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富豪前往他國體驗未經認證、具有潛在風險的幹細胞旅遊愈演愈烈,“花400萬換30歲”的美夢讓不少人出境受騙,防不勝防。
日前,國家衛健委、藥監局等三局聯合出手開放外資進駐,允許外商在北上廣等地從事幹細胞相關活動,官方下場,或將正式開啟中國幹細胞商業化的黃金時代!
有人直言:既然鞭長莫及,那就請君入甕。
01一次旅遊換30年?中科院院士:“不如尿液”
“其他國家的人多數是為了絕地求生才來,中國人大部分是為了追逐流逝的歲月。”
2018年以來,國內富豪圈興起了去烏克蘭進行幹細胞抑衰的潮流,影片資料顯示,這家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郊區的幹細胞機構裝修簡陋,極像中國四線城市的衛生所,但門檻卻高得嚇人:上樓就得先交59.8萬元人民幣診金。
但“一次5到10歲,6次以上身體機能回溯30歲”的噱頭,還是令富豪心動不已,機構負責人似乎深諳富人“越有錢越惜命”,直言:“這群富豪最怕的就是,人死了錢沒花了”。為了打消富豪疑慮,客服甚至拍著胸脯保證“沒有一丁點副作用”。
體驗之後,有富豪興奮地在朋友圈分享“手腳發熱,視力清晰,食慾大增。”但後被證實這其實是機體排斥異物引起的免疫反應。中科院周琪院士更是直接定性,“與當年流行的尿液療法本質上沒區別,甚至因排異等風險,還不如尿液安全。”
鬧劇結尾,該機構因安全倫理等問題,關門大吉。
雖然對來源不明的外源性幹細胞尚不認可,但周琪院士並未因此否認幹細胞本身,他曾在採訪中表示:“幹細胞的特性,決定了它有延緩老化、改善健康的潛質。”
在行業陷入魚龍混雜之時,日本率先帶來了新的希望。2006年,山中伸彌及其團隊透過匯入四個人體中自帶的轉錄因子,成功將皮膚細胞回溯至初始的胚胎幹細胞狀態(即iPS細胞),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此後,內源性幹細胞因避免了安全和倫理問題,成為學商兩界的焦點。據媒體報道,其團隊成員澤芳樹教授在iPS技術的基礎上,以市場化應用為目標,相繼研發出一貼即可緩解心衰的iPS“心肌片”、亞洲首個啟用人體原本幹細胞活力的口服幹細胞製品“萊復隆”等。
而國內的接連動作,似乎進一步點燃了大眾對於幹細胞抑衰的熱情。
02官方出手,幹細胞門檻有望下移
2023年,72歲的萬科創始人王先生赴日參加“企業家交流論壇”的照片被媒體曝光,餐桌上赫然出現“萊復隆”類成果引發國內網友熱議。有評論猜測,王富豪古稀之年依然容光煥發,嬌妻在側,恐怕少不了此類科技的加持。
然而此前多年,無論是體驗外源幹細胞,還是幹細胞類口服制品,國人都得遠赴海外或透過京JD東等跨境電商引入,轉機則出現在今年9月。
9月8日,我國三局聯手,開放了北京、上海、廣東、海南四地的外資投資,允許外企在國內從事人體幹細胞相關的技術開發和應用活動。
一石驚起千層浪。有行業內專家分析:“新政策出臺,有可能將海外的資本和技術一起引進國內,盤活行業指日可待。”以前述萊復隆為例,查詢獲悉,該成果此前僅流行於日本頂富階層,僅與東京銀座知名的再生診所GRAND ETERNIT有深度合作關係,十分神秘。
後因王姓富豪被曝光於大眾視野,在國內超高淨值圈層的知名度日漸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不論是諾獎技術光環,還是被《Cell》證實“促進內源性幹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延緩機能老化”的獨家專利Revistem技術,似乎都註定了其門檻不俗,直逼3萬。
根據京東健康、艾媒諮詢等釋出的統計資料,該成果80%的受眾是國內超高淨值中年男性,普通人很難企及,反而是旗下入門款“賽時光”出貨過億,成績單更受矚目。據知情人士披露,其4位數的門檻吸引了不少高薪高壓的中產男性,還有使用者驕傲宣稱“體驗到了富豪同款”!
而新政策出臺僅兩個月,11月14日,6家外資企業於上海自貿區完成了營業執照經營範圍的變更,正式獲准在華開展人體幹細胞和基因等相關業務,被認為是開啟了國內幹細胞商業化的關鍵一步。
前述行業專家進一步分析稱:“若萊復隆等企業緊隨其後,在國內建廠投資,憑藉中國製造的優勢,或不出十年,門檻將進一步下移,有望全民共享。”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樂觀預測,到2026年,中國幹細胞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大關,黃金時代或已開啟。
03蟄伏良久,中國或迎來幹細胞時代
SooPAT專利網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中國在幹細胞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已達到4535件,位居全球第二位。此外,截至2021年10月,我國已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數量高達133個,大有蓄勢待發之勢。
而外商的入局,將有望實現幹細胞產業全鏈條打通,直擊研發到落地“九曲十八彎”的痛點,為國內幹細胞行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正如業內所言:“從前中國以市場見長,未來有望以技術豔驚四座,屬於中國的時代已然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