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一套
11月28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在北京召開紀念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三十週年座談會,會上釋出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35年前發展規劃》。下一代北斗系統何時建成?北斗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什麼作用?往下看,一同瞭解↓↓
下一代北斗系統
導航定位精度達分米級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35年前發展規劃》提出,未來在確保北斗三號系統穩定執行基礎上,中國將建設技術更先進、功能更強大、服務更優質的下一代北斗系統。
下一代北斗系統,將提供覆蓋地表開闊空間及近地空間的米級至分米級實時高精度、高完好的導航定位授時服務;並將最佳化星座架構,全面提升時空基準維持精度和自主執行能力;建設整合高效的一體化地面系統。
下一代北斗系統何時建成?時間表瞭解一下↓↓
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關鍵技術攻關;
2027年左右發射3顆先導試驗衛星,開展下一代新技術體制試驗;
2029年左右開始發射下一代北斗系統組網衛星;
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建設。
執行穩定+效能優異+精度高!
中國北斗到底有多強?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執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使用者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目前,北斗系統執行穩定、服務效能優異、功能強大,可滿足使用者多樣化需求。
自2020年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以來,我國在去年和今年先後發射了五顆北斗導航衛星,完成了北斗三號系統工程的收官之戰。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長風:北斗執行精度穩中有升,這七大功能越來越好。比如,全球性的定位功能、國際搜救、全球短報文。還有區域性的,對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的,如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地基增強,服務效能穩定,能夠更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經過多年發展,防災減災已經成為北斗系統最典型的應用領域之一。北斗深度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進入交通、能源、農業、通訊、氣象、自然資源、生態環保、應急減災等行業領域,在大眾消費領域應用成果豐富,前景廣闊。
楊長風介紹,還有對人民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智慧交通,包括智慧物流的控制、共享單車的控制、智慧農業裡精細化全自動的收割深耕,這些都在應用北斗以後產生了高效益。
建設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對於提高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保障經濟社會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等,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三十年來,北斗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區域到全球的歷史性跨越,打造出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效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北斗系統成為中國以實際行動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案例,作為聯合國認可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供應商之一,北斗系統積極在聯合國框架下開展合作交流,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中國北斗聲音。
來源:央視一套微信公眾號綜合《晚間新聞》、《朝聞天下》、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