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銅纜高速連線概念題材想象空間有多大?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數字資料轉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人工智慧的應用到高畫質影音串流服務的普及,再到自動駕駛技術的日益成熟,資料流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種趨勢也在網路和運算領域引發了一系列的變革,人工智慧和分解技術的引入,進一步提升了運算、伺服器和儲存系統的效能。這些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對於高速數字介面的需求,例如PCI Express、DDR等,這些介面在當今數字世界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LightCounting指出,在2023-27年,高速銅纜市場將以年複合增長率(CAGR)25%的速度持續擴張。相關機構也指出,當前國內高速線纜市場規模已突破百億元大關,預計未來高速銅纜增量市場空間將在千億元左右。
銅纜高速供應鏈現狀描述說明
關鍵供應鏈:聯結器,裸線,成品元件
聯結器:
銅纜高速聯結器是一種用於傳輸高速高頻訊號的聯結器,將元件、裝置或系統連線在一起。它具有傳輸頻寬高、阻抗一致性好、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廣泛應用於資料中心、通訊、航空航天和汽車等領域。銅纜高速聯結器的類別主要包括背板聯結器和IO聯結器。前者主要用於交換機、路由器、伺服器,用作內部背板與單板之間訊號傳輸。而後者則是對應外部裝置介面,如光模組等,以實現與外部裝置的通訊。全球龍頭廠商包括安費諾、莫仕和泰科,Samtec佔全球60%-80%的市場份額, 國內的產商目前也開始從這幾家買授權代工到自己生產一些低階的產品,目前做的比較好一點的就是華豐,慶虹,中航光電,立訊,意華,鼎通,方向電子等,目前參與的都是上市公司巨無霸,由於此部分相對利潤較高,部分安費諾,Molex的工程人員在找風投投資這部分,但避開幾家頭部的專利還是很有難度的,但是高風險也是高利潤,普通中小聯結器企業不建議參與.
裸線:
對於高速裸線而言,阻抗,延時,回損,延時差,串音等都是一些重要的傳輸指標,對於如何控制線纜的這些指標引數,從生產的設計到生產細節均會有很多影響,對於高頻傳輸線而言,各部分的結構均勻性是決定線纜的傳輸頻率的關鍵因素。因此,為保證電氣效能需要投入最新的生產裝置和檢測裝置,()現狀是裸線工廠頭部已經形成,而且已經繫結最重要的終端客戶,LTK和ALWJ目前已經做到頭部,行業利潤他們佔大頭,之前提到的那些繫結三個終端的裸線工廠利潤還是比較豐厚,但是後面進入的高速裸線工廠能接到一手訂單的機率極低,當你投入巨資入場,特別是包帶工序的裝置老貴而且產能又低,能接的訂單如果又是代工訂單或者是邊角料,投資回報率會變得極低;就是雞肋,因為是二級供應商,能接到的就是頭部幾家工廠的外發訂單為主,被壓榨的命,因為大家同行,有點小問題就罰款,就變成一個雞肋的產品線,另外對應產品的生命週期的評估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PCIE7.0的規範釋出,其線纜的要求已經提升到一個極難的門檻,技術,資金,客戶缺一不可,當你準備入場的時候一定要評估生命週期,產品升級後的投入費用和繫結穩定的優質客戶,而其中繫結對應的客戶卻是最難的,希望大家三思而後行,高速裸線賽道已經是資本玩的遊戲,建議沒有特別的有實力不要再上餐桌.
成品元件:
高速元件目前比較多的應用介面是SlimSAS,GEN Z,MICO,CXL等,都是是致力於伺服器端的高效能互聯技術,它的使命是:使處理器級的頻寬,從處理器到系統I/O、到 儲存網路,穿越整個資料中心,形成一張統一的、包括伺服器互連、伺服器與儲存互連、儲存網路在內的神經網路。這些技術是一種開放標準的高頻寬、高速網路互聯技術,目前,他們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而且越來越多的大廠商正在加入或者重返到它的高效能運算機互連技術陣營中來,所以連線的高速元件的需求是快速增長的,現有資源庫裡面,成品元件工廠有23家,高速線成品元件的生產難度主要是需要保證批次產出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難度在於滿足高傳輸指標、精確的結構設計和工藝控制、高導體要求、材料選擇與成本平衡以及量產與一致性等多方面的要求,以確保大規模應用時的效能穩定。要保證如此多的工序效能的穩定性,從軟體到硬體都需要有新的投資,保守估計2000萬的入場資格,如果沒有穩定的頭部一手的客戶資源,高速元件工廠不建議中小企業去投入.
