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李國利、武中奇)記者28日從紀念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三十週年座談會上了解到,我國將建設技術更先進、功能更強大、服務更優質的下一代北斗系統,計劃2029年左右開始發射組網衛星,2035年完成系統建設。
11月28日上午,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在京組織召開紀念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三十週年座談會,釋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35年前發展規劃》,明確在確保北斗三號系統穩定執行基礎上,我國將建設技術更先進、功能更強大、服務更優質的下一代北斗系統。
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長風介紹,下一代北斗系統以“精準可信、隨遇接入、智慧化、網路化、柔性化”為代際特徵,將為全球使用者和其他定位導航授時系統提供覆蓋地表開闊空間及近地空間的米級至分米級實時高精度、高完好的導航定位授時服務。
“計劃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關鍵技術攻關;2027年左右發射3顆先導試驗衛星,開展下一代新技術體制試驗;2029年左右開始發射下一代北斗系統組網衛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建設。”楊長風表示。
北斗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執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採取單一軌道星座構型相比,“混合式”星座是獨樹一幟的“中國方案”——北斗二號首創以地球靜止軌道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為骨幹,兼有中圓軌道衛星的混合星座。北斗三號由24顆中圓軌道衛星、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組成,為建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了全新正規化。
“下一代北斗系統將最佳化星座架構,形成高中低軌混合星座,全面提升時空基準維持精度和自主執行能力,持續提升服務效能。”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謝軍說。
此外,下一代北斗系統還將建設整合高效的一體化地面系統,實現資源彈性排程、資料共享使用、業務連續執行;覆蓋地表至深空的各類使用者終端,以及與其他不依賴衛星的定位導航授時手段融合的各類使用者終端,實現使用者多場景、高精度、智慧化使用。
北斗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自1994年立項30年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的階梯式、跨越式邁進,突破了一大批核心關鍵技術,研發了一系列自主可控產品,建成了一大批先進製造研發設施,全面實現“三步走”戰略發展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