務體系,降低可信資料空間建設和使用門檻;建立健全可信資料空間合規管理指引,明確可信資料空間參與各方的基本要求和責權邊界;依託多邊框架,探索建立可信資料空間對話合作機制,形成發展共識。
據瞭解,在全球實踐探索過程中,可信資料空間成為構建資料共享信任機制、推動資料規模化流通利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已經取得全球發展共識,正從概念普及步入到實踐推廣的新階段。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可信資料空間提高利用規則和技術打造一種‘靠譜’的基礎設施,讓更多‘主體’進入空間內。推動可信資料空間規模化應用對於提升資料流通效率、安全性、促進資料資源的共享與利用、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劉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