其他:測試裝置和系統
隨著高速通訊的快速發展,對於高速資料通訊線纜效能要求日益增高,在其硏發、生產階段,需要多次測試射頻效能。傳統人工手動測試存在測試環境搭建複雜、測試效率低、耗時長,特別是多次測試中因為人工測試帶入的不確定因素導致測試結果不確定度變高,在批次產品生產時將面臨較大困難。高速線纜自動化測試系統針對高速線纜硏發、生產過程中的測試需求,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系統基於多埠向量網路分析儀,採用高度定製化的測試夾具,將待測件轉化為標準的射頻介面,利用多埠射頻開關矩陣和高效能穩幅穩相射頻線纜形成測試通路,透過射頻通路切換完成整個產品的所有通路測試。系統提供自動化測試軟體,支援全自動化測試以及手動測試,並提供各種資料處理工具,透過軟體內建功能,系統支援多種線纜規格、多種測試標準,提供一鍵全自動化測試,能夠完成對高速線纜高精度、全頻段測試,完成時域、頻域、眼圖等全功能指標測試,快速幫助使用者解決硏發、生產階段各種線纜測試問題,目前這個賽道增長非常迅猛,有部分產商近兩年,突出解決行業測試時長特點和技術創新的方式從原來的老牌測試系統裡面脫穎而出.此行業對技術,資本的要求相對較高,量力而行.
其他:電線裝置
高速傳輸線,每個裝置都具備線上控制監控功能,裝置的穩定性都將影響線纜的質量一致性,特別是線纜絕緣押出和傳輸線纜成纜裝置,平行對包帶裝置,這三道工序對結構的穩定性要求極其高。從高速裸線工藝控制的複雜性來看。要保證線纜的高頻狀態下穩定工作,要求傳輸介質必須均勻。介質結構及性質的變化將直接導致電纜特性阻抗的變化,因結構如果有不均勻性的存在,會使得電纜的特性阻抗與終端不匹配,訊號在不均勻線路中傳輸時會產生較大的反射,使衰減增大,這些都將導致傳輸到終端的訊號失真。因此,生產中用到的電線裝置控制各道工序的產出品的結構均勻性和穩定性是這類產品是否合格的關鍵;目前電線裝置部分真正能做的好穩定只有不到6家廠商,傳統的電線裝置工廠如果往高速傳輸線裸線裝置轉型,需要面臨的挑戰還是比較多,首先要培養懂高頻的工程師和客戶溝通交流,另外此裝置的客戶需求方基本已經被頭部的繫結,而且不會輕易變更,故此賽道已經很難進入,除非有機會代理國外的裝置品牌並進行仿製有一定的可行性.
其他:加工元件裝置
高速元件其高頻測試的要求,對於原有的生產過程必須進行最佳化才能穩定品質和降低生產成本,特別是生產過程中的鐳射剝鋁箔,鐳射劃內被(Pcie5.0),鐳射焊接等重要工序,直接關係到產品測試效能的準確性和效率。由於規範的持續更新和傳輸引數的要求變化,其高頻效能提升的同時對線纜的加工及生產製程的要求也更高,此部分裝置產商目前可選擇範圍比較多,由於U4和HDMI的工藝部分類似,故行業發展還是比較競爭激烈.
銅纜高速連線供應鏈異軍突起,是背後炒作還是真需求?
僅供參考
加”聯結器線束高速線纜群“加客服申請
工程參考學習資訊
更多關於最新的線纜行業發展訊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我們將第一時間搜尋到行業前沿訊息和您一起分享!不做盈利用途,文中觀點都是基於公開資料及資訊,僅供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