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再次被幹細胞再生技術的前景震撼。
今年5月,上海長征醫院公佈:一位受到“自體幹細胞技術”干預的重度二型人,情況全面好轉。為確保不翻車,試驗物件停用胰島素針3年後,官方才宣佈了這個好訊息。
據瞭解,該試驗為全球首例,或將開啟幹細胞專業及市場化應用的全新階段。業內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將有諸多困擾人類的癥結,甚至是青春流逝的老化問題,都將得到攻克。
“哪裡壞了、老了,都可以用幹細胞解決。”上海55歲的陳先生感慨,他是某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常年關注行業動態,但今年才準備涉足,“我比較謹慎,不確定的事不會去做”。
01 全球首例,幹細胞技術攻克糖尿病
糖尿病歷來棘手,甚至被無奈戲稱“一輩子沒了甜頭”,此次長征醫院的成功或給了人們希望。據瞭解,受干預物件在術後3年血糖依舊穩定,業內表示,基本判定為“已終生擺脫該問題”。也就是說,如今他可以放心吃糖、吃火鍋,生活質量大幅提高。
今年9月,中國正式頒佈《關於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允許北上廣研發生產幹細胞製品,並允許在全國流通,全面放開幹細胞技術,行業正式拉入陽光正規的軌道,幹細胞全面應用時代正在到來。
而在此之前,國內幹細胞服務基本處於灰色地帶。2018年中國富豪飛烏克蘭打幹細胞針轟動一時,當時該機構承諾一針60萬,打3針便能補充10年人生,但機構因備受質疑最終停業。
據瞭解,烏克蘭提供的“外源注入型幹細胞”,一針60萬元,多從人體胚胎、嬰兒臍帶中提取,存在倫理爭議,來源模糊。除此外,這類幹細胞容易發生排異甚至是致瘤的副作用。
而這次表現出極佳前景的幹細胞並非“外源注入”,而是人自身細胞經基因編輯變成的“幹細胞”,是2012年諾獎成果iPS細胞的延伸,由日本學者澤芳樹和山中伸彌共同完成。
在“內源性”思路下,澤芳樹再度領銜研發出“賽時光”系列青春科技,據悉其搭載的Revistem技術,能啟用機體固有的幹細胞,升高其活力水平,從而抵達遏制老化、回溯青春20%的前景,目前在國內外已積累超百萬中高齡使用者。
02 不只是健康,青春將唾手可得?
從他人身上提取幹細胞用是否符合倫理?胚胎幹細胞是否已是“生命”?至今眾說紛紜。正因外源幹細胞存在諸多難題,有人表示,iPS等自體類細胞才是幹細胞應用的正確方向。
專家解釋道:iPS細胞的來源是“本人身上任意細胞”,生來就和本人適配,不存在排異的問題,也不涉及倫理爭議,在諸多方面都優於傳統外源幹細胞。2012年,澤芳樹與山中伸彌合作完成的該iPS專案榮獲諾獎。不過,目前該技術還未成熟,還沒有進入大眾化市場。
幹細胞青春科技,多年被視為“過於激進”,除了極少數“青春極客”(他們往往背後有一個團隊隨時監控其狀態),很少有人嘗試。而澤芳樹“內源啟用”的思路及其研究,似乎在鐵板一塊的幹細胞領域闖出了全新的通路,讓幹細胞真正成為了可以日常使用的前沿科技。
據瞭解,“賽時光stemax”問世後,不過短短几年,便以超越性的便利和安全性掀起主流市場浪潮,2020年其更透過京JD東等跨境渠道進駐中國市場,引發輿論關注和熱議。上海某上市公司CEO王先生表示:“觀望多年才入場,膽子小一點不是壞事。”
根據艾媒諮詢、京東健康等權威機構的統計報告,賽時光全系科技目前已收穫超10000+反饋,多見“體感輕盈、狀態充沛許多”等積極評價。王先生表示:“尖端技術需要沉澱,等了幾十年,是時候了。”
03 幹細胞亂象不止,仍需加強監管
當前,從官方規劃到技術發展似乎都已成熟,業界對幹細胞提高人們整體生命質量的前景頗具信心。但不可忽視的是,目前幹細胞市場仍然存在不規範的現象。
傳統外源幹細胞服務往往高達十幾萬甚至百萬,前述賽時光stemax 32000元,也仍然不是一個“親民”的數字。但是,市場上竟有企業宣稱10萬元即可享受三次“外源注入”服務。
對此,業內直言:務必小心。外源幹細胞對儲存和運輸的效率要求極高,稍微晚了一點,幹細胞就成了毒細胞,更別提使用前景了。在外源幹細胞市場尚未規範之前,啟用體內自帶幹細胞的活力,或許是大多數中老年人的選擇。除此外,隨著行業進入蓬勃時期,相關的市場監管或將不斷改進,具體情況如何,還需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