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麒麟晶片被我們津津樂道,超越、戰平蘋果,但是,最近網路上開始出現了另一個聲音,開始指責華為不公開麒麟晶片的資訊。
說華為不敢公開麒麟晶片的資訊,就是怕消費者看到“高價低配”後,不再購買華為手機。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麒麟晶片的高光時刻
2019年,釋出麒麟990手機SoC,8核CPU,2個超大核+2個大核+4個小核;GPU採用了Mali-G76架構,核心數從10個增加至16個;NPU採用了自研的達芬奇架構。工藝製程為臺積電7nm。
由於設計和製程的雙重優勢,麒麟990在CPU的功耗很低,GPU的功耗也下降了28%,被稱為“冰麒麟”。
而且麒麟990 5G是全球首款5G SoC,同期的高通驍龍865、A13還是外掛基帶。
可以當時在整合度、功耗方面,麒麟晶片做到了全球領先。
2020年10月,華為又順勢推出了全球第一款5nm 5G SoC——麒麟9000。
麒麟9000集成了153億個電晶體,8核CPU,一個3.13GHz A77大核心、三個2.54GHz A77中核心、四個2.04GHz A55小核心;GPU為24核Mali-G78;NPU為雙大核+微核。
跑分方面:單核1012,多核3713。
2020年12月,高通推出了驍龍888,8核CPU,一個2.84GHz ARM Cortex X1核心、三個 2.4GHz Cortex A78核心、四個1.8GHz Cortex A55核心,GPU 為 Adreno 660,採用 X60 5G modem 基帶。
跑分方面:單核1135分,多核3681分。
結果:多核效能麒麟9000更強,單核不如驍龍888。
但是,驍龍888在持續高效能輸出時發熱嚴重,嚴重影響了使用者體驗,並且導致電池續航時間縮短。有使用者表示,夏天室外手機發熱嚴重,幾乎無法使用。也有使用者表示因為發熱,導致攝像頭故障。
可以說華為的麒麟9000在綜合性能不輸高通驍龍888的情況下,又在功耗、整合度方面超越了,這絕對是歷史性的一刻。
如果沒有後續的打壓限制,現在的麒麟已經將高通驍龍和蘋果仿生甩在身後了。
但現實沒有那麼多如果,華為被列入了“實體清單”,失去了臺積電的代工,甚至在2021年,華為都沒有釋出Mate系列手機,直到2022年才釋出Mate 50,而且是搭載了高通驍龍晶片。
麒麟晶片迴歸
2023年,Mate 60再次攜麒麟晶片迴歸,但是消費者卻發現,釋出會上不再宣傳麒麟晶片,官網也找不到任何具體的引數。
當時,大家都在猜,麒麟9000S到底是幾奈米?是哪家公司代工的?
網友不嫌事大,還做了一個大膽的分析:如果是臺積電代工的,說明祖國統一了;如果是三星代工的,說明韓國投誠了;如果是英特爾代工的,說明美國後院失火了。所以麒麟9000S只能是大陸製造的,大陸晶片製造突破了。
苦於找不到證據,沒辦法,只能拆開看一看,於是上演了一幕“拆機大戰”。
結果證實,麒麟9000S未採用美國技術,而是應用了一種從未出現過的新技術。
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但美商務部不死心,一直在暗地調查麒麟晶片的製造工藝,甚至還將某公司的南方工廠列入了“實體清單”,限制供給核心材料。
之後華為又釋出了Pura 70系列手機,搭載了麒麟9010處理器,但是同樣沒有公佈這款處理器的具體引數。
這下,有網友不幹了,指責華為為什麼不公開資訊,是害怕消費者看到“高價低配”,不再購買華為手機嗎?
華為的苦衷
說句實話,目前華為還真不敢公開麒麟晶片的具體資訊,但是並不是害怕“高價低配”,而是擔心美國會順藤摸瓜,找到薄弱環節,製造麻煩,到時候華為就真的危險了。
一款晶片從砂子到使用,要經歷多個環節。
製造成單晶矽、切片打磨、離子注入,製造掩膜版、光刻、蝕刻,封裝測試等等。這其中又包含EDA工具、半導體裝置、架構、材料等等,非常的繁雜。
而整個環節,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完成,如果有,那一定是中國。
所以,這樣龐大的工程華為一家公司肯定無法完成,需要很多廠商共同配合,這其中就包括海外的配件、軟體廠商。
你比如說,EDA工具,這是晶片設計必需的軟體,目前7nm以下只有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EDA,前兩家是美國公司,西門子EDA是收購了美國的Mentor Graphics成立的。
如果,斷供EDA,那是不是意味著麒麟晶片的設計方面出現難題?
再比如說光刻機,目前官宣的國產光刻機為65nm,咱們假設28nm光刻機已經制造完畢,那即便用上雙重曝光技術,也只能製造出14nm晶片,顯然滿足不了麒麟晶片的要求。
所以,麒麟晶片依然依賴ASML的浸潤式光刻機。
還有光刻膠、掩膜版、電子特氣等半導體材料,大部分也被日本企業把控。
所以,目前麒麟晶片仍然需要海外技術、裝置的支援,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其實,蘋果仿生、高通驍龍、聯發科天璣,它們也一樣高度依賴臺積電製造工藝、ASML的光刻機、泛林集團的刻蝕機,日本的半導體材料,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也是全球合作的結果。
即便是“藍巨人”英特爾也不能獨善其身。
所以,華為麒麟晶片雖然依賴第三方技術、裝置,但依然是一款強大的國產晶片,值得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精心愛護。
現在,有些人開始質疑、甚至背刺華為,這種不齒的行為,才是最令人擔心的。它會不會傳染?會不會帶動其他“小白”跟隨呢?
要知道,美國可是撒下了16億美元的真金白銀,在輿論方面對我們進行抹黑、造謠。
所以,保護我們的勞動成果、技術人才、幸福生活,有時候不僅僅是行動上的,也包括語言方面,尤其是在網際網路社交平臺極度發達的今天。
我是科技銘程,歡迎評論區留言,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