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日,浙江工業大學王建國教授申請的“化工過程中非常規條件下的傳遞、反應與測量”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案立項,資助金額1500萬元,這是浙工大首次承擔該型別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標誌著學校基礎研究工作取得新突破。
“化工過程非常規條件下的傳遞、反應與測量”專案由浙工大作為牽頭依託單位,聯合四川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共同承擔。該專案旨在發展非常規傳遞反應模型,實現精密測量,解決跨尺度放大難題,取得若干從基礎研究到工業應用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創新研究團隊。
截至目前,浙工大今年已獲批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類專案。
浙江工業大學獲批的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類專案
王建國教授簡介
王建國,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王建國教授及其團隊長期從事負載型催化劑的計算模擬、合成製備及應用研究,包括:(1)智慧動態奈米催化劑反應動力學:採用密度泛函、分子動力學等多尺度模擬,結合人工智慧方法,研究尤其是在外場作用下催化劑的動態結構變化及其反應動力學研究,指導催化劑的研究與開發。(2)面向應用的電催化工程:以製備高附加值產品為目標導向,研究電催化工程中的催化劑、膜電極、電反應器製備、結構與性質關係。(3)綠氫耦合過程:以重要化工品生產及重要減碳過程為研究目標,透過耦合綠氫過程,實現工藝或過程重構等。相關研究成果在Science, Nature. Commun., Phys. Rev. Lett,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IChE. J等國際期刊發表。
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簡介
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前身是杭州化工學校化工科,始建於1953年,是我國較早建立化工學科和專業的學院,其歷史可追溯至1910年浙江工業大學前身浙江中等工業學堂時期。中國化工教育創始人李壽恆先生曾任學科帶頭人。學校更名浙江工業大學以來,學院歷經化學工程系、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材料學院,2013年7月更名為化學工程學院。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能源化學工程、安全工程4個本科專業;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各1個,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博士點1個;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1個。歷經70年的發展,學院已成為我國化學工業高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在國內外化學工程學術界和產業界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9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30人,專職研究人員近20人;其中正高職72人、副高職10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31人,現有博士生導師80人,碩士生導師180人。學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兩院院士3人,國家級人才20餘人、省部級人才70餘人,已形成以院士領銜,以省特級專家、長江、傑青、國家萬人、百千萬、國家突貢專家等為核心,以國家優青、國家級引才計劃等中青年學術人才為骨幹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在校學生3600餘人,其中本科生1500餘人,碩士研究生近1900人,博士研究生200餘人。辦學以來,學院已培養畢業生3萬餘人,湧現了徐光憲、幹福熹、汪猷、周光耀、鄭裕國5位院士等傑出科學家和新安化工、華海藥業、浙江醫藥、海正藥業、巨化集團等一大批化工類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總裁),奠定了浙江省精細化工特別是醫藥化工、農藥化工行業發展的基礎,為我國特別是浙江省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工業催化學科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業催化博士點是浙江省屬高校中第一個獲得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浙江省一流(登峰)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在國家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取得新突破;化學學科進入全球ESI排名前千分之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院4個本科專業均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安全工程專業透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學院獲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精品課程等22門。學院獲國家及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0餘項。
學院建有省部共建綠色化學合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籌)1個,能源材料及應用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級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化學化工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3個,應急管理部化工實訓基地1個,省部級行業(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臺2個;是國家煤炭開發利用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並作為牽頭(或核心)單位建設省重點技術創新團隊5個;擁有各類儀器裝置價值近5億元,科研和教學實驗用房近5萬平方米。學院以化工領域科技創新與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應國家不同發展時期的戰略急需,聚焦重大基礎化工、合成化工、化工裝備等領域,圍繞分子化學工程、綠色催化技術、化工過程裝備三大研究方向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與技術瓶頸,在合成氨催化劑、精細/專有化學品(醫藥、農藥、含氟材料、電子化學品等)、分離與過程裝備(膜、超重力、塔器等)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學院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重點等國家級專案30餘項,年到款經費超億元,年發表SCI、EI論文400餘篇,年授權發明專利400餘項。在工業催化劑創制和綠色合成整合技術領域具有鮮明的優勢特色,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及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國家級大獎14項,獲中國專利金獎、優秀獎7項;取得數千億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力支撐了國家雙碳戰略和浙江化工產業的發展。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日本等國家的一些著名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全面合作關係。
學院以“團結、勤奮、鑽研、貢獻”為院訓,秉承李壽恆先生的“三志”“三基”理念,大力發揚“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爭創一流”的工大精神,各項工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學院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首批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全國“模範職工小家”、浙江省高校優秀基層黨組織、浙江省工人先鋒號、浙江省“三育人”先進集體、浙江省高校“三樹一創”好班子等稱號。學院教師榮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成就獎、中國農藥學科突出貢獻獎、中國催化成就獎、全國科技專業技術人才獎、全國青年科技獎、全國青年科技創新獎、中國催化新秀獎、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功勳教師、浙江省優秀教師、浙江省青少年英才、浙江省師德標兵等一大批省部級以上的獎勵和榮譽。(更新於2024年9月)
來源: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