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很多朋友們都開始來到超市裡開啟瘋狂大搶購模式,恨不得把超市裡面的東西全部都搬回家。殊不知超市裡面的東西並非所有都值得買回家,有些東西直接買回家才發現並不實用。就連超市工作人員之間都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超市四不買,誰買誰上當”。在超市裡究竟哪些東西不適合購買呢?我們就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1、臨近保質期的食品。
眾所周知,幾乎所有的食品都會有保質期限的存在,有些食物的保質期相對較長,有些食物的保質期限則比較短。在超市裡經常都會看到一些臨近保質期的食品,而在這些食品前,也會寫著“降價促銷”的字樣。但像這種臨近保質期的食物,能不買還是儘量不要買,因為它很可能會出現腐敗或者變質的問題。
2、含過多新增劑的食品。
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食品都會含有新增劑,因為有了新增劑的存在,就可以增強食物的口感,延長他們的儲存期限,使食物更符合當代人群的食用需求。但國家對於新增劑的規定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一旦超過相應規定,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3、打折促銷的商品。
很多朋友都熱衷於購買超市裡面的打折促銷產品,每到超市出現有打折的商品時,他們總會千方百計的將其買回家裡,以備不時之需。雖然說超市打折確實能夠省下來很大一筆錢,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隨意購買。如果是日常經常使用的或者是易耗品,可以適當的回家囤積一些,但如果是一些平常使用不到物品,壓根沒有必要買回家。
因為買回家之後你也用不著,偶爾用個幾次,也顯得有點太過浪費了。所以我們在購物時一定要保持理性,千萬不要被表面的打折活動所吸引,有時候一時的衝動很可能會讓我們選擇到並不符合自己要求的產品。我們要知道這些產品之所以會打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實用性或者是質量不佳等原因。只有搞清楚這個原因之後,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選擇。
4、包裝不嚴謹的食品。
當我們來到超市買東西時會發現,幾乎所有東西都是帶包裝銷售。其實這些包裝也是有很大作用的,精美的包裝設計不僅也能夠激發人們購買慾望,與同時還可以保護食品衛生,使其不會受到外界環境汙染。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一定要考慮到包裝的嚴謹性,有些食品包裝不夠嚴謹,從而導致食物的安全衛生出現問題。
就比如我們在購買麵包時,突然發現麵包的密封口出現了鬆動,這樣一來,食物就很有可能會跟外界細菌相接觸,甚至大量汙染物也會跑入到麵包上,要是吃了這種麵包,極大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腹痛腹瀉等問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包裝袋不嚴謹都需要注意,能不買的話就儘量不要買這種食品。