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真是典型的“既要又要”。
為了重返月球,美國搞了一個“阿爾忒彌斯計劃”,已經拉了52個國家入夥。
結果背地裡卻又想與中國合作,希望中國在探月、登月的時候別忘了他。
此舉也再次證明,美國想要重返月球的確是困難重重。
那麼問題來了,50多年前美國說登月就登月了,現在怎麼就上不去了呢?
1.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在2017年,美國推出“阿爾忒彌斯計劃”之前,美國從未想過,靠自己將無法重返月球。
2004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提出了“星座計劃”,準備在2020年之前再次實現美國人登月,然而十幾年過去,到了特朗普任期,NASA卻啥都沒有準備好。
於是美國決定拉著其他國家一起登月,畢竟參與的國家多了,執行任務的難度就會變小了。
不過幾年折騰下來,加入“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國家越來越多,但美國重返月球的任務時間卻一再延期,從最早的2024年,已經推遲到了不早於2027年年中。
隨著中國載人登月計劃的開展,21世紀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究竟是美國還是中國,這還真不好說。
之所以一再延期,美國方面給出的說法,是登月飛船“獵戶座”的隔熱罩有問題,包括飛船其它方面也仍然需要改進。
但50多年前,美國的阿波羅飛船就能往來於地球和月球之間,為何現在卻搞不定飛船了呢?
從飛船隔熱技術的發展來看,50多年前美國登月,採用的是第二代飛船隔熱技術,當時阿波羅飛船的隔熱材料,是含有金屬新增劑製成的蜂窩狀結構,這種結構的特點,是可以有效阻止熱量傳遞,確保飛船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內部結構不會受到上千度高溫的損害。
當年美國靠著這項隔熱技術,成功進行了6次的載人登月,可以看出,當時美國的這項技術還是很成熟的,那麼為何“獵戶座飛船”卻搞不定了呢?
這是因為隨著隔熱技術的更迭,現在載人飛船的隔熱技術,已經升級到了第三代,比方說我國神舟系列載人飛船便是採用了最先進的第三代隔熱技術,所以美國想要重返月球,就需要對隔熱技術進行創新和最佳化,不能照搬阿波羅的隔熱技術,否則技術落後,那是要被全世界嘲笑的。
問題也就出在了這裡,美國第三代隔熱技術不成熟,導致飛船在再入大氣層的過程中,隔熱罩發生破裂,無法保護內部機構,抵禦上千度的高溫損害,所以無法保證宇航員的安全,美國自然是不會冒險的。
此外在登月宇航服、登月著陸器等方面,美國同樣存在技術瓶頸,因此別看美國的合作伙伴已經有52個國家,但普遍都是“豬隊友”,是美國為了排擠中國充數的,所以究竟能不能登月,還是要靠美國自己,目前來看,情況並不樂觀。
或許有朋友會說了,美國50多年前就登月了,為何現在卻說啥上不去了呢?
首先在50多年前,美國的確登上過月球,這一點有很多證據,否則我國完全沒有必要去幫美國“保守秘密”。
其次50多年前美國的登月技術已經過時了,現在美國再想要登月,火箭、飛船、宇航服、著陸器等等,都需要重新研製,並採用最先進的技術,但正如前面所說,美國遇到了技術瓶頸,這才導致重返月球計劃進展緩慢。
這也是為何美國一邊拉幫結夥排擠中國,一邊又想要與中國合作的原因。
2.美國想要與中國展開月球合作?
之前NASA局長曾多次表示,希望與中國討論在月球上的任務計劃,並開展資料交流。
美國這麼做,主要是擔心中國先行一步後,無論是月表還是繞月軌道,中國都開始搞基建了,但他卻還是沒有重返月球,那麼以後月球上留給他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小了。
說白了,美國希望中國能把月球這塊“大蛋糕”分給他一部分。
但月球雖然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但上面的資源開發,卻是先到先得的,中國完全沒有必要給美國留地盤,更何況美國若是真心求合作,“沃爾夫條款”早就應該廢除了。
從我國的登月計劃來看,2028年之前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2030年之前載人登月。
計劃籌備開展得非常順利,如期完成不存在任何問題。
還有別看美國拉了52個國家入夥,但若是美國上不去月球,這些國家也都會退出“阿爾忒彌斯計劃”,轉頭選擇與中國合作。
現在中國主導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已經有多個合作國家了,預計2026年發射的“嫦娥七號”也有7個合作國,所以美國想要排擠中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畢竟中國航天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中國已經崛起,包括不少美國盟友,都已經與中國航天合作了,這是美國阻止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