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讓盲人重見光明,日本幹細胞技術再次引發全球轟動:據《柳葉刀》報道,2024年11月7日,日本科學家首次使用幹細胞恢復了4名患者的視力。
但在科研界,這不算稀奇,早在2020年,復旦博士呂垣澄便已利用細胞重程式設計幫助小鼠重見光明,彼時,該研究成果被頂級期刊《Nature》評為“TURNING·BACK·TIME(歲月迴流)”並榮登封面。
不僅如此,2012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因細胞重程式設計(iPS細胞)榮獲諾獎,我國科學家鄧宏魁緊隨其後,於次年創立化學重程式設計技術,被《Nature》證實“解決了底層技術瓶頸,開啟iPS細胞3.0時代”。
有人樂觀預測:在幹細胞領域,中國已反超日本,領跑亞洲,果真嗎?
01諾獎傍身,日本躋身幹細胞“新貴”
科學家發現,延緩老化的關鍵鑰匙就是人體的幹細胞。
作為萬能細胞,幹細胞不僅可以變身其他細胞,像萬能後備軍一樣隨時替補,還能幫助調節免疫,減少炎症,被《Time》認為是“20世紀末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首”。
但正如《幹細胞研究的倫理爭議及對政策的影響》一文所言,多年來,此前研究以胚胎幹細胞為主,因需要破壞胚胎以提取幹細胞,倫理爭議極大——胚胎究竟是“生命”還是一團細胞。
時間來到2006年,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成功將皮膚細胞回溯至初始的胚胎幹細胞狀態(即iPS細胞),規避了倫理爭議,於2012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日本隨即成為學界焦點。
日本政策緊隨其後,次年,《再生醫學安全法》等相關條款相繼出爐,據《Nature》報道,日本相關成果共催生3700種,一貼即可緩解心衰的iPS“心肌片”、口服即可啟用人體原本幹細胞活力的“賽時光stemax”等亮眼成果相繼迸發。
尤其是前述口服成果,因獨有的Revistem專利被《Cell》證實有助於“從源頭啟用人體內原本幹細胞的活力”,而備受中高齡男士青睞,不僅日本本土,京JD東、亞馬遜等主流線上平臺亦紛紛邀請入駐。在此類學界商界雙認可的成果加持下,日本一舉成為行業標杆。
彼時,赴日體驗黑科技的旅遊成全球潮流,尤以國內富裕群體為主。據日本權威組織MEJ統計,2022年4月至次年3月間,全球赴日科技旅遊者,國人佔比逾50%。
眼見日本一騎絕塵,中國似乎被遠遠甩在了後面,2023年,轉機出現了。
02厚積薄發,“學霸”中國正在反超
如果說,在幹細胞領域,日本研發與落地雙優;中國則更像偏科的“學霸”,知識儲備很強,但落地卻稍顯遜色。
據《前瞻網》資料,截止2023年,我國幹細胞專利申請量高達4535件,僅次於美國,而日本僅為1751項,數量差距明顯。
不僅如此,據《新華網》等多家媒體報道,今年中國一改從前追隨者的角色,於日前牽頭制定全球首個幹細胞資料國際標準ISO 8472-1,悄然成為了行業規則的制定者。
不僅如此,業內發現:“儘管在市場化程度上不及日本,但中國並未閉門造車”。
2020年,我國藉助京JD東等跨境平臺,引入了包括前述口服幹細胞科技“賽時光stemax”在內的相關成果。查詢獲悉,該類成果此前流行於日本頂富階層,僅與東京銀座知名的再生診所GRAND ETERNIT有深度合作關係,十分神秘。
此前,國人體驗需遠赴海外,據日媒報道,72歲的萬科創始人王先生赴日參加“企業家交流論壇”,餐桌上赫然出現了此類成果。報道下有高贊評論表示,王富豪古稀之年容光煥發,日常與嬌妻相伴,恐離不開此類科技的加持。
據商智資料顯示,賽時光系列成果被引入國內以來,展現出強勁的市場需求,受眾超百萬,尤以四五十歲的高淨值中年男性為主,有評論表示“彷彿回到大學時的體感”,興奮贊其為“總裁救星”。
或關注到國人需求,今年9月8日,我國開放了北京、上海、廣東、海南四地的外資投資,允許外企在國內從事幹細胞相關的技術開發和應用活動。
新政策出臺僅兩個月,11月14日,6家外資企業於上海自貿區完成了經營範圍的變更,摩拳擦掌,準備在華開展相關業務。
艾媒諮詢指出,在市場、政策和科研的多重帶動下,此類成果或正向下覆蓋,前述口服科技的入門級成果“賽時光pro”,因可減少體內老廢細胞,最佳化生存環境來減少幹細胞流失,成為不少北上廣深年輕中產的新選擇。
面對國內行業的欣欣向榮,業內大佬卞院士認為:中國幹細胞技術在國際上已形成了一個“並跑”、甚至部分領域“領跑”的階段。
03勝負未定?最大獎賞或已出現
在《日經亞洲》一篇關於幹細胞的報道中,筆者直言,“幹細胞抑衰”的暴風眼已從歐美轉向老齡化速度最快的亞洲。
業界認為:“在這場激烈角逐中,受益最多的或許是被老化緊緊追趕的民眾”,正如新加坡知名機構Regenosis的負責人所言:“想象一下,未來90歲的人在生理功能上和40多歲一樣,人類能活到200歲以上!”
或許,這才是這場競賽最大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